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 也可以跟網際網路無關
2025-02-25 13:08:24
在南通智慧建築(城市)創業大賽決賽上,出現了很多新的創業項目,他們不是通過讓家庭設備接入網際網路,而是通過新材料、新設計的引入讓我們的城市生活和居住空間變得更「智能」和便利。
1.堂朔空間:可變空間項目
可變住宅的想法源於的創始人葛文俊,本身在建築行業的長期積累,負責過南京奧青賽部分場館的設計。他發現很多精裝修的房間,可以通過活動牆體的設置,有效地利用空間。他的方法是在房屋在開發和裝修階段,就把在房屋頂部鋪設軌道,安裝上可以由電機控制的「電動隔音牆」。
大致利用活塞式動滑輪設計,使得隔音牆在能在90度角的範圍內移動。這樣,當住戶需要在家聚會的時候,就可以瞬時把臥室和客廳的牆體移除,變成一個容納多人的大客廳。在需要私密空間的時候,再變化回來。葛文俊正在和萬科集團合作,把想法進一步工業化。
2.可透明可磨砂的智能調光玻璃
劍橋大學畢業的孫剛博士,是智能多穩態夜景電控調光玻璃的設計者,項目已經得到北極光創投的投資。利用新型穩態記憶液晶材料,玻璃能夠瞬時在兩種狀態間切換。一種是完全透明的普通玻璃狀態,也可以是隔音隔光隔影的磨砂狀態。玻璃只需要在變化的瞬間通電,平時並不損耗電能。孫剛團隊想用這項技術,取代目前昂貴的PDLC技術的調光玻璃,降低成本。
3.E-gloo創新房屋
E-lgoo的產品最主要的產品是利用兩張表皮納米級膜材料,在房屋的外立面和內膽部分進行噴塗,這些採用氣膜澆築技術生成的房屋,它的外立面不再只有裝飾功能,能夠加入吸收太陽能和雨水收集的功能。收集到的雨水通過淨化,存儲在地板下方。同樣的,電能也能夠儲藏在房間中。接下來,團隊計劃加入通過App、屏幕控制儲能儲水的新型房屋。
4.智能屋頂光伏發電項目
光伏發電技術往往會因為陰影、碎片、汙垢、鳥糞、雲霧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單個光伏組件效率的下降,而單個組建效率會使得系統整體的轉化效率降低,造成能源的浪費。而陳昱博士的團隊,通過陣列拓撲動態重構技術和新型跟蹤算法,對光伏陣列的輸出功率進行較大幅度的提升,同時擁有免布線和免電池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