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拉鏈 芝加哥工程師花了22年發明
2023-03-31 12:31:17 1
拉鏈的發明者是拉鏈之父芝加哥機械工程師惠特考恩·加德森,為了製造一根可以使用的拉鏈,花了他22年的時間。1891年,他製成第一根金屬拉鏈,當時他將它叫做「抓鎖」,由兩根帶齒的金屬和一個拉頭組成,當拉頭扯動時,金屬拉鏈就能封閉或開啟,主要用在鞋子上。
民間的推廣則比較晚,直到1930年才被婦女們接受,用來代替服裝的紐扣。1893年(一說1883年),一個叫賈德森的美國工程師(科威特人),研製了一個「滑動氏沒緊裝置」,並獲得了專利,這是拉鏈最初的雛形。
1905年,加德森改進了「抓鎖」,將兩根金屬拉鏈固定在兩根布條上,和今天使用的拉鏈已十分相似。這種拉鏈很容易的縫製到衣服上,代替紐扣。他將自己的傑作稱為「居利提拉鏈」。
但是加德森的拉鏈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十分容易繃開。加德森為此絞盡腦汁,但怎麼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正在這時,好像上天有意派了個人來,森貝克這位年輕的工程師恰巧來到加德森的工作室。森貝克對德森的發明十分感興趣,經過仔細觀察,他指出拉鏈容易繃開是因為齒之間的距離過大,只要縮小距離使金屬齒一顆接一顆的緊挨著,就能使拉鏈咬得更牢固。在森貝克的幫助下,加德森終於製成非常堅固耐用的拉鏈。
但再好的發明,沒有需要又有何用呢?無論製衣商還是家庭主婦,對加德森的發明都不屑一顧。於是,加德森只好把製成的拉鏈廉價賣給小販。識貨的人最終還是來了。由於當時的一起飛機失事事件,查明原因是飛行員衣服上的紐扣脫落造成的,因此美國海軍決定飛行員的衣服不再使用紐扣,而改用拉鏈。美國海軍向加德森訂購了一萬根拉鏈。從此,拉鏈大行其道。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拉鏈才流傳到日本。日本吉田工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拉鏈製造公司。它每年的營業額達25億美元,年產拉鏈84億條,其長度相當於190萬公裡,足夠繞地球到月球之間拉上兩個半來回。吉田公司的創辦人吉田吉雄也成了名聞遐爾的「世界拉鏈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