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少年班,少年班 豆瓣
2023-04-02 08:33:30 2
真的有少年班,少年班 豆瓣
最近的華語片一部接一部地口碑爆棚,《殺破狼2》口碑爆棚,《少年班》口碑爆棚,《我是路人甲》口碑爆棚,連《煎餅俠》都口碑爆棚,尼瑪真是華語片電影人腦袋集體被開光了嗎?哪來那麼多的口碑爆棚?小心爆著爆著就棚毀人亡了!
《少年班》說的是一班少年天才的故事,一聽天才,我想到的便是狂叼酷炸炫的《社交網絡》的那種,誰知道本片不過是解了兩道數學題下了兩盤棋就完了,果真樸實無華如陳赫啊!說白了,這就是一群天才中的屌絲的故事,連《最強大腦》都不算。
我覺得,你的立足點在這裡,勢必是需要表現的,數學多優美啊,讓你拍得那麼枯燥,而所謂一鳴驚人,也就是幾個群演在哪裡使勁地鼓掌,簡而言之一句話:不動腦子,或者說是不知道怎麼去表達,這和徐克也拍不好《棋王》是一個道理,BUT,連徐克還想著雙線並進位造視覺衝突呢,《少年班》裡乾脆就放棄了。
電影從尋找天才開始,這讓我覺得這是說孫紅雷的故事,然後進行到智商檢測,我以為這是董子健這個非天才的天才奮鬥故事,然後大家都喜歡上一個跳舞的女孩,我以為這是青春萌動的故事,然後忽然就變成了車震,我以為這是說知識與金錢的辯證故事,然後造假、煽情一起出來了,於是又回到了孫紅雷的故事,然後一句我就是吳未,又拉回到董子健的故事……編劇您是玩呼啦圈呢?繞來繞去的,能有個中心點不?不懷好意地說,您這就是素材拼湊啊!
不過也難怪這麼散亂,畢竟實際上故事無甚可說,你看,從一開始火車上的那個停止招生的電報便劇透了結局,剩下來的故事走向便只能是按部就班。誠然,並不是所有故事都需要有懸念,但至少要有一些讓你揮之不去的情緒和動力,如果只是新鮮的人設上跟隨一堆俗套的青春橋段,那真是白費了這個絕妙的視角點。
說到俗套橋段,除了墮胎沒有,這裡也是佔全了,沒事打打群架喝喝酒,心情好時去女生宿舍樓下示示愛,就連你喜歡的女孩要你親她你也必然地倉皇逃走,永遠的我愛你你愛他他愛她她又愛另一個他,永遠的真愛的女子跟有錢人上床了,你們說的新鮮,我真的看不到。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青春就等同於老歌,於是《少年班》也就變成了一場懷舊老歌party,《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野花》、《模範情書》、《離歌》,以及那個最近在每部青春片都要出現的當山峰沒有稜角的時候……,唯一意外的是《讀書郎》,當這首歌出現的時候我以為是小天才早教機給了錢了。當然,歌還是好聽,你當成懷舊party也沒有錯。
電影有一百分鐘,在前九十分鐘的時間裡我都不知道電影到底想要表達個什麼,於是最後十分鐘裡,孫紅雷站出來做了一次獨白,類似於當命運要你逆風而上,你就不要隨風去了之類的古怪句子頻出,最後一句小孩成績不好怎麼辦隨他去吧算是點題,但是,你真的確定這就是你的主題嗎?我以為是一個爛大街的朋友圈雞湯,並且,前九十分鐘幾乎沒提這個啊?你乾脆直接拍孫紅雷的心理歷程不是更好?
但顯然又不是雞湯,導演作為一個曾經少年班的學生對這個世俗社會是充滿了惡意的,比如女神一定要貪慕錢財地和一個爛人搞一炮,比如反對者一定是如校長般懷著知識分子的小肚雞腸和醜態,比如正常人看待這些小大學生一定是充滿嘲笑然後被打臉的……我甚至懷疑,是不是這種惡意走偏了故事本該有的方向?一方面自嘲,一方面又嘲笑著嘲笑自己的人,肚子裡是有種奇怪的怨氣的。
實際上,電影也是有不少出彩的表達的,比如那個神棍天才,比如校長的演技,相比來說,車震和最後追車的橋段簡直像是找人代筆的,但即便如此,也是有佳句無佳章,如果這真的是真實經歷的話,能這麼隨意地搬上來,也是任性了,只怕的是,經歷只佔一小部分,那我就只能責怪編劇的無能了……至於導演?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