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北方極端暴雨的「罪魁禍首」?(來源:中國天氣網)
2023-03-31 19:49:39 1
中國天氣網獨家報導 昨天(19日)開始,我國北方5省市遭遇今年以來最大範圍的強降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遼寧等地暴雨,局地大暴雨,多地出現內澇。之前不是南方老下暴雨嗎?怎麼呼啦啦一下跑到北方來了?
來來來,今天我們將藉由哲學裡的終極三問(我是誰?我來自何方?我將去往何處?)來扒扒這次降雨過程的強力「灑水車」——黃淮氣旋,看這位老司機是怎麼搞出這麼大動靜來的。
「我是誰?」
首先要了解的是,常年來說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左右就是華北、東北地區的降雨集中期,俗稱「七下八上」,所以這個時候出現大範圍降雨並不稀奇。
背景知識get後,我們來看看這次降雨過程。
7月20日06時-09時我國中東部地區的雷達回波圖。(夏雨/製圖)
這是今天06時-09時的雷達回波圖。發現沒?雨帶呈西南-東北走向,頂端還可以看到一個旋轉的「大頭」。有沒有覺得眼熟?對,它的樣子和颱風有點相似,都是逆時針旋轉,而且它倆都是強力「灑水車」。
圖為2013年8月22日02時40分颱風「潭美」在福建沿海登陸時的雷達回波動態圖
但它們兩是截然不同的天氣系統。中國天氣網首席專家李小泉表示,引起這次北方強降雨的天氣系統名叫黃淮氣旋,本質上就是一個低壓系統,在近地面是個低壓渦旋,在高空則是個低壓槽。
別暈,你可以理解為低空它轉得比較明顯,高空轉得不那麼明顯就好了。順便一提,降水一般發生在低空的對流層。
總之,黃淮氣旋是個氣象界裡的固有名詞。它還有幾個兄弟姐妹,比如當低壓渦旋出現在東北地區時,就叫東北氣旋,又名東北低渦,出現在江淮地區時,就叫江淮氣旋。還記得之前武漢看海麼?就是江淮氣旋給鬧的!
7月6日,武漢內澇嚴重,一民警幫助一位群眾扛起行李箱安全送過漬水區。(圖片來源:武漢晚報記者 金振強/攝)
問題來了,黃淮氣旋是怎麼冒出來的?
「我來自何方?」
過去無數的科普已經說過了,冷暖空氣交匯就容易形成降雨。但要生成黃淮氣旋,還得有一對「父母」,給它帶來了充足的冷暖氣流。
這對「父母」一個是大陸高壓,一個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爸爸」大陸高壓盤踞在西邊,「媽媽」西太平洋副高蹲在東邊,中間留了條西南-東北走向的「養分」輸送通道。當冷空氣順著大陸高壓南下,撞上順著西 太平洋副高北上的暖溼氣流,再加上地轉偏向力等因素影響,「嘭——」,氣旋就誕生了,於是「灑水車」模式就啟動了。
為了幫助大家更形象地理解上面那坨文字,下面奉上渣手繪示意圖。(底圖為中央氣象臺7月19日08時東亞500hPa高度場+海平面氣壓場實況圖)
藍色箭頭為南下的冷空氣,橙色箭頭為北上的暖溼氣流,兩者在地轉偏向力等因素影響下,形成渦旋。
而下圖這個不明覺厲的圖(中央氣象臺7月19日08時亞歐500hPa高度場+850hPa風場實況圖)中,通過看風向也基本可以看出黃淮氣旋的位置,對,就是那個箭頭轉彎的地方!
紅色大箭頭為黑框部分的大致風向。
「我將去往何處?」
這兩天已經或即將被降雨澆個透的你肯定要問:這雨什麼時候走/來?
換個說法,這強力「灑水車」——黃淮氣旋要往哪走?現在正值夏季,暖溼氣流強勢,力量更大,所以從預報來看,黃淮氣旋是要奔著東北去的,它的下一站——遼寧,已經啟動了氣象災害(暴雨)Ⅰ級應急響應。
不過,跑到東北也差不多意味著黃淮氣旋走到生命旅程的終點了,一方面因為「灑水車」裡的水都灑得差不多了,下完東北地區那場雨,能量也差不多耗盡了,另一方面則因為補給跟不上,南方水汽輸送不到辣麼遙遠的北方。
所以,21日左右,這次北方強降雨就基本結束了。
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
最後,我們發散下思維,想想這個問題:跟颱風長得像的黃淮氣旋在往東北方向跑,要是它跑到海裡去了,會不會就變身颱風了?
這兩者一個是冷暖氣流交匯而來、一個是熱帶擾動發展而來,有著根本性的不同。颱風生成要溫暖的洋面(25℃以上),這樣才能給它提供能量,而放眼望去,離黃淮氣旋近的海域溫度都不達標,再加上它的生存嚴重依賴於冷暖氣流——
所以,無論黃淮氣旋是跑到了渤海、黃海,甚至哪怕是日本海,它都不可能變身颱風,而且跑辣麼遠,它自己差不多也是要狗帶的。(文/朱茜)
(本文由對中國天氣網首席專家李小泉的採訪綜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