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2023-04-01 08:39:58 4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的教育觀為指導,以新課改理論為依據,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學習洋思、杜郎口中學等中學先進理念為依託,緊緊圍繞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課堂效率」這一目標,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二、理論構建
根據我校目前學生狀況、教學實際,經層層論證,決定將「自學探究,當堂評價」教學模式概括為「一三五·六九五」:
一個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三個階段:自主預習、合作探究、達標檢測;
五個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案與教案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點撥相結合,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六個環節:目標認定、自主先學、合作探究、展示質疑、點撥升華、達標檢測六個教學環節
九個能讓:能讓學生教學生的讓學生教學生,能讓學生體驗的讓學生體驗,能讓學生思考的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實驗的讓學生實驗,能讓學生合作的讓學生合作,能讓學生探究的讓學生探究,能讓學生表述的讓學生表述,能讓學生實踐的讓學生實踐,能讓學生歸納的讓學生歸納;
五項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習慣養成教育、法制道德教育、感恩孝心教育;
三、操作過程
「自學探究,當堂評價」的課堂教學操作模式要求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自主探索新知識、學習新技能、訓練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不僅著眼於當前知識掌握和技能的訓練,而且注重於學生能力的開發和未來的發展,其教學策略主要包括: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習的基礎;培養創新思維是學習的核心;教師的導學是學習的前提;探究討論質疑是學習的方法;更新教學手段,開展多媒體教學是學習的有力保證。要樹立卓越的教學觀念,把課堂教學過程作為構建學習主體的過程。學生是主體,教師主導,教為不教,學為創造,教師的作用是導向(引導學習方向)、導學(誘導學習方法)、導用(輔導應用知識)、導評(指導自我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表現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上,自主才能創新,才有卓越的教育質量。
(一)三個階段
「自學探究,當堂評價」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可簡化為「三個階段」:
1、自主預習階段:主要任務是教師預先設計預習案,發到學生手中,學生利用自習時間,根據老師發的預習案進行自學,這一階段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下節課的學習目標、生成本課的.重點、難點,找出新課存在的疑點,為下節課的合作探究做好準備。
2、合作探究階段:主要任務是展示、交流自主先學的學習成果,並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展示預習、合作交流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形式多種多樣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本環節尤其要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進一步檢查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略,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3、達標測試階段:教師根據學習目標,設計好達標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並通過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補救。對表現好的學生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同時確定好課後要輔導的對象,便於有的放矢的進行課外輔導。
(二)六個環節齊陵一中「自學探究,當堂評價」課堂教學新模式圖點撥升華目標認定自主先學達標檢測合作探究展示質疑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反饋互動六個環節的具體操作規程:
1、目標認定
教師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學生的學力水平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制定目標要做到三維目標的統一,重點在知識的生成、學習方法的學習過程,在於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