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臘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風俗 大年十五鬧元宵
2025-06-29 16:38:11
眾所周知中國春節是最受人們關注也是最隆重的一個節日,在春節還沒到來之前民間就開始忙綠了,為春節做各種準備,春節過後更是持續到正月十五都年味濃濃。因此從臘月二十四小年開始到正月十五直接,每天都有不同的風俗。
年前風俗大盤點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內屋外,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乾乾淨淨地迎新春,大家小戶準備過年。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農曆臘月三十】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正月傳統風俗講究
【正月初一】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裡,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其實拜年是跟除夕守歲直接相關的。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了年獸,所以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
【正月初二】拜年,但是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是要帶著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婦走娘家的規矩多。
【正月初四】迎接灶王爺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小年歷史由來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