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內目前分哪幾個區(孝感市的區劃變動)
2023-07-12 08:30:53 2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湖北省各個城市經濟發展和區劃變遷的故事,例如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湖北省的孝感市,孝感市是湖北省的重要城市,同時也是湖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之一。目前,孝感市合計下轄了7個區縣,總人口400多萬。那麼,孝感市7個區縣的區劃格局,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
首先,我們聊聊湖北省的具體情況。湖北省是我國中部六省之一,位於長江中遊,西連巴蜀,東接皖蘇,地理位置非常好,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按照2020年七普統計的數據,湖北省總人口5770多萬人。在我國各個省份中,5000萬以上人口的省份,並不是很多。2021年,湖北省的GDP總量超過了5萬億,這是非常不錯的發展水平。
湖北省的氣候適中,糧食產量很高,而且品種多樣。早在明清時期,就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每逢其他區域出現饑荒,朝廷都會考慮從湖廣各地調運糧食。例如在影視劇《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中,都出現了從湖廣調運糧食的劇情。目前,湖北省下轄了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合計有13個地級區劃。
分別是: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鹹寧市、隨州市、恩施自治州。其中,武漢市屬於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此外,湖北省還有3個省轄市,情況比較特殊,分別是:天門市、仙桃市、潛江市。
孝感市是湖北省下轄的12個地級市之一,屬於湖北省的重要城市。孝感這個名字,出現於五代十國時期。2021年,孝感市的人口達到了420多萬人。2021年,孝感市的GDP總量達到了2500多億。從人均經濟水平來說,孝感市達到了非常不錯的水平。孝感市的資源豐富,地理位置也非常好。目前,孝感市下轄了1個區、3個縣、3個縣級市,合計7個區縣。
分別是:孝南區、雲夢縣、孝昌縣、大悟縣、應城縣級市、安陸縣級市、漢川縣級市。孝感市7個區縣的格局,先後歷經了幾個階段的變遷和調整,留下了一系列的經典。眾所周知,我國行省制度出現於元朝。歷經元明清三朝幾百年時間的調整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內陸各省的基本框架格局。截止清朝嘉慶皇帝在位時期,湖北省逐步形成了10個府、1個直隸州、1個直隸廳的區劃。
分別是:武昌府、漢陽府、安陸府、襄陽府、鄖陽府、德安府、黃州府、荊州府、宜昌府、施南府、荊門州、鶴峰廳。其中,孝感市下轄的各個縣、縣級市,基本上隸屬於漢陽府、德安府管理。當時,德安府下轄了4個縣、1個散州,分別是:安陸縣、應城縣、雲夢縣、應山縣、隨州。漢陽府下轄了4個縣、1個散州、1個散廳,分別是:漢陽縣、漢川縣、孝感縣、黃陂縣、沔陽州、夏口廳。
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複雜時期。湖北省地理位置重要,連接了西南、東南、華南、中原各地,屬於戰略要地。各地軍閥反覆爭奪,對各地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在抗日戰爭時期,湖北省各地成為了反覆較量的主戰場之一。
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發展經濟、恢復生產的階段。在湖北省各地,陸續組建了各個專區、地級市。孝感專區組建以後,下轄了12個區縣,分別是:孝感縣、禮山縣、應山縣、安陸縣、雲夢縣、應城縣、黃陂縣、紅安縣、隨縣、漢川縣、漢陽縣、應城礦區。不過,這樣的區劃格局,存在時間並不長。
1952年,湖北省的大冶專區被撤銷,原本下轄的鹹寧縣、武昌縣、蒲圻縣、嘉魚縣、崇陽縣、通山縣、通城縣等7個縣,陸續劃入了孝感專區管理。與此同時,孝感專區與周邊專區也進行了其他的區劃調整。原本下轄的隨縣,劃入了襄陽專區管理。紅安縣劃入了黃岡專區管理,禮山縣更名為大悟縣。1953年,孝感專區下轄的應城礦區被撤銷,區劃再次調整。
截止1953年,孝感專區合計管轄了16個縣,管理範圍非常大,相當於當代的兩三個地級市。1958年,在湖北省新一輪的區劃變遷中,孝感專區被撤銷,原本下轄的各個縣,全部劃入了武漢市管理。不過,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交通、通訊水平很有限。下轄的區縣太多,並不利於管理和建設。尤其是10多個縣劃入武漢市,武漢市明顯忙不過來。
1961年,湖北省重新組建了孝感專區,仍然下轄原來的16個縣。不過,鑑於孝感專區下轄區域太大的問題。1965年,湖北省組建了鹹寧專區,孝感專區的7個縣,劃入了鹹寧專區。此時,孝感專區的區劃調整為9個縣。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孝感專區更名為孝感地區,管轄區域不變。
當時,武漢市作為湖北省的省會城市,管理範圍非常有限。由於受到了空間限制,很多項目和工程的推進,都需要了各方面的問題。鑑於擴大武漢市管轄範圍、增強綜合競爭力的需要,1975年,孝感專區下轄的漢陽縣,劃入了武漢市管理。孝感地區的區劃,調整為8個縣。7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經濟階段。
為了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我國各省下轄的各個地區,陸續開始了區劃調整。出於進一步擴大武漢市管理範圍的需要,1983年,孝感地區的黃陂縣,劃入了武漢市管理。同一年,孝感地區的孝感縣被撤銷,組建了孝感縣級市。截止這個時候,孝感地區下轄了1個縣級市、6個縣。
在八九十年代,孝感市下轄的廣水縣、安陸縣、應城縣被陸續撤銷,組建了廣水縣級市、安陸縣級市、應城縣級市。1993年,孝感地區被撤銷,組建了孝感地級市。同時,孝感縣級市被撤銷,組建了孝南區、孝昌縣。加上3個縣、3個縣級市,合計8個區縣。1997年,漢川縣被撤銷,組建了漢川縣級市,仍然隸屬於孝感地級市管理。
2000年,湖北省組建了隨州地級市。孝感市下轄的廣水縣級市,劃入了隨州市管理。截止這個階段,孝感市1個區、3個縣、3個縣級市的區劃格局,已經徹底形成,合計7個區縣。
當然,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發展經濟的實際考慮,孝感市陸續組建了經開區、高新區、南部新區等幾個新區。不過,這幾個新區屬於功能區,情況特殊,一般不會計算在內。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