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95周年徵文範文
2023-11-12 05:22:52 4
建黨已經95周年了,今年是黨的95周年生日,小編整理了相關作文,快來看看吧。
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95周年徵文範文
**年前的一天,在浙江嘉興的南湖上,一艘畫舫正破水徐徐而行。船外,一片細雨濛濛,清淨優雅;船內,人們熱烈探討,又井然有序。旁人誰能想到,它蕩起的漣漪,日後在歷史長河中竟化作滔天巨浪,承載千帆百舸,衝破了舊秩序,建立了新中國?這艘聞名遐邇的遊船,正是中共一大的舉辦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遙憶此景,**載悄然而過,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了她**歲的生日。
**載歲月,是炮火與鮮血的淬鍊。八一南昌打響「第一槍」的堅決、革命根據地的燎原星火、兩萬五千裡長徵的波瀾壯闊、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凜凜大義、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沖天豪邁,這些畫面,猶歷歷在目,讓人熱血澎湃、心馳神往。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定領導下,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成功,人民從蒙受屈辱走向當家作主,國家從遍體鱗傷走向偉大復興。
**載歲月,是不懈地追求與探索。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改革開放宏偉藍圖的描繪、科學發展觀的深入人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持續拓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強音依舊鏗鏘,無數輝煌的篇章有待我們續寫。
**載的潮起潮落,時代的滄桑巨變,中國共產黨一直在變化和考驗中成長壯大,但不變的,是為人民服務的深情厚意、是懂得堅持和付出的崇高信念、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情。
作為一名85後的共產黨員,我很幸運,沒有切身經歷過戰爭與炮火,沒有直接面臨過生存與死亡,甚至可以說一直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但時代脈搏的跳動,國家的持續發展,終究是與無數個人的奮鬥緊密相連,我將以我真誠的付出,來回報這個時代,回報我的祖國。
作為一名年輕人,我很榮幸,一參加工作就來到了參事室。這裡有銳意進取的領導,有「掌中看江山」的參事館員,有熱情溫暖的同事,更有無限光明的事業和青年人成長的廣闊空間。當前,參事室、文史館正處於最好的發展階段: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更多了,參事室的職能更豐富了,參事館員們建議的分量更重了,社會的關注度更高了,機關裡的歡聲笑語也更多了。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政府諮詢機構的道路上,我們前行的步伐,踏實而堅定。
作為一名會議處的工作人員,我很驕傲。在這裡,我經受了像總理座談會、全國會這樣的鍛鍊,但更多的,是日復一日地接待好每一位來賓、記錄好每一個來電、協調好每一場活動、值守好每一次晚班、安排好每一個座次、辦理好每一封來信。這些工作,很不易出彩,但絕不能出錯,雖瑣碎繁雜,但關係到機關運轉的流暢、參事室對外的形象。我知道,這樣的付出、這樣的汗水,匯聚起來,就能成為推動參事室、文史館發展的強大合力,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我無比驕傲。
在黨**歲生日的今天,我想對偉大的共產黨說:請您放心!我們一樣有堅定無比的信念,有艱苦奮鬥的精神,有繼承傳統的品格,有傳播理想的實踐!
在黨**歲生日的今天,我想對無數革命前輩說:請你們放心!雖然沒有硝煙和炮火,沒有流血和犧牲,我們一樣有推動時代進步的遠大理想,有無私報效祖國的拳拳深情!
在黨**歲生日的今天,我想對參事室說:請您放心!面對蓬勃發展、蒸蒸日上的參事室、文史館事業,我們有做好每一項工作的決心,有為參事館員提供優質服務的誠心,有推動室館事業不斷前進的信心!大家一起戮力同心、並肩戰鬥、眾志成城、共創輝煌!
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95周年徵文範文
相信在座的大多數同學都和我一樣,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聽老師講革命先烈的故事,講他們怎樣為了民族解放事業,為了共產主義的信仰而捨身取義,我被那驚天動地的故事感動了,流淚了,從那時起,小小的我對共產黨和共產主義信仰有了一種朦朧的認識。
上高一的時候,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青年學生黨校學習班的學習,通過學習黨史,我才驀然發現,九十四年前的中國原來真是如此的動蕩,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渴求和平和幸福生活的心是如此劇烈。我終於明白,先輩們為什麼可以為著「為人民謀幸福」這個共產主義信仰而執著追求,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那一刻,對於信仰,我理解了。
共產主義信仰猶如沙漠上的一片綠洲,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為人民謀幸福」是發自對人民,對祖國最真摯、最濃厚的感情,這一共產主義信仰,曾激勵無數仁人志士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前僕後繼,奮勇前進……,她如一盞明燈,為中國的大地撕破了延綿萬裡的黑暗。
「為人民謀幸福」,多少年來一直代代相傳,在不同的年代指引著共產黨員為人民、為國家而奮鬥不息。從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先生在風雨如磐中,將共產主義信仰的明燈燃起,到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為共產主義信仰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從人民的好幹部焦裕祿為人民謀幸福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到佛山人民的驕傲----易新群,用患病的身軀將愛遍灑給山區的孩子。「為人民謀幸福」這盞共產主義信仰的明燈照亮了多少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新疆美麗的伊犁盆地,有一個女軍官,遠離親人,遠離故鄉,二十年來將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邊疆人民,她就是優秀共產黨員張惠芳。雖然身為一名邊塞護士,為了解除邊疆人民的身體痛苦,張惠芳在邊疆一紮就是二十年,二十年來,她與丈夫和孩子分隔兩地,為邊疆的病人打針餵藥,端屎端尿,博大的襟懷在沙漠上築起了愛心的綠洲。1995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沉重的痛苦壓得她淚雨滂沱,然而,一想到黨對自己多年的教育,為了實現為人民謀幸福的信仰,淚痕未乾的她,又披起白大褂,出現在醫院的走廊。
這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的確,二十年,並不是一段短暫的歲月。二十年如一日,與戰友們一起戰鬥在遠離親人的邊疆,二十年如一日,為邊疆的人民重複著那幾乎是枯燥無味的工作,沒有信仰的激勵行嗎?正是「為人民謀幸福」這個信仰激勵著她二十年來默默地耕耘,正是這盞信仰的明燈照耀著她在邊疆的沙漠上築起了愛心的綠洲。這也僅僅是我們千百萬共產黨員中的一個平凡的例子,然而,正是在「為人民謀幸福」這一共產主義信仰的明燈照耀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度過了艱難險阻,走過了輝煌的八十年。
九十四年風雨兼程,九十四年歲月滄桑,如今,強大的中國已經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作為一名新世紀的中學生,作為一名沐浴著黨的光輝成長的青少年,我們在緬懷革命先輩為了實現「為人民謀幸福」這一信仰而捨生忘死的同時,「為人民謀幸福」這一共產主義信仰的明燈已經在我們的心中點燃。我們深知,建設祖國的重任,在不久的將來,將落在我們的肩上,如果祖國是一座大廈,我願做一名工人,如果祖國是一個花園,我願做一名園丁,用我小小的身軀,竭盡我的所能為她添磚加瓦,澆水培土。
我知道這條路很長,或許也很苦,但我願拿著「為人民謀幸福」這一共產主義信仰的明燈執著地走下去。
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95周年徵文範文
方圓九州,泱泱大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浩如煙海。我身為中華兒女,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締造了強漢盛唐,領世界風騷幾千年,何等風光?
直到鴉片戰爭爆發,洋槍火炮轟開了國門,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各帝國列強肆虐神州大地,掠財奪寶,恣意妄為,國家蒙難,前路茫茫,中華民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在此危急關頭,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舉起了明燈,照亮了中國的出路,指引中華兒女,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壓在人民頭上的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天安門城樓上的一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響徹寰宇,世界再次聽到中華民族的聲音。
然而,經歷百年洗劫的中國觸目瘡痍,百業俱廢。國家須重建,民族要復興!中國共產黨又帶領全國人民,開始了建設家園的歷史徵程。在建設路上,在黨內左傾錯誤路線的影響下,我們也曾經歷波折,也曾走過彎路,也曾停滯不前。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得不到發展,建設事業前景暗淡。但中國共產黨畢竟是一個以世界上最科學的理論為指導,以實踐不斷檢驗自己,不斷發展、不斷自我完善的政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再次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舉起了明燈,及時地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黨的基本路線,領導全國人民推進改革開放,進行現代化建設,提出「到八十年代末,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到二十世紀末,國內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國內人均收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三步走」戰略步驟。自此,國家的建設重新走上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大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從1979年到1989年,我國實現國內經濟總值翻一番,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到了二十世紀末,國內生產總值又翻了兩番,達到了95933億元,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六位。特別是自1989年以來的這十多年,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得到實惠最多、我國社會長期保持安定團結、政通人和,國際影響顯著擴大,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懷抱,百年恥辱一掃而空,中華民族得以吐氣揚眉。這一切來之不易,既離不開黨的高度團結統一,離不開全黨和全體中華兒女的頑強奮鬥,更離不開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正確指引,這是有目共矚、無可置疑的鐵的事實。
在這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從改革開放之初設立經濟特區,到沿海各省的改革深化,從開始打破計劃經濟實行商品經濟和計劃經濟相結合,到實行市場經濟方針的確立,從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到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1989年到xx年,年平均增長9.3%,將近世界平均發展速度的三倍,其發展之快,後勁之強,讓世界為之驚嘆!經濟發展區域從廣東沿海向內陸逐步全面漫開,人民逐步擺脫貧困,並在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已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
如果說這些都太抽象,那麼,就請看看我們澄海吧!僅以區地方公路為例,1979年,澄海的地方公路全部是路況很差的砂土路,一到下雨天,路上坑坑窪窪,根本無法通車,很多村甚至連公路都沒有,公路養護純粹依靠人力的手工操作。到1989年,地方公路裡程達到了129公裡,水泥路和瀝青路達到了11公裡,公路養護作業從原來純手工到半機械化。到xx年,地方公路裡程達到324公裡,其中水泥路187公裡,二級、超二級公路從原來零公裡達到83公裡,公路養護作業已基本實現機械化。其中的變化,顯而易見,從1989到xx年十年間,不但公路裡程增加了近兩倍,而且質量更是大幅度提高,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這從何而來?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正確指引,是交通部門緊跟時代步伐,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今天,交通系統同仁也正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澄海經濟,改善澄海的投資環境,積極發展澄海交通事業而努力奮鬥!
實踐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中華民族復興路上的領航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