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捐飛機是在哪一年(拿出全部身家捐戰鬥機)
2023-06-07 16:45:36 1
文/七七
「明星」這兩個字,近兩年來貶義逐漸大於褒義。
巨額收入、逃稅、出軌、嫖娼等等,因為身處貴圈,這些人比普通人玩得還花花,現在的明星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讓人信服。
以前的明星是偶像,也是人們學習的對象。
即便是演員,身上也有著美好的品質,也有著不一樣的家國情懷,曾經就有這樣的一個明星,自己傾家蕩產也要為祖國捐獻一架戰鬥機。
她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甚至驚動了黨中央,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都對其稱讚不已,這個讓人敬佩的女人名字叫常香玉。
一、
上世紀二十年代,常香玉出生於河南省的一個農村家庭。
父親的名叫張福仙是一名豫劇演員,走街串巷讓他有著不凡的見識,他給女兒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張妙玲。
這個小女兒從小就繼承了張福仙的天賦,有一副好嗓子,歌聲像百靈鳥一樣清脆。
張福仙對這個小女兒也給予厚望,在她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抱著她小小的身軀,一句一句地教她唱戲了。
而女兒也沒讓他失望,學得非常快,9歲多的時候,就可以跟著他到處演出了。
可惜,父女兩生活在了一個「婊子無情,戲子無義」的年代,唱戲的人與青樓女人等同,一樣不受人待見,張福仙一家人便是如此。
張家人甚至以他為恥辱,最後迫使張福仙不得不帶著妻子,從家裡搬了出去。
就這樣,張家人還不想放過他們,甚至寫信給張福仙:如果你女兒繼續學唱戲,那麼就不允許她姓張。
張福仙也是一個非常倔強的人,既然不讓姓,咱就不姓。
熱愛豫劇的他最終決定給女兒改姓,讓張妙玲認了劇團裡的常老大當乾爹,還給女兒起名叫「常項羽」,因為常老大扮演的「項羽」十分出色,也是團裡的一絕。
不過因為「常項羽」這個名字過於男性化,所以又根據諧音,給女兒起名「常香玉」。
二、
給女兒改名字之後,張福仙對女兒的要求更高了。
每天給女兒歸定了練功時間,完不成不許吃飯,大概有一種,一定要把女兒培養成才,讓那些瞧不起他們這個行業的人,好好地看一看。
除此之外,張福仙還給女兒請了不少豫劇名家做老師,這些老師對這個有天賦的小女孩也是傾囊相授。
常香玉也十分的懂事,知道自己父親的不容易。
練功十分刻苦,從來也不喊累,幾年下來,常香玉的舞臺表現能力也越來越強,她的戲讓人回味無窮,強調飽滿而富有感情,很多戲迷朋友都喜歡看她的戲。
常香玉不父親所望,十多歲的年紀就成了有名的角。
在劇團裡,一個月也能拿幾十塊錢的工資,這在當時可是一份非常不錯的收入,不過常香玉並沒有滿足於此,而是刻苦鑽研。
最終她的豫劇表演帶有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創立了「常派」豫劇。
如果是現在,常香玉一定是一個名滿天下的梨園泰鬥,被無數人崇拜著,追捧著,尊敬著,可惜她生活在一個動亂的年代。
三、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正式拉開侵華帷幕,史稱九一八事變,這是所有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
無數中華兒女,也因此陷入了水深火熱當中。
常香玉的豫劇班組同樣也受到了影響,不得不開始了頻繁的顛沛流離之路,彼時的常香玉正在洛陽演出。
結果戲班子受到了軍警騷擾,波不得已之下,一行人只好搬遷到了西安。
安頓好了一切之後,常香玉開始在這裡認真規劃自己的事業,把自己所學匯總成冊,還開始招收學徒,來推廣豫劇。
同時,在這裡常香玉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男人的名字叫陳憲章,他是寶雞三青團分部書記兼中州小學校長,也是一個非常難得青年才俊,兩人有不少的共同話語。
他們都是愛國青年,在一起奮鬥的日子裡,兩人逐漸相愛。
1944年,常香玉與陳憲章巨星了簡單的婚禮,正是成為夫妻,並在之後的歲月裡,一直相互扶持前進。
常香玉是一個十分有想法的人,作為一個演員,她不能手握鋼槍保家衛國。
但是她能夠用自己的作品激勵人們抗戰的決心,在丈夫的幫助下,她創作了不少愛國劇目,激發了很多人士投入到都長的浪潮當中。
對於妻子的做法,陳憲章是鼎力支持,還拿出了錢財幫助那些因戰爭而顛沛流離的人們。
四、
在中華兒女齊心協力的努力下,抗戰最終取得了勝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常香玉發自內心地為祖國開心,文藝工作者也因為抗戰中做出的貢獻,也開始被人們接納,再也沒有人來欺負她們了。
常香玉還有了自己固定的工資,手上捧上了別人羨慕的鐵飯碗。
不過常香玉並沒有出去炫耀,而是主動要求降低自己的薪酬,希望國家能夠把這筆錢用到建設當中去........
1950年,抗美援朝開始,無數子弟兵跨過鴨綠江。
因為彼此物資以及武器上的差距,局勢對我們十分不利,無數子弟兵英勇奮戰,紛紛倒在朝鮮戰場上。
常香玉也十分關心子弟兵們的消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有了為子弟兵捐獻一架戰鬥機的想法。
1951年,常香玉在聽廣播的時候,聽到了一條這樣的消息:
志願軍的陣地,被敵軍百餘架戰鬥機轟炸,卻絲毫沒有反抗的餘地。
在聽到這樣的消息時,常香玉內心十分悲痛,她知道如果我們多一架戰鬥機,我們子弟們就不會處於只能被動挨打而不能反擊的情況。
所以常香玉便萌生了為國家捐獻一架戰鬥機的想法。
隨後她就找到了自己的丈夫,對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憲章,我聽廣播,因為我們的裝備落後,志願軍犧牲很大,咱們為志願軍捐獻一架戰鬥機吧。」
陳憲章聽完妻子的想法之後,立馬表示同意,但是捐一架戰鬥機並不容易。
五、
戰鬥機的價格非常昂貴,常香玉賣掉了家裡的房產等貴重物品,甚至連孩子胸口的金鎖都拿出去賣掉了,但是依舊遠遠不夠。
最後夫妻二人商量,決定通過義演的方式,一點點地籌錢。
做出決定後,常香玉便把三個孩子委託給了西安保育院,然後便帶著劇團成員踏上了正常,他們的足跡遍布開封、鄭州、新鄉、吳晗、廣州等地。
「常香玉義演捐飛機」的豪舉,也受到了人們的欽佩。
所到之處人們都夾到歡迎,每一個人都努力地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有一次演出結束以後,一個女觀眾直接摘下了自己的手錶:
「我沒有錢,你把這隻手錶賣掉了,籌飛機的錢吧。」
在廣州的時候,工人們主動幫著劇組搬道具,當常香玉想要給工人錢的時候,卻遭到了拒絕:
「你們這是為了捐飛機而演出,我們怎麼好要你們的錢呢?」
這樣感人的事跡不勝枚舉,在這樣的情況下, 常香玉演出得更來勁了,短短半年的時間,就演出了180多場,最後一共收穫了15.2億元(人民幣舊幣)。
結束義演之後,常香玉回到了西安。
她把籌來的錢全部匯給了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希望他們能夠用這筆錢,為我們親愛的志願軍戰士,購買一架戰鬥機。
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用這筆錢,購買了一架米格-15戰鬥機。
為了紀念常香玉的愛國之心,這架飛機被命名為「常香玉」號,她的奉獻精神也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讚揚,周恩來總理還親自接見了她。
當年5月份,毛主席觀看了常香玉演出的豫劇《拷紅》之後,同樣接見了她。
六、
1952年,「常香玉號」戰鬥機凌空飛向了朝鮮戰場,為祖國立下了赫赫戰功,人民子弟兵們也因此減少了犧牲。
「常香玉捐飛機」的故事,也開始在民間流傳開了。
哪怕過去了幾十年,人們依舊還稱讚著常香玉的盛舉,而她本人卻十分的謙虛,面對記者的訪問,她非常的淡定:
「我自己覺著沒多大了不起,反正解放以後,我再也不是那個『下賤的戲子』了,就是這個心情,我也要保護我的國家,我要愛我的國家,我就是吃一碗痛快飯。」
不過,常香玉也有自己的煩惱。
因為丈夫曾經在國民時期,擔任過職務,所以她的入黨申請遲遲都沒有辦下來,這事一直壓到了1959年才解決了此事。
當年鄧公前往河南考察,特意去看望了常香玉,在聽聞她的煩惱之後,十分的生氣:
「常香玉同志一心為國,為國家做出這麼巨大的貢獻,如果河南沒辦法解決她的入黨問題,那就讓我當她的入黨介紹人,讓中央解決好了。」
第二年,常香玉順利入黨,解決了自己多年心事。
常香玉的一顆心,一直都在牽掛著祖國,香港回歸的時候,已經74的她開心極了,不顧自己的年邁的身體,又一次帶著自己的徒弟進行全國義演,來歡慶這一勝利的時刻。
七、
或許是操勞過度,2003年常香玉被檢查出了癌症,在北京住院治療。
恰好趕上非典爆發,此時常香玉正是需要錢的時候,但是她依舊把錢財捐獻了出來,還讓自己的徒弟們去慰問演出以及當志願者。
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常香玉一直讓家人隱瞞著自己的病情。
河南省政府也不知道常香玉生病了,疫情結束後,河南組織大批民工北上修建鳥巢,臨行前河南省政府舉行了表彰大會,特意邀請了常香玉過來表演。
病重的常香玉並沒有拒絕,表彰當日,八十多歲的她唱了很多戲。
年紀雖然大了,但是她的戲腔依舊鏗鏘有力,常香玉受到了民工朋友們的喜愛,爭相恐後的與她合影留念。
常香玉非常有耐心的配合著,直到常香玉的女兒看不下去了。
一把把常香玉從人群中給拽了出來,對著工人們說:
「我母親要去醫院了,不能和你們合照了!」
常香玉這才停止了工作,剛一上車,常香玉就對自己的女兒說可,快把我的衣服脫下來,千萬不要讓別人看見。
脫下母親的衣服之後,女兒發現常香玉的褲子上全是鮮血。
原來常香玉一直忍受著身體的傷痛,來為民工朋友進行表演,看到母親如此剛強,女兒立馬留下了眼淚......
一年後的六月一日,常香玉去世。
臨終前她還在叮囑自己的女兒,要把我的黨費交齊,不能佔國家的便宜,在得到女兒肯定的答覆之後,她才放心地閉上了雙眼與世長辭。
如今,人們在提起她的時候,依舊滿是欽佩之情,這樣的人才能稱之為明星。
才是人們應該追星的榜樣,現在的明星更像是一種商品,一種經過資本運營的商品,而且還可能是質量低劣、表裡不一的產品。
這葉怪不得為啥人們如此討厭追星,如果所有的明星都想常香玉一樣無私,這樣的明星,估計沒有人反對追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