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藥包拋射器:解放軍自製新武器 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2023-03-30 16:20:27 2
炸藥包拋射器是上個世紀解放軍自製的一種武器,炸藥包拋射器的運作原理有點類似於迫擊炮但又有所不同,炸藥包拋射器可以攜帶大量的炸藥「奔向」敵人的戰壕造成一定的傷亡,但炸藥包拋射器也並不是那麼完美的,精度差、安全性不高、射程短也成為它很快就被淘汰的主要原因,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炸藥包拋射器的歷史吧。
炸藥包拋射器是什麼?
炸藥包拋射器是一種武器,因為這種武器主要由工兵操作,又稱工兵炮。是解放軍在1948年由基層官兵自製的武器,在解放戰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軍的發展被逐漸淘汰。拋射炸藥包是由拋射地雷引發的,故稱「飛雷」,因為又是依照迫擊炮原理製成的「拋射筒」,所以便正式命名為「飛雷炮」。
炸藥包拋射器的歷史:
1916年英國皇家工兵部隊組建了一個特種連研究噴火器在戰場上的運用,指揮官就是李文斯上尉,經過多次的改進推出了相當成熟的武器,也就是後來的李文斯拋射炮。東北角的聶佩璋認為這種裝置很好可以進行借鑑,但是當時兵工廠不可能找出這種東西,只能依靠自己去解決。戰士白孝基、張天星倒是回憶起一件事。在抗戰中,八路軍反掃蕩時,會把大量炸藥和地雷混合埋在公路上,挖上一個大坑,用來對付日軍。日軍一旦踩到地雷,炸藥立即爆炸,有時候能把日軍炸飛到空中。白孝基、張天星認為,既然能夠把鬼子炸飛,理論上就可以作為拋射器。
最初的飛雷炮壓根沒有炮,只是在地下挖個坑,這個坑是傾斜的,面對著炮樓方向。之後,要將炸藥包塞進土坑,地下埋上火藥。引爆時,先點燃炸藥包的導火索,點燃火藥,將炸藥包拋向炮樓。最終炸藥包自行引爆,將炮樓炸毀。為了防止炸藥包被拋射火藥引爆,導致大爆炸,還需要將炸藥包綁在一個木板上,木板完全擋住火藥。火藥爆炸以後衝擊木板,將炸藥包推射出去。
實驗期間,發現炸藥包可以被拋出幾十米遠,比工兵背著炸藥包衝鋒要安全很多。試驗成功以後,聶佩璋卻發現它的實用性很差。由於射程有限,就必須在距離敵人不遠的地方挖坑。這個坑最起碼要半米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挖成。顯然,敵人就算再蠢,不可能看到你挖坑不射擊投彈。於是,聶佩璋又將這個土坑改為了汽油桶,將炸藥包裝在裡面。1947年第一次使用炸藥包拋射器,但依然還需要改進。
炸藥包拋射器有那麼厲害嗎?
1.精度差
炸藥包能拋多遠,就炸藥包拋射器來說,取決於汽油桶的角度和引爆火藥的藥量。只是,這根本就沒有一個精確的方法,也不可能有精確方法。因為汽油桶和炸藥包在解放軍工兵中不統一,是各部隊自製的,大小差別極大。各縱隊光是炸藥包就有很大不同,小的不過5到6公斤,大的10多公斤,甚至還有100公斤的!另外,炸藥包體積較大,很多都是先用一塊木板固定,然後連著木板一起拋出。這麼巨大的外形,速度又不快的「炮彈」在空中,肯定會受到風阻的影響,嚴重影響精度。飛雷炮不可能做精確炮擊,根本不可能精確攻擊某個目標。
2.只能用於飽和炮擊
炸藥包的威力很大,前提是能夠拋射到敵人工事附近。自然,對於敵人的鐵絲網、鹿砦、地雷等,包括一些簡易工事,比如沙袋機槍掩體、散兵坑、依靠民房土牆等,炸藥包有效破壞範圍高達10到20米。超過這個距離,爆炸效果就很難說。如果不是這樣,當年的董存瑞也就沒有必要手舉著炸藥包,可以直接放在地上引爆了。要知道,董存瑞攜帶的炸藥包還是15公斤的,橋的高度不過1.8米。
3.只能偷襲或戰壕攻堅
飛雷炮的射程只有100到150米,又那麼大一坨,放在哪裡都能看見。那時候輕機槍步槍有效射程都有600米,衝鋒鎗也有100到150米。你推著這麼大一個東西,緩慢逼近人家工事,智障也會攻擊你。所以,如果是陣地攻堅戰,要求速戰速決,務必當晚佔領陣地的任務,靠炸藥包拋射器絕對不可能,炸藥包拋射器用到的領域非常非常少,根本不是常規作戰的武器,絕大部分戰場是用不了的。
4.安全性不高
炸藥包拋射器安全性是很差的,有過多次自爆的戰例,造成很多工兵受傷,自身的安全性尚且是其次,關鍵一旦遭遇敵人炮火打擊,就非常危險。拋射炸藥包的時候,為了防止點燃火藥後引爆炸藥包,被迫將它綁在木板上。這個木板要大於炸藥包,完全覆蓋汽油桶的底部,防止火藥引爆以後燒灼到炸藥包。這樣一來,木板在炸藥包的下方,炸藥包上方是沒有遮擋的。一旦被敵人炮火命中,顯然炸藥包直接就爆炸了,一旦爆炸,不但戰壕蕩然無存,周邊20米的步兵非死即傷,非常危險。
5.射程短
眾所周知,炸藥包多是TNT的,而TNT遭遇高溫可能會爆炸。炸藥包拋射器拋射火藥不能太多,太多了汽油桶也受不了,畢竟只是一層鐵皮。炸藥包拋射器實際只能破壞敵人40米到90米的縱深陣地,最多只能將最外圍一層掃清,對步兵總攻的幫助是極其有限的,還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縱深工事,炸藥包拋射器根本對付不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