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刀:傳奇名刀可削鐵如泥 遠銷世界多少錢一把?
2023-03-30 15:06:57
阿昌刀,又稱為戶撒刀,是隴川縣戶撒、臘撒地區的阿昌族所制的刀,以柔可繞指,削鐵如泥而聞名,據說一捆甘蔗被阿昌刀一刀斬下立即斷成兩半,阿昌刀的製作工藝極高,需要經過10工序,手工打造一個月左右才算告成,阿昌刀現已銷往世界各地深受喜歡,阿昌刀多少錢一把呢?
阿昌刀介紹:
阿昌刀,又稱「戶撒刀」,因多產於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撒、臘撒地區而得名。以「柔可繞指,削鐵如泥」聞名。阿昌刀的長短、形狀多種多樣,有生產用刀、生活用刀、狩獵者護身用的長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數十個品種。還有專為兄弟民族打制的刀,如藏刀、景頗刀等。由於工藝精湛,阿昌刀不僅本民族人視若珍寶,而且還深受附近漢、傣、景頗、僳僳、藏、白等民族的喜愛。如今,阿昌刀還走出了雲南,遠銷到北京、西藏、青海、新疆、黑龍江等地,甚至為外國友人收藏,是非常難得的中國民間好工藝。
阿昌刀的製作工藝:
阿昌刀製作過程須經下料、制坯、打樣、修磨、飾葉、淬火、創光、做柄、制帶、組裝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藝最為突出,通過熱處理使刀葉的硬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可。採用的工具有木製風箱、鐵、泥、石混合做成的火爐,以及錘、鉗、鐵枕等。制刀時,選用保山、騰衝一帶出產的鋼材,放到爐火中反覆加熱、鍛打、刮磨成刀坯後,再蘸水淬火。淬火技術要求很高,刀劍質量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淬火技術的高低,有一種薄韌可彎的背刀就是蘸水後經過香油回火,反覆加工製成的。
阿昌刀的歷史:
阿昌族先民約在唐朝時期就掌握了鍛制和鑄造鐵器的技術,主要製作簡單粗糙的生產工具。明朝「三徵麓川」以後,中緬邊境戰事頻繁,整個德宏邊關常常大軍雲集。為保證兵器供應,明朝隨軍工匠把兵器製作工藝傳授給阿昌族,使戶撒阿昌組鄉成為在保衛滇西邊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兵工廠」。此後,戶撒阿昌族工匠因製作兵器而不斷吸取漢族先進的技術,逐步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戶撒刀工藝,有「柔可繞指,削鐵如泥」之譽,這種刀一度成為南絲綢古道上的搶手貨。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阿昌刀不但沒有離開我們的視線,反而在兼收並蓄中不斷精進,現已發展出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裝飾性工藝品三大類、120多種,遠銷緬甸、泰國、印度、日本、歐美等國。
阿昌族的鐵器加工一般就以家庭為單位,分工也比較細緻,各家都有自己拿手的產品,還刻上不同甘共苦的記號以示區別。在過去,下芒東寨的尖刀,來富寨的長刀,海南寨的犁頭,曼旦新寨的背刀,潘樂村的鋸齒鐮刀,芒東寨的鋤頭,戶拉寨的刀鞘,曼畫寨的馬掌,都形成了專一化的分工。打制技術大多是家裡祖輩父子相傳,不傳外人。他們平時跟其他人一樣務農,在家閒時才拿起錘子、鉗子、以副業補貼家計。就是這家家戶戶的副業,形成了戶撒鄉的主要產業,戶撒也因此而著名。
阿昌刀多少錢一把?
一把純手工打造的阿昌刀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很多的刀具刀裝大部分採用雲南和緬甸地區的名貴木材,比如說楠木、紅木、大葉紫檀、雞翅木等純手工雕刻而成,因此阿昌刀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的,但也要看製作的工藝,一般來說在300-5000元一把,而歐洲市場的售價可以高達2000-3000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