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10大基本常識:耶穌竟由處女而生
2024-07-07 06:31:55 2
導語:基督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現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那麼你們對基督教有多少了解呢?之前小編為大家講解過,接下來呢就為大家揭秘基督教10大基本常識,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了解吧!
基督教10大基本常識
1、基督教,別名為基督宗教,創始人是耶穌,創始地點在耶路撒冷,宗教體系分為有神論、一神論,愛神與愛人是主要誡命,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為其三大流派。基督徒的預期壽命在71-75歲之間,比信奉猶太教的人少十年。
2、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認為自己是基督徒,這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新教徒認為,每個人都必須與基督建立關係,而不是依靠與宗教領袖的關係來確保得救。
3、基督徒遵循耶穌的教導,許多基督徒相信「三位一體」,認為上帝一直是聖父、聖子和聖靈。耶穌有時被稱為神作為人類的「化身」。一半以上的基督徒結婚了,基督教以女性為主,66%的美國基督徒是白人,71%的美國人認為自己是基督徒。
4、根據「聖經」,耶穌是由一個名叫馬利亞的處女生的,她是被聖靈浸漬的。許多因基督教信仰或為其辯護而死亡的人被稱為「烈士」,他們也被天主教會視為聖徒。
5、儘管耶穌多次傳道要照顧窮人,但49%的基督徒認為政府對窮人的援助弊大於利。許多基督徒相信「聖禮」,這是奉獻基督的一種行為。大多數基督徒相信兩種主要的聖禮-洗禮和聖餐,它們來自基督在聖經中的教導。其他的聖禮包括確認,懺悔,結婚,給施捨病人以及宗教領袖的聖職。
6、許多基督徒把十字架作為信仰象徵,因為耶穌是被釘在十字架上而被殺死的。在被釘死後,聖經說耶穌在墳墓裡躺了三天後復活了。在美國,「無宗教信仰」的人比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還要多。
7、基督徒相信耶穌會回到地球上來評判人類的行為,這通常被稱為「第二次到來」或「最終判決」,最著名的描述是在羅馬的西斯廷教堂。
8、基督教的兩個主要節日:聖誕節和復活節,分別慶祝耶穌的誕生、死亡和復活。早期新教徒認為聖經應該提供給每個人,而不僅僅是宗教領袖。作為回應,一些新教徒將聖經從拉丁語、希臘語和希伯來語翻譯成更容易理解的語言,如德語和英語。正因為如此,他們被貼上異端的標籤,被處死。
9、最早的聖誕節慶祝活動可追溯到公元336年,在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後,這個節日取代了慶祝冬至的異教傳統。天主教和東正教在1054年分裂,當時羅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在教義和宗教實踐的某些方面意見不能達成一致。
10、公元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取代了幾千年的異教崇拜。在此過程中,許多羅馬寺廟被改造成教堂。聖餐,耶穌被殺前與他的門徒分享了其最後的晚餐的做法,基督徒在這次聖禮中吃麵包和酒,以代表基督的身體和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