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是一場被遺忘的風景1200字作文
2025-03-10 04:21:24
車啟動了。我坐在車窗邊向右望去,剛被雨水衝刷過的馬路乖乖地躺在那裡,車窗的玻璃上還殘留著被雨水擊打過的痕跡。車外的風把這些雨點一點點向後拉動,車窗漸漸變得明澈起來。我擦了擦車窗內殘餘的霧珠,習慣性地看窗外的風景。已經是高速公路了,車開得很快。高速路旁的每一棵樹木都在一秒中之內以擦身的姿態錯過。我向後望去,這場景猶如一張張被剪輯過的圖片,在這時候又整齊地排開一一播放出來。
旅途,旅途。我看著這短暫的一次次的錯過,和一次次的相遇,卻無法用一個詞語去詮釋它剎那間的離去。我向前望去,一條筆直的高速公路展現在我面前並向前延伸開去。也許,我僅僅是旅途上一個渺小的人兒,一邊走,一邊看著屬於自己的風景。然而,我卻沒有能力去抓住所有風景中的一點一滴。忘卻,忘卻。一張張圖片在我轉身之間就變成了陌生。記憶,已經不那麼清晰。而我們,還必須這樣一直走下去,看著這一幕幕被一個人導演著的話劇。
「時差」——錯誤的時間
3月23日,我在網上遇見了以前的同學小L。還沒等我們拉開話匣,她就給我送來一句「生日快樂」。「生日?我的麼?」我莫名其妙。「今天不是你的生日麼?」她又問。「你記錯了吧。我的生日早已過了一個多月。」小L是我以前最好的朋友,我和她一起瘋瘋打打玩過了7年枯燥的學習生活。但是,如今她卻連我的生日都記不起來。而她的生日似乎也從我腦海中抹去了。只隱隱約約記得是在十月。
記憶的不清晰使我漸漸懂得,一些東西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遺忘,就像我以前的鐵哥們兒會忘記我的生日一樣。人,總是會變的。小L在網上向我抱怨學習的不如意,說她最吃力的英語又創了「新高」。我漸漸從這些細微的縫隙中發現,她不是小L。在我記憶中的小L不是這樣頹廢而厭學,不是每天都在學校混日子的人。也許,是我記不清楚了吧。
我們分開已經兩年了,兩年好漫長。以前對她淺淺的記憶現在看來都是一個個錯誤。她常常說「我們聚一聚吧」,我總以「學習忙沒時間」來回答她。其實,我是怕,怕見著現在的小L後我會崩潰。時間已經走了兩年,已經錯過了兩年。我無法用兩年前的認識去填補那些記憶的空缺。於是,我就放任它一直錯下去。時間,始終不會停留。
21號座位——錯誤的地點
21號座位,永遠是我最喜歡的座位。哪怕是在漫漫的回家旅程,每個星期回家時我總喜歡坐在21號座位上。21號座位是公共汽車的最後一排,最右邊靠窗戶的座位。在別人看來買到這個座位是很倒黴的事,但我總會為買到這個座位而高興。當我坐到這個座位上的時候,我可以清楚地看窗外的風景。
車開動時,窗外的風景一次次與我擦肩而過。然而,在我看來21號座位正好就是相遇和分離的界限。
21號座位是我第一次獨自離開家鄉時坐的座位。那時,我的媽媽在車窗外囑咐我要處處小心,即使有千千萬萬的不忍,她還是決定要送我到重慶去讀書。我告訴自己,我將要闖入的是重慶,不是停留在現在所居住的小旮旯。我抱著書包坐在21號座位上,看著自己的家鄉慢慢變小,從我身邊走過,就在這分界線經過的瞬間變成回憶。我知道,那片小小的土地終究不是我最終的歸宿,我必須走。於是,就在車從家鄉的最後一個收費站離開的時候,我哭了。
那一片小小的土地還沒等到我去細細觀察它就飛快地走了。21號,即使有人在這個座位上哭泣也不會有人知道。它走過了太多的地方,我沒有能力把所有的地點牢牢抓在手裡。至於後來經常坐在這個座位上,我想,第一次與它相逢也許不是個錯誤。因為,我始終要走,而且越走越遠。
過客——錯誤的人物
小X和小H以前與我是鐵三角。我們總是湊在一起為了解開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數學題而忙得不亦樂乎。如今他們兩人都在家鄉最好的一所中學念書,唯獨我去了重慶。
上中學以後我曾寫過信給他們,至於那些信到底是什麼時候到了他們手裡,我也不知道。只記得小X收到後憤憤不平地打電話來告訴我:「你聖誕節寫的信怎麼現在才寄到啊?」而小H畢竟是個男生,哪怕是信寄去了也是沉默不語。於是,小X和我從現實中的朋友變成了網友,小H和我成了陌路人。
因為種種原因,小X總是不在線上。每當我打開QQ時,總看到她的頭像是灰的。也許是在隱身,也許是真的不在,也許是即使在也不會和我說話,因為我改了好幾次網名,她可能不記得我是誰了。
以前的同學只會在大街上遇見時才會熱情地打招呼,然後客套地問候幾句。只是這樣的機會很少。看著滿大街都沒有一個熟識的人,要是一個人走在街上會感到莫名的寂寞。我常常把自己比做過客。昨天,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客棧,我們把昨天的歡樂留在那裡,而今天,我們又不得不馳馬奔程,走向另一個客棧。可能是我錯了,我不應該把自己在他們的生命中想得那麼重要。我僅僅是他們生命中的過客,最終還是要各自離開。
於是,我不再強求追逐他們的痕跡。那我們好好地在自己的路上走吧。
忘卻——錯誤的事件
今天是星期三。哦,星期三,我幾乎忘了。但是我沒有像往常一樣下午放學後從六樓飛奔到三樓的廣播室去,因為我不再是導播,也不再是編輯。
至於辭職,我是自願的。其實辭職很容易,只要寫一封辭職信讓老師看過後批准了,你就可以走了。然而,當我在那白紙上寫下「辭職書」三個字時是何等的不忍。就連「辭職書」這個標題我也寫錯了。「辭職」等於「離開」,即使我並不想離開,但我還是寫下了。
我第一次以一個聽眾的身份去聽今天的節目,畢竟星期三的「開心加油站」的那些笑話確實很有趣,我也是第一次這麼輕鬆地去聽這檔節目,而不用緊繃著那根時刻準備著調整播音效果的弦。
聽著今天有序的播音,想著這是我第一次來決定自己所做的事情,所走的路。我知道我做錯了,我應該堅持到兩個月後我升入初三的時候再走,我應該等到幾天後的播音員選拔,新的編輯頂上來的時候再走。
就這樣,我不再去三樓的廣播室,就連路過也很少。我無法肯定離開是不是一個錯誤,我僅僅是做了我想做的事,放棄了我應該放棄的東西,讓它早些離開自己。
到最後,我才明白,主導這一幕劇的人是自己。我們自己的路是自己所掌握的。即使與自己身邊的風景擦肩而過,即使對以往風景記憶模糊,但是我們應該在自己走的同時,錯的同時,留下美好的回憶。
我們就這樣一直走下去,一直錯下去,只有走到路途中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改變的不是風景,而是自己。風景的變化是因為時間,而我們的變化也是因為時間。我們走過了那些被時間衝淡得遺忘的風景,我們忘卻了那些風景的模樣,那是因為,我們在選擇和錯誤的同時越走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