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九族是滅哪九族?歷史上都有誰被誅九族?
2023-03-30 14:52:15 2
滅九族,我們經常能在很多的古裝電視劇中聽到這個詞,對於很多人來說,只知道滅九族是一個非常殘忍的處罰,但並不是知道滅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對此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說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在歷史上也發生過幾次滅九族的事件,其中明朝的方孝孺是最慘的。
滅九族是什麼意思?
滅九族是自秦變法之後的夷三族法,九族指的就是親屬,上自高祖,下至玄孫,那就是玄孫、曾孫、仍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九族」一說的出現,與古代社會的刑法制度有很大關係。古代社會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隨著時代的變遷,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變化,其親屬之意已經淡出,變成了對與之有關的一切人的泛稱。
滅九族是哪九族?
「九族」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仍孫(古時稱從本身下數第八世孫為仍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之子(姨姨的子女);妻族二是指嶽父、嶽母。誅九族就是光誅九族以內的親戚、姻親戚。所以根據自己本家的遠近,有的姻九族就不用誅連了。
歷史上被滅九族的人:
1.方孝孺
方孝孺,明朝初期著名大臣,出生於1357年,寧海人,字希直,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當時朱允炆整治藩王就是方孝孺的主意。朱允炆對方孝孺非常重視,不管大臣們做什麼決定,他一定要聽方孝孺的意見,有時候皇帝朱允炆還會單獨把方孝孺叫到密室,他們秘密討論。但是因為戰略失誤,最終朱允炆和方孝孺還是失敗了。朱棣登基後特別希望被稱為「正學先生」的方孝孺也能為他所用。無論是朱棣手下,還是朱允炆時的朝臣,都為方孝孺向朱棣求情,也紛紛來勸降方孝孺。然而方孝孺對朱允炆卻是忠心不二。當時南京淪陷後,方孝孺天天穿著孝服為朱允炆哭喪。朱棣當時需要擬詔書為其登基正名,所有的人都推薦方孝孺為他寫詔書。
方孝儒反對朱棣篡權,寧死不從,擲筆於地說:「死即死耳,詔書不草!」燕王大聲說:「詔不草,滅汝九族!」方孝儒針鋒相對的說:「莫說九族,十族何妨!」朱棣又反覆勸說方孝儒:「不要自找苦吃,我欲效法周公輔佐成王。」方孝孺依然還是不屈服,他說「好,我寫!」他從地上拾起筆來,大書四字「燕賊篡位」。朱棣大怒,他命人拿刀來從方孝孺的嘴角直割到耳旁,並將他投入監獄。
結果,朱棣派去的刀斧手殺了方孝孺十族,連著殺了7天7夜,刀都砍壞了48個,而且每次殺他們的時候都是當著方孝孺的面,方孝孺毫不改色,仍然一直謾罵著朱棣是燕賊,最後朱棣知道後,命令割掉方孝孺的舌頭,砍掉他的雙腿,見方孝孺仍不屈服,朱棣就下令把方孝孺在午門內凌遲處死。就這樣,一代儒學大師方孝孺因為忠於建文帝而死的很慘,慘不忍睹。
2.嫪毐
秦王政九年,呂不韋因為嫉妒嫪毐能力過人且深受太后賞識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派人向秦王告嫪毐與太后淫亂。太后與嫪毐決定趁秦王不在鹹陽的時機剷除呂不韋,在秦王去壅城舉行冠禮時,嫪毐按計劃用秦王與太后印信,引導其僮僕門客和軍隊發動政變,要誅殺呂不韋。想不到呂不韋樹大根深,勾結楚系勢力昌平君、昌文君領鹹陽士卒與嫪毐爭鬥,兩軍戰於鹹陽。呂不韋假冒秦王下令:「凡有戰功的均拜爵厚賞,宦官參戰的也拜爵一級。」嫪毐軍數百人被殺死,嫪毐也深受重創。嫪毐的軍隊大敗,與死黨倉皇逃亡。
秦王政也早已對這位母親的情人恨之入骨,令諭全國:「生擒嫪毐者賜錢百萬,殺死嫪毐者賜錢五十萬。」嫪毐及其死黨被一網打盡,秦皇車裂嫪毐,滅其三族。嫪毐的死黨衛尉竭、內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梟首,追隨嫪毐的賓客舍人罪輕者為供役宗廟的取薪者——鬼薪;罪重者四千餘人奪爵遷蜀,徙役三年。更多精彩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iwuyi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