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才子指的是哪些:楊慎、解縉及徐渭三人通稱
2024-06-21 04:53:08 3
說到明代的才子,很多人會想到以唐伯虎居首的江南四大才子,其實在當時,有三個人不論名氣還是知名度都比江南四大才子要高,他們分別是楊慎、解縉和徐渭,後人稱他們為明代三才子!一個是代表整個明代,一個是代表江南,如此對比足以說明解縉他們的才能!
一、明代三才子指的是哪些
明代三才子指的是楊慎、解縉和徐渭,縱觀整個明代,以博學多才而論,他們三個人是最強的。在明代三才子中,以狀元楊慎學問最為淵博,足以排名第一;其次是解縉,他是《永樂大典》總編;徐渭卻連鄉試也未中過,但卻才高八鬥,譽滿全國,居於三才子之尾。
1、楊慎,狀元
楊慎(1488年-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楊慎為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楊慎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2、解縉,《永樂大典》總編
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洪武二十一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務。解縉以才高好直言為人所忌,屢遭貶黜,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
3、徐渭,譽滿全國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等,中國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民間普遍流傳徐渭的故事傳說,關於他年輕時如何聰明,後來如何捉弄官宦等。
二、明朝三大才子與四大才子
在現代非常是出名,從電視上我們也能看到其各個文採飛揚,詩詞歌賦、書法、作畫等各有所長。然而這四人無一人入選明朝三大才子之列,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1、江南四大才子在當時的知名度不及明朝三大才子,一邊是年輕有才的學子,一邊是享譽全國的學者;
2、江南四大才子其各自擅長的領域較小,不像明朝三大才子在各個方面造詣頗深;
3、明朝三大才子當時對社會的影響力也遠遠高於江南四大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