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始皇陵墓15大驚天之謎,發掘43年無人敢開館
2024-06-30 07:23:46 1
秦始皇在歷史上是第一位稱皇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歷史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秦始皇死後,後世發現他的陵墓43年,卻無人敢開館。很多網友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不開館呢?從流傳的秦始皇陵墓15大驚天之謎就可以看出,跟小編一起來揭秘秦始皇陵墓15大驚天之謎。
揭秘秦始皇陵墓15大驚天之謎
眾所周知秦始皇的陵墓早就被考古學家發現,就連躺有秦始皇遺體的棺木也早就被發現。從1974年發掘至今,已經整整過去了43年,無人敢開館,就連國家也沒有要開館的意思。因此流傳著很多關於秦始皇陵墓15大驚天之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不開館呢?
國家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為理由不開館,按理說,幾千年前的墓葬處理技術在現今如此發達的科技面前應該只是小兒科,難道是有人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有關秦始皇的驚天內幕?或者有人在刻意隱藏我們不為人知的真相?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秦始皇陵墓15大驚天之謎。
1、秦始皇的遺體
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時節,「屍體」未運多遠,便發出了燻人的腥味,趙高、胡亥立即派人從河中撈了一筐筐鮑魚,將鮑魚與「屍體」放在一起以亂其臭。這樣,經過50餘天的長途顛簸,九月,屍骨終於運回鹹陽發喪,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間隔近兩個月。
根據當代遺體保護經驗,一般遺體保護須在死者死後即刻著手處理。屍體本身已開始變化,恐怕再先進的技術也無能為力。秦始皇遺體途中就開始腐敗,屍體運回鹹陽等不到處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據此推測秦始皇遺體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遺體是秦始皇陵墓15大驚天之謎中最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