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冉閔究竟殺了多少胡人?是民族英雄還是一代莽夫?

2023-03-30 19:00:57

冉閔,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卻赫赫有名。冉閔出生於五代十六國,是後趙武帝的養孫。傳說冉閔在建立自己的政權之後為了保護漢族,對胡人進行了瘋狂的屠殺,冉閔殺胡還專門有《殺胡令》一書,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歷史上的冉閔究竟是怎樣的,屠殺胡人保護漢族算的上民族英雄嗎?來和51區小編看看吧!


冉閔是誰?

冉閔(?——352年),亦作染閔,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冉閔是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冉閔的父親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其祖先曾任漢朝黎陽騎都督,家族世代擔任牙門將。

冉閔的身世之謎

給歷史留下諸多疑惑的冉閔,他的身世也是個謎團,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有人說冉閔的祖先是孔子弟子冉有,然而冉有的姓氏是姬姓,冉閔能考證出來的祖先,只有他的祖父冉隆,是永嘉年間活躍在陳留一帶,乞活軍頭領陳午手下的小將領。
冉閔和父親冉良(後改名冉瞻)都是漢族人和十六國中後趙的國君羯人石虎的部下將領,並成為石虎養子,於是改姓石。石瞻在鹹和三年(328年)石虎和前趙劉曜部隊交戰中被劉曜部隊殺死於新絳。但記載並無明確說明這位戰死的石瞻便是冉閔之父。

石瞻一生大部分時候都在替石虎賣命,戰場上驍勇異常,石虎自己也是個殺伐無數的屠夫,對自己這個養子肯定是格外欣賞。石瞻死後,石虎把石閔收在身邊,可以想見石虎對石閔也是非常疼愛的。考慮到在後趙的羯族政權裡,漢人身份和出身總是稍顯的弱勢一些,於是石虎一家善待冉閔,並且對其如己出,冉閔的一生都和石家有著牽連不完的聯繫,這就與冉閔隨後改名字為石閔有關吧。

冉閔殺胡真相

349年,石虎死,石鑑得到冉閔支持發動政變推翻石遵,並答應立冉閔為皇位繼承者。後來石鑑沒有這樣做。350年,冉閔劫持漢族將領李農和王基推翻並殺死石鑑,建立魏國,依然建都於鄴城(今河北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20公裡鄴城遺址,改年號永興。冉閔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後又有沒有對胡人進行屠殺呢?

《殺胡令》是冉閔的歷史標籤,網上盛傳的《殺胡令》洋洋灑灑幾千字,描寫了西晉滅亡五胡亂華期間,胡人對漢人犯下的種種暴行。文中提到:「永興元年,胡狗鮮卑,大掠中原,劫財無數,擄掠漢女十萬,夕則姦淫,旦則烹食,千女投江,易水為之斷流……永嘉四年,圍獵漢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餘萬。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縱火,烤漢為食,死者二十餘萬。」,描寫的大量胡人屠殺、吃人的行徑讓人感到震驚,這樣的內容看上去似乎是從一個晉朝漢人的角度來敘述國讎家恨。更是激發了漢人對胡人的不滿情緒。然而,如果我們再仔細一點,就可以發現這篇所謂的《殺胡令》存在諸多的漏洞。

其一,「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這句話直接照搬駱賓王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眾所周知,駱賓王(約619—約687年)是唐朝人,他生活的年代比十六國時期的冉閔(?——352年)要晚了約三百年,那篇號稱是冉閔所作的《討胡檄文》裡面的語句竟然直接照搬駱賓王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其二:「太興元年,愍帝受辱,崩於匈奴。」太興元年是公元318年,晉愍帝被害於317年,造假者連基本史實發生的時間都搞錯了。

其三:「凡此種種,罄竹難書!」「罄竹難書」這個成語出自祖君彥為李密寫的討伐隋煬帝的檄文:「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舊唐書·李密傳》)。李密(582年——619年)是隋朝人,他生活的年代也要比冉閔(?——352年)晚兩三百年,那篇號稱是冉閔所作的《討胡檄文》裡面的成語竟然出自李密的檄文。諸如此類的錯誤在這篇文章裡還有很多,除此之外,說鮮卑,掠漢女十萬,晚上姦淫白天就把他們給烹煮了,這些都是毫無史籍記載的,說五胡尤其是羯人,把漢人當做「雙腳羊」,這種說法是南宋時期的,跟五胡亂華一點關係都沒有。

而正史對冉閔的評價也是比較公正和客觀的,比如司馬光:閔驍勇善戰,多策略。虎愛之,比於諸孫。再比如《晉書》:永曾之誅羯士,亦殲其類。無德不報,斯之謂乎!閔幼而果銳,季龍撫之如孫。身長八尺,善謀策,勇力絕人。冉閔殺胡是在公元349年末,當時後趙的皇帝是石鑑,是基於當時軍事政治形勢的考慮,這跟白起坑趙軍,項羽坑秦軍並沒有什麼區別,是後世別有用心的人將這個問題誇大了。
公元350年,一代暴君冉閔登上了帝王寶座,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位頗有爭議的皇帝。冉閔登基後,首先消滅了羯趙,塞外遊牧民族在戰火中遭到滅頂之災。
作為中原地區漢人起義的領袖,冉閔於血泊中建立了魏國,史稱冉魏王朝,從此,影響中原大地長達135年之久的五胡亂華時代,逐漸走向了日薄西山的歸途。
眾所周知,五胡亂華無異於神州大地上一場空前的浩劫。在這一黑暗的歷史背景下,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個塞外遊牧民族趁中原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大舉南下入侵,致使中原大地生靈塗炭,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299年時,中原大地上的漢人總數約有1939萬人,然而歷經一個多世紀之久的戰亂,至冉閔滅羯趙之時,中原漢人僅剩下400萬餘,近兩千萬漢人中的四分之三被外族勢力屠殺殆盡,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險些毀於一旦。
久經戰亂的中原大地千瘡百孔,此時,冉魏政權的建立,不僅給中原漢人一次休養生息再度繁榮的機會,也為華夏後裔保住了最後一條命脈。雖然,冉閔本人在歷史上飽受爭議,後人對他大肆屠殺胡人的做法也諸多非議,然而以歷史的眼光來看,這位以勇猛果敢著稱的君王用他的雷霆手段終結了中原大地上的百年戰亂,以暴制暴的方式令侵略者聞風喪膽,對漢人來說,他依然稱得上是一位於水深火熱中拯救萬民的民族英雄。

冉閔殺了多少胡人

五胡亂華時代,被稱為「屠夫」的冉魏黃帝冉閔究竟殺了多少胡人?今天恐怕很難統計。
據史料記載,冉閔領導漢族起義的過程中,曾有過兩次大規模屠殺遊牧民族的紀錄,一次是公元349年入秋之時,冉閔殺石遵之後,胡人反抗之情高漲,未達到戰略威懾的目的,冉閔盡殺胡人軍民十幾萬,至此,中原地區少數民族的氣焰開始有所收斂。《晉書》志第三與《宋書》對此次事件均有文字記述。
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攻陷鄴城後下令屠城,遂發生了血流成河的鄴城大屠殺,城內家家戶戶皆未能倖免。當時鮮卑人的文獻《魏書》中詳細記錄了冉閔大軍攻至鄴城後,將城門四閉,對城內胡人展開大規模屠殺行動。二十幾萬胡人軍民被屠殺殆盡,屍體全部餵食猛獸,加之不久之後北方遊牧民族為躲避戰亂而大舉遷徙,整個過程中死傷胡人達百萬之眾。

雖說古往今來,戰亂之下百姓被殃及是再所難免的事,然而冉閔的暴行還是引來了不少後人的非議,稱其為屠夫天子亦不為過。 但譴責歸譴責,放在看待歷史的角度,冉閔的所作所為,依然有著重大而積極的意義。遙想當年,戰神一聲令下,中原百姓立刻披甲上陣,與入塞胡人兵戎相見。可見當時冉閔所推行的政策是順應民意,符合大多數漢族人民的意願的,由此也不難窺見當時中原百姓與塞外少數民族的矛盾屬於國讎家恨,無法調和。其手段雖然殘暴,卻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有效避免了漢族滅亡的危機,對漢族人民來說,冉閔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都說歷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想打扮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因為歷史久遠,真相究竟是什麼樣子真的不得而知。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