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源旅遊情況(逵哥影說河源今昔⑫潮起萬綠)
2023-07-19 07:33:09
河源旅遊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1984—1993年,利用華南最大人工湖發展河源旅遊業;
中期:1994—1998年,秉持著「環保至上,科學規劃,強化管理,生態旅遊」的發展方針打造萬綠湖風景區;
發展期:2003年至今,「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成功 。外來資本大鱷陸續進入河源旅遊產業,河源轉型打造旅遊休閒度假基地,致力於將旅遊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打造一批生態旅遊精品,強力推進旅遊業的轉型升級,最高目標是建設廣東生態旅遊示範區。
1996年8月5日,東源新港,羊城晚報「新聞扶貧」「國旅假期」扶持東源發展旅遊業籤約儀式。
1997年,萬綠湖,面積達20多平方公裡的南湖水面——「雙龜出海」。
1998年,萬綠一景——「萬綠日出」。
1999年,從桂山看萬綠湖,河源市區距萬綠湖約6公裡,山、水、城相連。
2000年4月21日,新港,萬綠湖環保觀光船啟航儀式,省內外百家旅行社、百家新聞媒體參加,省、市領導出席並剪彩。
2000年4月21日,萬綠湖環保觀光船啟航,遊客首次登上環保觀光船。
2001年8月11日,桂山旅遊大道通車。此後,進入萬綠湖增添一條陸通道。
2002年6月6日,河源文化廣場,市委、市政府的「創優」動員活動——「創優」放飛心願。
2002年,萬綠夕照。
2002年10月3日至6日,河源市區,新豐江黃金水道,河源優質生態山水效應——「2002中國(河源)國際摩託艇明星對抗賽」舉行。
2003年10月25日,市會議中心,「河源『客家女』選拔賽」複賽,一個準備出場的模特。
2003年12月19日,河源市郊,205國道高埔崗段,廣州、深圳媒體記者自駕遊河源入城式。
2004年4月27日,河源文化廣場,河源市首屆「客家文化旅遊節」舉行。
2006年1月,東源漳溪,「汶水塘第一屆打魚節」舉行。
2006年10月28日,河源文化廣場,「廣東萬綠湖杯國際旅遊小姐總決賽」開幕式,一個丹麥參賽者在表演才藝。
2011年9月,和平林寨,古村遊的遊客。
2016年,東源康禾,以大面積草坪覆蓋、大範圍森林包圍的歐式「康泉十八國際生態健康旅遊城」,包括精緻優美的的高爾夫練習場、親子體驗園、汽車營地、溫泉酒店等。
2021年,和平古寨,小河初秋。
2021年10月,和平陽明鎮,一家飯館出品的「炸蟋蟀蛹」。和平是河源的美食之都,不僅有「全牛宴」,還有季節性的原味的山味河鮮,可謂味美價廉。
2021年,和平彭寨,「全牛宴」。因其食材講究、烹調特別、味道誘人而引來央視、香港亞視等媒體主持人及藝人專程來品嘗及採訪。
2022年,紫金龍窩,黃洞鷹峰山有機茶基地的遊客空間。
2022年,在桂山公路上看萬綠湖,一隻自駕摩託艇在庫灣處遊弋。
萬綠湖是河源旅遊業發展的起源,它始於1958年國家建設新豐江水電站時形成的人工湖——新豐江水庫。
新豐江水庫距河源市區約6公裡,蓄水139億立方米。1958年,國家建設新豐江水電站,這裡變成華南最大的人工湖。
1984年3月,時任廣東省省長梁靈光視察新豐江庫區,同意河源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有關新豐江庫區對外開放旅遊的請求。同年6月7日,省政府批准將新豐江庫區開闢為旅遊區。
1993年8月18日,新豐江水庫的第一個景點「得綠寨」開始規劃建設,第一期工程1994年8月16日試業,命名為「奇松島」。「水月灣」景點緊隨其後。
1994年11月4日,按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市政府對新豐江庫區旅遊開發提出指導原則:「環保至上,科學規劃,強化管理,生態旅遊」。
1994年11月下旬,東源縣委縣政府發出《關於加強新豐江旅遊工作的幾點意見》文件,正式將新豐江水庫的旅遊名稱定為「萬綠湖」。
1999年8月,市委、市政府決定用3年時間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這是一次力度空前的城市改造與市民文明素質淬鍊過程。就城市硬體而言,包括城市馬路、公園、廣場、公廁等所有的城市公共空間乃至所有指引、標識,包括城市市容、公共衛生、秩序都必須符合「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規範標準。
2003年3月,河源「創優」通過國家旅遊局驗收。
2004年1月8日,國家旅遊局正式授牌河源「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優」讓河源城市形象整體提升,同時讓河源市民素質獲得一次強有力的文明洗禮。
河源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後,外來資本大鱷看好河源的生態資源,從2004年起,陸續進入河源旅遊產業。
2007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建設旅遊強市的意見》,提出「打造旅遊休閒度假基地「,推動河源由旅遊經過地向目的地轉變,由傳統旅遊向現代旅遊轉變,由觀光旅遊和生態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變,由面向珠三角市場向面向國內外市場轉變。
2008年,為加快旅遊業轉型,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建設廣東生態旅遊示範區,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的決定》,明確提出將旅遊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打造一批生態旅遊精品,強力推進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將河源建設成為旅遊產業發達、旅遊體系健全、旅遊功能完善、旅遊效益較高的具有生態特色和客家文化特色的旅遊強市。
2011年,市委、市政府制訂《建設廣東生態旅遊示範區行動計劃》。
紫金「御臨門溫泉度假村」,東源「康泉十八國際生態健康旅遊城」,和平「熱龍溫泉度假區」,源城「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水晶溫泉度假區」「春沐源小鎮」等項目先後動工興建及陸續開業。
近十多年,市區及縣區的生態遊、田園觀光、農業觀光遊、特色小鎮遊、古村遊、新村遊、客家文化風情遊、民俗節慶遊、溫泉浴、漂流乃至美食節等遍地開花。
河源全域旅遊的格局開始形成,逐步邁向「廣東生態旅遊示範區」。
【攝影/撰文】黃玉逵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