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秘密(圖)

2023-04-01 18:58:28 1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是史上公認的四大美女,然而這四大美女一生都受到所謂亂倫之嫌的困擾。其實,她們的這種所謂亂倫行為正是古代男權社會釀造的悲劇。

  先說說一號美女西施。「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西施詠》的詩句。它深刻地概括了一號美女西施的一生。西施是一個春秋戰國時越國若耶溪畔的一位浣紗女子,本來與越國大夫範蠡一見鍾情,雙雙墜入愛河,後來陰陽差錯被越王勾踐作為性賄賂的美色送到了吳國,當上了吳王夫差的妃子,可謂一步登天。當然心懷亡國之痛的西施也不負眾望,配合越國君臣實現了復國興邦的宏圖大業。吳國戰敗夫差自刎後,看到勾踐並非仁君,西施便與範蠡私奔天涯。西施與範蠡功成身退,隱居世外,雙雙泛舟於五裡湖。這樣西施的結局就成了「先是吳王妃,後作庶民妻」。其實在古代,所謂亂倫者,即是又悖綱常倫理道德者也!不論是君奪臣妻,還是臣享君妃,都屬於亂倫的行為。西施先是範蠡的未婚妻,後與吳王夫差為妃,然後再下嫁曾給吳王夫差為臣的範蠡,王妃下嫁臣民,因而有人說,西施免不了亂倫之嫌。

  再說二號美女西漢的王昭君。唐代詩人杜甫曾一首寫王昭君的七律。其詩寫道,「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這也是一首王昭君的蓋棺定論詩。詩中所寫的明妃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名王嬙,字昭君,齊國王襄之女,十七歲選入漢元帝劉奭的後宮,在掖庭充當待詔宮女。因不願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因此在後宮苦等三年也未有出頭之日。後來匈奴單于來京請求和親,漢元帝下諭宮中,徵求自願和親的宮女。王昭君「喟然而起」,報名和親。據東晉文人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於是上按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對,舉止嫻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國,故不得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其家資皆巨萬。」就這樣,王昭君遠嫁匈奴,成就了歷史上民族和親史上的千古佳話。但是「一去紫臺」多少年,王昭君儼然成為匈奴的一員了。然而匈奴的風俗是老單于死了,江山財產妻子,全由兒子小單于繼承。因而匈奴王妃的王昭君也不能倖免。她的丈夫老單于死後,按規矩又做了小單于的妻子。按漢族的倫理觀念看來,自然是亂倫無疑了。

  現在說說三號美女貂蟬。「司徒妙算託紅裙,不用幹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一段話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美女貂蟬剷除董卓、力保漢室的不世之功。東漢末年漢賊董卓專權,殘忍暴戾。他的義子呂布是朝野聞名喪膽的虎將,生得英俊雄偉,是一桿方天畫戟,騎一匹赤兔戰馬。當時傳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見呂布當時的地位。虎牢關一戰,十八路諸侯不敵呂布的方天畫戟,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三英戰呂布」也是無功而返,最後各路諸侯便紛紛散去,朝臣們更是束手無策。這時朝廷的股肱重臣的司空王允聯合貂蟬唱了一臺性賄賂董卓和呂布父子的連環大戲,於是滅賊興漢的千斤重擔就落在了美女貂嬋的肩上。貂嬋是見過世面的女子,對於這種事情早已煉得遊刃有餘。所以貂蟬略施手段,就把呂布搞定,把董卓搞死。要知道這呂布是董卓的義子,貂嬋先嫁董卓為妾,後與呂布為妻,當然逃脫不了亂倫之名。

  最後說說四號美女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玉環。「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楊貴妃的故事結局既悲壯又有傳奇色彩。史載楊玉環在唐玄宗逃難中死於馬嵬坡,但也有她遠涉重洋、東渡日本的傳說,還有的說她成了仙女。白居易的《長恨歌》敘述貴妃的出身時是「楊家有女初長成,長在深閨人未識」,把女主人寫成一位純真的處女,隱瞞了她的履歷表中的一段歷史。其實,楊玉環曾是「壽王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媳婦。唐玄宗見其美貌,便欲佔為己有。先讓她當了女道士,然後才把她接進了皇宮。「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唐玄宗寵幸楊玉環,無疑是霸佔了自己的兒媳婦。而楊玉環從壽王府走進了唐玄宗的寢宮的那一天起,也就背上了亂倫的惡名。

  古代四大美女都與亂倫有關,倒底是因美而亂倫呢?還是因亂倫而美呢?很難分清。但這無疑是古代歷史上的悲劇。在古代男權社會裡,男人們在佔有美女的同時,也把一切惡名也推到了女人的身上。美女亂倫是一例,紅顏禍國也是一例,其實這些無不是男權社會釀造的悲劇。中國人是通情達理的,也是溫情敦厚的,在對待古代四大美女的問題上,表現出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雍容大度的寬廣胸懷,以至使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這四大美女,流傳千古,直到如今人們仍然津津樂道這些中國古代美女的傑出代表。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留下的八大未解之謎

疑惑之一:西施到底叫啥名?

  先秦諸子文獻中雖多有提及西施,卻鮮見說明其生平,只將她喻為美的化身。直至東漢的《吳越春秋》、《越絕書》中才對西施的生平作略加詳細的記述。西施是越國薴蘿山人(今浙江諸暨市,另有說在臨近的蕭山市),姓施,因住在村西,人稱「西施」。

  西施到底叫啥名

  有說她的原名叫夷光,也有說夷光是越國獻給夫差的另一美女,又有說是夫差將西施更名為「夷光」,鄭旦更名為「修明」。這「四大美女」之首本名叫啥,尚無定論,仍是個謎。

疑惑之二:「範施戀」是否杜撰?

  後世文人編織出一個範蠡與西施的愛情傳說,說這範蠡與西施原本是一見鍾情,為完成越國復仇大業,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進吳宮委身於吳王夫差,終於協助越國滅吳。

  「範施戀」是否杜撰

  吳被滅後,她與早有婚約的範蠡泛舟五湖,隱居鄉間。杜牧曾有詩:「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說的便是範蠡離開越國後,自稱鴟夷子皮,西施隨範蠡而去。這「範施戀」究竟是史實,還是杜撰?筆者傾向於是民間的一個美好願望,其真實性存疑。

疑惑之三:西施最終下落何處?

  既然西施與範蠡私奔的可能性很小,那麼西施最終的命運又如何呢?最可信之說應該是被越王勾踐命人沉於江中。《墨子》中說到:「比幹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墨子》成書年代與西施時代相去不遠,文中所提其他人物之事與史相符,故「西施沉江」應可信。

  《吳越春秋》說「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鴟夷」即皮口袋,西施是被裝入皮口袋沉入江中。而杜牧則誤將「鴟夷」當作範蠡,故有泛舟五湖之說。西施故裡則有說是她自己不慎失足淹死的。

  西施最終下落何處

疑惑之四:昭君究竟叫什麼名字?

  《匈奴傳》中說「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但事實上西漢宮女是不許呼娘家名字的。王嬙的「嬙」,應該是指「古代宮廷的女官」。

  王昭君

  昭君出塞前,為抬高她的地位,元帝賜封她為「昭君」。這樣一來,「昭君」、「王嬙」便成為她的特定稱呼,似乎是「姓王名嬙字昭君」。其實,這王昭君的本名至今無人知曉,有待考據。

  疑惑之五:昭君為何主動出塞?

  史載昭君在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請求和親時,慷慨應詔。其原因一說是漢元帝召幸宮女,只看畫師所畫宮女像。而王昭君自恃貌美,不願意賄賂宮廷畫師,結果畫像很醜,故進宮三年無緣面聖。

  為擺脫困境,發洩怨氣,才主動請求出塞和親。另有說,王昭君雖出身貧寒,卻是憂國憂民,故能明大義,主動出塞,用一己之身換取大漢和平。此二說,似乎均讓人感覺有疑惑之處。

  昭君為何主動出塞?

疑惑之六:貂嬋的歷史原形是誰?

  貂嬋其人,史書上未見其任何記載,應該是一個文學形象,始見於《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等,據傳是漢獻帝時司徒王允的歌妓並養女。

  貂嬋的歷史原形是誰?

  據正史記載,呂布在任董卓內寢守衛時,曾經乘機與董卓的一侍女私通,又生怕董卓察覺,心中惶恐不安。那麼,這貂嬋的原形是否就是董卓侍女?所謂的「呂布戲貂嬋」,也許正是對呂布私通侍女的文學描寫。

疑惑之七:「楊安戀」是否史實?

  後世盛傳楊玉環與安綠山有私情,連《資治通鑑》也記載「貴妃洗祿兒」事,唐玄宗還親自去觀看「洗兒」並予賞賜。又說「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於外。」司馬光也傾向於楊玉環與安祿山有染。

  楊玉環貴極實際上的「皇后」,當朝宰相又是自己的族兄楊國忠,安祿山不過一封疆大吏,值得她去投懷送抱嗎?若楊玉環是為滿足個人慾望,那安祿山不僅比她大二十幾歲,而且十分肥胖,其貌不揚,言語粗魯,雍容華貴的楊貴妃怎麼會瞧得上他呢!楊玉環「傍」安祿山之動機安在?

  後世盛傳楊玉環與安綠山有私情

疑惑之八:楊玉環最終魂歸何處?

  據史書記載,「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攜楊貴妃及朝中大員出逃蜀中,行至馬嵬驛,禁軍將士譁變,誅殺楊國忠,逼迫玄宗賜死楊貴妃,並由高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

  楊玉環最終魂歸何處

  但奇怪的是,後世又多有傳其「藏匿民間」,甚至「流落海外」,在日本山口縣大津郡居然也有一座楊貴妃墓,還有言馬嵬坡縊死的是楊貴妃貼身婢女。楊玉環究竟魂歸何處呢?

  探秘: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背後的秘密

  提起古代四大美女,我們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我們只知道她們才貌雙全,卻不知道在這些女子背後還隱藏著其它的秘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身在戰亂年代的美女,自然也會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秘聞。

  一般最常見的說法,按照四位美女的歷史出場順序,分別是:西施(東周越國)、王昭君(西漢)、貂蟬(三國)、楊玉環(唐初)。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實際上,還有另一種說法:是褒姒,西施,妲己,楊玉環。並稱為:「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楊妃」。第三個版本是:我國最早出土的木刻年畫上面記載的(1909年在甘肅發現的南宋平陽木刻年畫《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也稱為《四美圖》),上面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四人。此年畫的原版現存於莫斯科博物館。

西施的事——沉魚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今浙江紹興諸暨),有個美女姓施名夷光,別名西子,是個浣紗的女工。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的身影,魚在水裡看見她的倒影,結果太美了,魚都忘了遊泳了,失去浮力,漸漸地沉到河底。這就叫「沉魚」。

  西施除了用外貌「捕魚」外,還做了什麼有意義的大事嗎?相傳吳國打敗越國後,越王勾踐被俘作了人質,得赦回國後,選範蠡為相,臥薪嘗膽,圖謀報仇,復興大業。後來範蠡想到,可以使用美人計針對吳王。有一天,範蠡就遇見了自幼聰慧西施。越國滅國後,她常在浣沙溪邊唱歌:「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見春,浣沙水清清,難洗亡國恨。」範蠡見西施不但貌美,而且為亡國而哀痛,是個難得的美人計材料,於是稟告越王勾踐,帶了印符護送西施到了吳國。

  西施到了吳國,發揮所長,幹擾夫差的治國工作,終於被越國報仇消滅。範蠡帶西施於七月七日隱姓埋名,泛舟於五湖之間,老百姓為了表示對西施的敬愛,於七月七日用荊樹葉浸水洗髮,以示紀念,原來西施就是古時的美女間諜。

昭君的事——落雁

  西漢時期,王嬙(昭君)被匈奴單于娶走,在西行途中,有一排大雁從她上方飛過去南方過冬。領頭的大雁飛著飛著,突然看見一個美女(王嬙),於是大吃一驚,看傻了,不知道揮動翅膀了,結果失去空氣動力,從天上掉將下來。這就叫「落雁」。

  《後漢書》之《南匈奴傳》記載,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後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丰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餘裡。

  王昭君在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並被封為「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不知不覺中,王昭君成了古時的和平大使,不過在匈奴眼中應該是和平女神。

貂蟬的事——閉月

  東漢末年,貂蟬某一天晚上拜祭月亮,以求戰亂環境中平安,結果月亮裡的嫦娥姐姐看到她了,自愧不如,匆匆駕駛月亮快速移動,使得從地球的向上角度看,月亮隱到雲彩裡了。這就叫「閉月」。

  不過,她只是我國民間傳說中人物,《三國演義》中講她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為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貂蟬以侍婢出現,以死者家屬退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只敘列呂布白門樓殞命,便以一句「妻女運回許都」作結,自此,貂蟬生死成了小說裡的謎了。

玉環的事——羞花

  唐朝開元年間,楊玉環被選進皇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這就叫「羞花」。

  「羞花」這件事傳到明皇耳朵裡,便喜出望外,便將楊玉環留在身旁侍候。由於楊善於獻媚取寵,深得明皇歡心,不久就升為貴妃。楊貴妃得勢後,其兄楊國忠仗勢欺人,玩弄權術,陷害忠良。安史之亂發生以後,明皇攜著貴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祿山率兵追趕,不僅要唐朝的江山。還要美女楊貴妃。

  途經馬嵬坡,右龍武軍將軍陳玄禮等六軍將士認為楊家禍國殃民,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唐玄宗為了穩定軍心,乃殺楊國忠。左右羽林軍和左右龍武軍又不肯前行,說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被迫將玉環賜死,死時38歲。

  這就是歷史上的四大美女,除了美貌之外都與國家牽連在了一起。所謂自古紅顏多薄命,在古代女子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自然會落得個悲劇的下場。這些美女背後的事件,使得我們對四大美女的認識更為深刻。

古代四大美女難以啟齒的情史 莫名背罵名


美女西施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西施詠》的詩句。它深刻地概括了一號美女西施的一生。西施是一個春秋戰國時越國若耶溪畔的一位浣紗女子,本來與越國大夫範蠡一見鍾情,雙雙墜入愛河,後來陰陽差錯被越王勾踐作為性賄賂的美色送到了吳國,當上了吳王夫差的妃子,可謂一步登天。

  當然心懷亡國之痛的西施也不負眾望,配合越國君臣實現了復國興邦的宏圖大業。吳國戰敗夫差自刎後,看到勾踐並非仁君,西施便與範蠡私奔天涯。西施與範蠡功成身退,隱居世外,雙雙泛舟於五裡湖。這樣西施的結局就成了「先是吳王妃,後作庶民妻」。其實在古代,所謂亂倫者,即是又悖綱常倫理道德者也!不論是君奪臣妻,還是臣享君妃,都屬於亂倫的行為。

  西施先是範蠡的未婚妻,後與吳王夫差為妃,然後再下嫁曾給吳王夫差為臣的範蠡,王妃下嫁臣民,因而有人說,西施免不了亂倫之嫌。

西漢的王昭君

  唐代詩人杜甫曾一首寫王昭君的七律。其詩寫道,「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這也是一首王昭君的蓋棺定論詩。詩中所寫的明妃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名王嬙,字昭君,齊國王襄之女,十七歲選入漢元帝劉奭的後宮,在掖庭充當待詔宮女。

  因不願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因此在後宮苦等三年也未有出頭之日。後來匈奴單于來京請求和親,漢元帝下諭宮中,徵求自願和親的宮女。王昭君「喟然而起」,報名和親。

  據東晉文人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

  美女貂蟬

  「司徒妙算託紅裙,不用幹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一段話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美女貂蟬剷除董卓、力保漢室的不世之功。

  虎牢關一戰,十八路諸侯不敵呂布的方天畫戟,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三英戰呂布」也是無功而返,最後各路諸侯便紛紛散去,朝臣們更是束手無策。

  這時朝廷的股肱重臣的司空王允聯合貂蟬唱了一臺性賄賂董卓和呂布父子的連環大戲,於是滅賊興漢的千斤重擔就落在了美女貂嬋的肩上。

  貂嬋是見過世面的女子,對於這種事情早已煉得遊刃有餘。所以貂蟬略施手段,就把呂布搞定,把董卓搞死。要知道這呂布是董卓的義子,貂嬋先嫁董卓為妾,後與呂布為妻,當然逃脫不了亂倫之名。

美女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玉環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楊貴妃的故事結局既悲壯又有傳奇色彩。

  史載楊玉環在唐玄宗逃難中死於馬嵬坡,但也有她遠涉重洋、東渡日本的傳說,還有的說她成了仙女。白居易的《長恨歌》敘述貴妃的出身時是「楊家有女初長成,長在深閨人未識」,把女主人寫成一位純真的處女,隱瞞了她的履歷表中的一段歷史。

  其實,楊玉環曾是「壽王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媳婦。唐玄宗見其美貌,便欲佔為己有。先讓她當了女道士,然後才把她接進了皇宮。「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唐玄宗寵幸楊玉環,無疑是霸佔了自己的兒媳婦。而楊玉環從壽王府走進了唐玄宗的寢宮的那一天起,也就背上了亂倫的惡名。

戲說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生理缺陷

  王昭君

  王昭君是四美中最端莊而智慧的。出塞途中,她輕彈琵琶。她的美麗和琴音,竟把天上的大雁也吸引落下。

  「落雁」之說,由來於此。昭君的唯一缺點是個溜肩膀,穿什麼衣服都挺不起來,所以就發明了墊肩。穿高肩墊的衣服,或加披風。這樣別人一看。反而更顯出她的獨特氣質了。「落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她肩上的披風溫暖多毛,引得大雁誤會是草窩。

  貂禪

  貂禪喜歡焚香拜月。傳說中,她一拜月,連月光也不敵其美貌,躲進雲層中了。故說她有「閉月」之貌。其實是貂禪的耳朵長得特別的小,因為古人講究面相,說耳大有福,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陷,她發明了耳墜。貂禪髮鬢低垂,釵飾精美。特別是她耳垂下的珠環,在月下更是風情萬種......

  楊玉環

  楊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有了她「從此君王不早朝」,當時美女以偏胖為佳,楊貴妃體態較胖,富貴而極具豐滿之美。生活是最優閒的。她最喜歡在後花園栽花觀賞。有一天,牡丹開放,美豔無比。楊貴妃走近讚賞,突見眾花全都紛紛收瓣低頭......後來傳出去,大家都說:是她的豔麗連牡丹見了,也自愧不如。「羞花」就傳開了。

  實情呢?這位胖美人啊,她臭胳肢窩,一個長得如花似玉的大美女,居然有狐臭,誰聽了誰都接受不了,這太有損美女的形象了。因此楊貴妃最恨她的胳肢窩了,為了掩飾自己有狐臭,她是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其中一個法子就是每天到花園裡採摘最香的鮮花,擠出花汁抹在腋下,這招還真靈,狐臭還真減輕了很多,後來人們也覺得在臉上身上抹些花汁的確很香,所以慢慢的就有了香水,你看這香水追根溯源的發明者就是楊貴妃。

  楊貴妃另外一個治狐臭的辦法就是勤洗澡,她最喜歡在華清池泡溫泉了,你現在要是去華清池參觀遊玩,就能看見當年楊貴妃泡溫泉的澡堂子,因為唐代文人覺得體態豐滿的楊貴妃特別像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所以就把她泡澡的池子修成了海棠花的形狀。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