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張圖看懂5次工業革命(王元豐何為第五次工業革命)

2023-10-15 06:47:54 6

本文大概13500字,讀完共需30分鐘

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正在進行的廣泛而深刻的社會系統性變革。為了傳播綠色發展核心前沿理念,人大重陽、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生態環境科技傳播中心、《環境與生活》雜誌社將緊密圍繞碳中和,聯合舉辦系列講座,傳播與碳中和相關的科學知識。這是疫情以來,繼「百年大變局」「綠色金融」「重新認識美國」「深度認識中國」「數字貨幣十講」系列直播後,人大重陽推出的又一個重磅系列講座。講座第四場由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交通大學碳中和科技與戰略中心主任、國際金融論壇(IFF)學術委員會委員王元豐主講。以下為講座實錄:

點擊播放鍵聽全文↓

我報告的題目是《碳中和與第五次工業革命》。

很多朋友對這個題目有些好奇,碳中和與工業革命有什麼關係呢?而且為什麼又是第五次工業革命呢?首先,我們來看下:實現碳中和的目的是什麼?

根據《巴黎氣候協定》,要在本世紀末全球溫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不超過2℃的水平,同時盡力不超過1.5℃,這是和工業革命前的水平相比的溫度升高。

為什麼要和工業革命前對比?因為就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造成氣候變化,導致溫度越來越高,所以,要與工業革命前的水平相比不超過2℃,並努力爭取不超過1.5℃。根本原因還是工業革命以來,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

這句話我要再重複一下,今天我的報告主要就是圍繞著工業革命以來兩百多年間,人與自然關係的改變使氣候發生了變化,所以才要求實現碳中和這個問題,和大家進行探討。

現在大家會問,人類總共發生了幾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又是怎樣導致氣候變化的呢?我們進一步說一下。

人類總共發生幾次工業革命

不同的專家可能有不同的觀點。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裡夫金寫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裡夫金是非常有名的思想家,最近他在中國出了一本書非常受歡迎,名字是《零碳社會》,他認為人類社會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大家知道裡夫金在國內和國際上很有影響,汪洋主席和他合過影,這是汪洋主席在廣東當書記時專門請裡夫金到廣東給大家講第三次工業革命,所以,裡夫金的觀點很有影響力。

為什麼是三次工業革命?他有一個理論,每次工業革命都是由於能源系統發生革命,加上通信系統發生革命進而就會發生工業革命。最近他把觀點進行了拓展,認為每次發生了能源系統革命 通信系統革命 交通系統革命就會產生工業革命。按照他的觀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第三次工業革命從20世紀中葉到現在。

當然也有人不同意他的觀點。

非常有名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就不同意他的觀點。2016年瑞士達沃斯論壇舉辦的年會主題叫做「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從2016年以後達沃斯論壇的主題幾乎都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相關。達沃斯論壇的創始人施瓦布專門出過一本書《第四次工業革命》。達沃斯論壇的觀點與裡夫金有何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沒有不同,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基本一樣,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或中葉。第三次工業革命,他們認為在20世紀中葉到現在發生了一次以應用信息技術實現自動化生產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當前正在發生一場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為引領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是達沃斯論壇和裡夫金觀點不同之處。鑑於達沃斯論壇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很大,大家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下面我就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劃分看看工業革命究竟是怎樣造成氣候危機的。

工業革命和氣候問題之間的關係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這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場景,英國人把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大煙囪、水車搬到了奧運會場館,他們非常驕傲,認為是英國人把工業革命帶給了世界,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的進程。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機為代表的一場革命,首先是一場技術革命,這一場技術革命改變了產業,發生了產業革命,又使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發生了社會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技術創新主要有以下技術為代表。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最重要的是蒸汽機,然後有了蒸汽輪船和火車。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叫做蒸汽時代,因為蒸汽機廣泛應用使工業、生產、生活和世界面貌發生了變化。

說到蒸汽機和瓦特是緊密相連的。我們上中學的時候都知道這樣的故事,說瓦特小的時候看見水壺燒開了,蒸汽把水壺蓋頂起來了,所以產生靈感發明了蒸汽機。這只是一個傳說,蒸汽機並不是瓦特發明的,瓦特的貢獻是改良了蒸汽機。很早就有人在瓦特之前發明了蒸汽機,還取得過專利。但瓦特改良了蒸汽機,使蒸汽機工作的效率、精度大有提高。所以,蒸汽機首先在礦山、工廠得到應用。有了蒸汽機,紡織廠不一定要建在河邊靠水輪驅動了,任何地方都可以建。有了蒸汽機,道爾頓就發明了蒸汽船,船舶運輸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史蒂芬孫又把它應用到另一個交通工具上,發明了火車。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推動世界進入了蒸汽時代,使人類社會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恩格斯說:「當革命風暴橫掃法國時,英國正在進行一場比較平靜的,但是威力並不因此減弱的變革。」這就是英國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這個詞並不是英國人發明的,是法國人給英國人冠名的。18世紀末,法國正在發生大革命,把國王的頭砍了,把很多貴族的頭、資產階級的頭都砍了,產生了社會劇烈的動蕩和革命。他們回頭一看英國人並沒有發生這樣重大的社會流血革命,但對社會推動的進步一點不比法國人弱。法國人由此認為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

我也在清華大學的MOOC平臺講技術創新歷史。很多人講工業創新歷史的時候,講到工業革命首先認為是技術創新、科技革命,但是這裡面不要忘記裡夫金的觀點,工業革命也是一場能源革命,尤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一場能源革命。

BBC電視臺做了一個節目,叫做「為什麼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他們討論為什麼工業革命會發生?第一個因素是煤在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煤促進工業革命發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因為英國有很多煤礦,採煤的時候有滲水,就需要在煤礦排水。排水過程中,很多人就想到通過燒煤產生的蒸汽驅動機械排水。所以,瓦特就在已發明的蒸汽機基礎上,改良了冷凝器,又用精密加工使得蒸汽機更加實用、效率更高,所以,蒸汽機用煤這種能源產生了新的動力,替代了原來的人力,使工業生產的效率大大提升,交通、生產、生活各個領域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在18世紀中葉前,英國煤的產量在2000萬噸左右。隨著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到19世紀末,英國煤最高產量達到1億噸。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伴隨著煤這種能源的廣泛使用,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一次科技革命也是一次能源的革命。

不要忘記,這場工業革命雖然推動了人類生產生活水平的進步和提高,但它也有負面作用。英國作家狄更斯說了這句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工業革命也有它的負面影響,非常重要的就是由於煤炭廣泛使用帶來的環境汙染。另外工業革命還產生了社會更大的不平等,貧富分化加劇,也使殖民化加深。對於工業革命的負面影響,英國人描述說,「火車冒著黑煙,不僅損害田禾使五穀不生,而且會毒害草地。乳牛聽到火車的轟鳴聲嚇得都不出奶了。」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有誇張成分,但當時確有這樣的記錄。這份圖景,煙囪林立冒著黑煙,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的環境問題就已經凸顯了。

1827年法國著名的科學家讓·傅立葉就提出了溫室效應的概念。傅立葉是非常有名的物理學家,主要研究傳熱學。他發現如果按照太陽輸入給地球的熱量,地球的溫度不應該像現在這麼高,為什麼呢?他發現原來地球外面有一層大氣層,這就像溫室大棚一樣會起到保溫作用。所以,傅立葉提出了溫室效應。

四十年之後,愛爾蘭科學家約翰·廷德爾就想通過實驗看這種溫室效應是否存在,他做了多種實驗,後來發現煤氣在吸收能量方面會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而且他通過實驗最終證明,二氧化碳本身就會像海棉吸水一樣把太陽的熱能吸收住。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科學家已經發現了溫室效應,也通過實驗證明了這種效應存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一場技術革命,是一場社會革命,但也是一次能源革命,同時它也帶來了環境問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也被提出來了。

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叫做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就叫做電氣時代。隨著自然科學的不斷發展,科技創新進一步加速提升,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主要是電力的廣泛應用,這期間發明了發電機、電燈、電話。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發明,就是內燃機的創製和使用。內燃機出現以後就可以有汽車這種交通工具走入人們的生活,當然還有化學、冶金等其他領域的進步。

第二次工業革命為什麼叫做電氣時代呢?因為首先是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效應,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造出第一臺實用電機,再加上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改良了新型發電機,出現第一個商業電站,隨後各種電站在美國、歐洲出現,各種電器走入人們的生活。

後來還有愛迪生與另一位偉大發明家特斯拉關於直流電和交流電的爭論,交流電作為一種電的使用形式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所以,電已經走入了人們的生活。到1931年愛迪生去世時,美國政府下令全國停電一分鐘,就是讓人們感受到如果沒有了電,人類的生活又會回到煤油燈、煤氣燈的時代。

電力的使用給人們帶來了一種新的生產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另一項偉大發明內燃機也出現了。1886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製造出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三輪車,由此汽車開始走入人們的生活。開始只是少量貴族有錢人才能用得起汽車,但隨著美國企業家亨利·福特把流水線引入汽車生產中,(這裡要澄清一下,流水線不是亨利·福特發明的,而是早在亨利·福特前在辛辛那提的屠宰場被發明的。亨利·福特看到了屠宰場的生產線,覺得把它用在汽車生產上,能夠大大提高汽車的生產效率),汽車生產效率大大提高。這裡有兩個數字可以看到生產線來了以後對汽車生產效率的影響。1900年美國全年才生產4159輛汽車,數量很小。而到1927年,福特生產線一共生產了1500萬輛T型車。所以,汽車走入人們的生活,汽車改變了美國,美國就成為了「車輪滾滾的美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同樣是一場能源革命,首先它拓展了人類使用能源的範圍和形式。一次能源原來主要是煤,第一次工業革命把煤炭的開發利用大大提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不但使用煤更多,同時還有了石油在汽車等各方面的大量應用,同時有了二次能源電力。1880年以後煤炭產量提高,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電力應用大大提高。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環境問題進一步加劇。

在氣候變化方面,又有了新的進展。瑞典科學家斯凡特·阿倫尼斯通過一萬多個模型的探索,建立起了二氧化碳濃度與地球溫度的關係。阿倫尼斯是一位化學家,他是190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他建立起這個模型使大家能夠在理論上探索溫室氣體濃度與氣候變化的關係,所以,他被認為是氣候變暖理論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工作開創了現代應對氣候變化這門科學。

但是,那個時候即使像阿倫尼斯這樣的科學家,也沒有認識到氣候變化、地球變暖對地球的危害。甚至認為如果地球氣候變暖,可能對某些寒冷的地區還會有好處。

但是,進入下一輪工業革命階段,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的這一場甚至到現在還沒有結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科技在飛速進步,氣候變化問題則進一步凸顯。

第一次工業革命叫做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叫做電氣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叫做資訊時代。因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主要以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生物工程等科技創新為標誌,它也大大的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但也使人和自然的緊張關係進一步加劇。

我們看看它的技術創新,主要有兩個標誌: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發明。計算機的發明使得信息處理變得更加便捷,網際網路使得信息的獲取和傳輸更加簡單。第一臺計算機埃尼亞克(ENIAC)於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製成,佔地170平方米,重30噸,它的耗電量為174千瓦,據說埃尼亞克開動的時候整個費城西區的燈都會變暗。這是大型電子計算機。

電子計算機還有一個裡程碑的發明,就是個人電子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1975年牛郎星(Altair)的發明是第一臺個人電子計算機,隨著Apple等個人電子計算機出現,計算機遵循著摩爾定律在發展,摩爾定律是指每隔18個月計算機性能就會提高一倍,它的價格將降低一半。經過60多年,計算機飛速發展,摩爾定律可能快要到頭了。今年5月21號,我國科技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召開第十八次會議,研究後摩爾時代電子信息產業集成電路的發展。

伴隨著計算機的發展,還有一個偉大的發明就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的發明來源於美國國防部資助的ARPA網,它首先把美國西海岸的幾臺計算機連接在一起,再和美國東海岸的計算機也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ARPA網。在ARPA網基礎上又有了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全球現在有45億網民,59%的人能夠上網,平均每天上網6小時。

這本書《第三次浪潮》,上世紀80年代,我在讀研究生時這本書非常流行,第三次浪潮說,人類的第一次浪潮是是農業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業革命,第三次浪潮就是信息革命,也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即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的特點。

第三次工業革命雖然側重在電子計算機、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方面的創新,但它依然沿用了化石能源使用模式。但這期間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石油取代煤炭成為人類第一大能源。1965年,石油取代煤炭成為消耗最大的能源,引領世界進入「石油時代」,標誌著人類開始第三次能源革命。如果說鑽木取火是人類第一次能源革命,人類使用煤炭是第二次能源革命,第三次能源革命時代就是石油取代煤炭。

第三次工業革命期間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日益加劇。非常有名的有1952年倫敦霧霾事件,一星期的霧霾死了12000人。1984年印度博帕爾事件死亡2萬人,20多萬人受害。還有車諾比核洩露。所以,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期間環境問題太凸顯了。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森的小說《寂靜的春天》發表,在美國乃至全球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環境保護運動。此書引起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環境治理逐步提升到國家和全球的層面。

1973年,聯合國環境署(UNEP)正式成立,這是人類共同邁進保護環境的第一步,UNEP是人類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機構之一。

1983年聯合國大會決定由當時的挪威工黨領袖布倫蘭特夫人為主席,成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WCED)。這個大會有什麼重要的特點呢?就是在布倫蘭特夫人的領導下,寫成《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這個報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他們把《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提交給第42屆聯合國大會,並獲得通過,從此以後追求可持續發展作為人類的一種發展方向,可持續發展也走向了世界的方方面面。

1992年,另一個重大事件就是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召開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這是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會。美國《時代周刊》以這次會議裡約RIO作為封面,題目就叫做《我們一起來拯救地球》,在裡約會議上發表了《裡約熱內盧宣言》,也稱《地球憲章》,還有《21世紀議程》。非常重要的是154個國家在當時的裡約大會上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48個國家共同籤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

第三次工業革命期間,在應對氣候變化歷史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的成立,由於認識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1988年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建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這是非常著名的組織。

IPCC主要就是組織全球科學家對氣候變化進行評估。IPCC1988年成立之後,分別於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2013年和2014年發表了五次報告評估氣候變化,這些報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007年,IPCC與美國前總統阿爾·戈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IPCC的報告,集中了全世界1000多位科學家評估全球氣候變暖這件事是否存在。IPCC的報告經過幾輪評估,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全球變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13年,IPCC發布第五次報告,進一步確定人類活動是氣候變化影響最顯著的因素。

目前對氣候變化有人還有不同的觀點,最近我開了不少關於碳中和的會議,好幾次會議上都聽到有人對氣候變化持反對意見。有兩個觀點:

第一個觀點認為氣候變化是陰謀論,以前中國人說氣候變化是美國歐洲人設立的遏制中國發展的陰謀論,現在則是一些美國人認為氣候變化是中國人拋出遏制美國發展的陰謀論。IPCC報告已經確定氣候變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這件事情是存在的。

第二個觀點認為氣候變化是有,但不是人類引起的,可能是自然變化引起的。IPCC的報告同樣對此也有科學證據顯示,人類溫室氣體排放對於氣候變化貢獻最大,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溫升在1.2℃左右,人類的貢獻在0.5-1.3℃之間,而自然界的貢獻僅在-0.1至0.1℃之間。

所以對氣候變化這兩個觀點,第一,說是美國或中國的陰謀論,科學證據已經顯示不是這樣的。第二,認為不是人類引起的,IPCC的報告也顯示人類影響是最顯著的。

IPCC報告呼籲,人類應該採取行動,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

IPCC的報告促進了全球氣候變化治理方面的工作。

IPCC五次報告對人類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談判有重要影響。1990年IPCC發布第一次報告,1992年在裡約熱內盧峰會上,140多個國家籤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1997年第二次報告發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締約國大會上締結了《京都議定書》這個有法律效應的第二個文件。同時在2014年IPCC發布了第五次報告,在2015年195個國家通過了《巴黎協定》。所以,第三次工業革命期間科技在進步,同時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氣候變化問題更加顯著,人類氣候治理問題列入了全球人類發展議程。

科技還在進步,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未完成結束,第四次工業革命又來了。

我們回顧一下,第一次工業革命如果叫做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叫做電氣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叫做資訊時代,第四次工業革命則可以叫做智能時代。

第四次工業革命開始於德國工業4.0。

德國工業4.0,是由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和西門子公司提出的一個製造業發展的建議。這個建議提出以後得到德國政府的肯定。2013年,德國政府就頒布了《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關於實施工業4.0建議》。德國工業4.0提出後,在全球引起反響。德國2013年提出「工業4.0」,中國在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美國提出「工業網際網路」的國家戰略。第四次工業革命叫做智能時代,無論是「工業4.0」、「工業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核心都指向智能製造。什麼是智能製造?就是把網際網路與製造業耦合起來,可以簡單這麼說,就是現在常說的讓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導致新的智能製造。

第四次工業革命背後有幾個方面的科技創新:人工智慧、大數據、網際網路、機器人、3D列印、VR、虛擬實境等。

2015年達沃斯論壇對這些技術做了評估,看哪些技術會逐漸走向成熟影響人類社會。他們的報告叫做「Deep Shift Technology Tipping Points and Societal Impact」,他們把2018年到2027年可能成熟的技術列了這樣一個時間表,比如2018年認為儲存技術將成熟,2020年是機器人技術,2027年是比特幣和區塊鏈成熟。

智能製造來了以後會使生產發生非常大的變化,能夠使一條生產線上生產出不同類型的產品,滿足個性化定製。因為用智能化,會縮短工期、降低成本、節能減排。這是在工業生產方面。

信息化對人類生活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各位現在都能感受到,比如網購。信息化和商業結合產生了網上購物,現在雙十一變成一個人造節日「光棍節」。疫情期間網上授課,去年上半年多虧有了網上授課,要不然學生們在家裡怎麼辦。由於技術的發展,現在擁有了網絡會議,今天我能在這裡做網上直播,也是由於有了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來了,製造業、汽車、無人駕駛等很多新技術走向了生產和生活。

達沃斯論壇認為「No industry will remain untouched by these forces」,沒有一個行業不受到這種力量的影響,各行各業要改變!科技在進步是好事,但科技在迅猛發展的同時,氣候變化沒有變小,而且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期間還在加劇。我們看一下這份報告,2008年歐盟氣候變化專家小組發布的《2℃目標》評估報告,認為如果全球平均升溫幅度控制在2℃以內,人類社會還能夠通過採取措施進行適應,但如果是3℃或是4℃,沒有證據顯示人類社會有能力適應。

經過多輪談判,2015年終於達成了《巴黎氣候協定》。可是《巴黎氣候協定》的方式就是讓各國來提交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每個國家自己決定未來要減排多少,共同來實現這兩度目標。然而經過IPCC的評估,各國提交的自主貢獻根本就不能滿足《巴黎協定》的目標。所以,2019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邀請各國政府界、金融界、商界、民間商會一起召開了一次氣候行動峰會(Climate Action Summit),我也參加了一場邊會。這次會議呼籲各國要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到2030年把溫室氣體減排45%,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也就是碳中和。

去年,在聯合國第75次大會上,主席代表中國承諾,中國要在2030年碳排放達峰,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中國的承諾被國際社會認為是過去十年應對氣候變化界最大的事件,對國際社會實現碳中和淨零排放產生重大影響。

到此我把碳中和的來歷,前面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歷給大家介紹了,各位網友可能還有疑惑,第五次工業革命又是什麼?它和碳中和有什麼關係呢?

第五次工業革命和碳中和之間的關係

工業革命以來,儘管人類的生產生活水平有大幅提高,但人和自然關係的緊張進一步加劇,需要我們實現碳中和。

人和自然關係緊張到什麼程度呢?2012年12月2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演講「我們星球的現狀」,他說「我們的星球出現了故障」,他指出對於人類和地球來說,「我們面臨著一場毀滅性的疫情大流行,全球變暖達到新的高峰,生態退化至新的低點,可持續發展全球目標的努力遭受新的挫折。」所以,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

2021年2月聯合國環境署發布報告《與自然和平相處》(Making peace with nature),報告指出地球面臨三個危機:氣候危機、環境汙染危機、生物多樣性危機。這三個危機相互作用使人類生存和發展都存在問題。各位網友,一方面科技進步越來越強,另一方面所處的環境問題、氣候問題和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重。我是1992年來北京的,當時北京很多家庭都沒有空調,而現在沒有空調就沒法待。環境汙染問題,2000年前我們不知道PM2.5為何物,2013年經歷了嚴重的霧霾。生物多樣性的問題也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地球面臨這些危機,氣候變化非常突出。達沃斯論壇每年都發布全球風險報告,《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把氣候變化列為人類五大風險之一。

雖然《巴黎協定》達成了,但各國應對危機的承諾還不夠,技術研發不足,資金不足。不久前召開的「國際金融論壇2021年春季會議」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專家組組長、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指出,現在應對氣候變化存在三個不足:承諾不足、技術不足和資金不足。

在這次會議上,聯合國副秘書長UNEP主任英格·安德森說,「我們要進行一場馬拉松長跑,但我們卻沒有做訓練,那樣是達不到目標的。」所以,應對氣候變化必須要實現碳中和,而且實現碳中和只有三十年左右的時間,這一挑戰是空前的。

各位網友,我們看到實現碳中和迫切性的同時,也要看到科技在進步,它為中國和世界在三四十年內實現碳中和提供了可能。因為人類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強,雖然第四次工業革命還未結束,但是技術創新水平越來越高,第五次工業革命正在來臨。而第五次工業革命是一次要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革命(Green Revolution)。英國政府也提出了綠色工業革命的十點計劃。

有哪些綠色低碳技術能夠支撐五次工業革命呢?

2013年美國能源部發布一個名為《現在革命:四種清潔能源技術的未來到來》報告指出,即使在當時的美國,風能、光伏、太陽能、高效LED照明以及電動汽車,這些技術產品價格不斷降低,使美國正在見證一個更加清潔、更加內化、更加安全的能源轉變。

從2013年到現在過去了將近八年,這四種技術有了怎樣的變化呢?我們來看看國際評估。對於太陽能和風能,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布了一個報告《10年:進展到行動》(10 YEARS:PROGRES TO ACTION)指出: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3/4的陸上風電、1/5的太陽能發電項目價格低於最便宜的燃煤、石油和天然氣發電成本。這說明過去十年新能源價格下降80-90%,已經能與傳統的煤電、石油發電、天然氣發電競爭了。

聯合國能源署(IEA)在《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的報告中分析,可再生能源行業持續增長,有望在2025年取代煤炭成為主要發電方式。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提供全球40%的電力供應,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發電結構中的佔比將達到60%。這是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EA)所做的報告。

可再生能源已經技術成熟了,它的成本已經有競爭力了,未來能夠支撐能源的轉型。

國際能源署發布了《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2020)》,報告顯示2010年(十年前),全球僅有1.7萬輛電動汽車,現在想一想北京一年搖號就有10萬輛。但到2019年這個數字增長到720萬輛,增長了423倍。各位朋友也感受到了,現在路上跑的電動車越來越多,過去十年增長了423倍,現在電動車的價格已經可以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與燃油車競爭。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將比燃油汽車便宜,到2028年全球前20%的銷售車都會是新能源汽車。美國銀行預計到2030年電動車將佔全球汽車銷量的40%,世界三大評級機構惠譽預測到2040年全球將有13億輛電動汽車,比當前世界汽車的總量還要多。所以,電動汽車的技術也成熟了,競爭力也有了。

LED照明各位朋友感受就更大了,在2017年LED照明在全球照明市場佔有率達到36.7%,2018年上升到42.5%。TrendForce報告《2021年全球LED照明市場展望:光LED和LED照明市場趨勢》,認為未來十年還會再繼續發展,且每年將以12.9%的高增長率發展,這樣五年就會翻一番,市場將從2019年676億美元發展到2628億美元,十年增長4倍多,LED照明肯定是未來照明市場的主力。

通過這四種技術可以看到,各個行業都正在發生革命,而且都過了臨界點。

什麼意思呢?裡夫金在《零碳社會》裡說,當太陽能風能的市場佔有率超過14%的時候,資本就會湧過去,因為有利潤可做,過了14%資本投入就會賺錢了,資本的投入又會加劇這一能源的應用。這四種技術都遠遠超過了14%,所以,這些技術將推動人類發生能源革命,也就是新的第五次工業革命。

第五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和前四次不同。前四次工業革命都是先有技術,技術成熟了慢慢在市場上自然演化,導致了產業社會的變化。第五次工業革命是因為人類有了綠色發展的碳中和目標,靠政策推動形成,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這種碳中和發展推動的第五次工業革命不僅是能源的替代,還會使經濟社會發生革命。今年3月15號,中央財經委員會在審議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時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為什麼說是一種經濟社會的系統性變革呢?就是因為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不僅僅使能源結構發生變化,自身經濟社會也要發生變化,它將使經濟的形態、運行模式、結構發生變化。

行業革命、社會變革

能源變化不僅僅是因為太陽能、風能替代傳統化石能源,還因為原來的電是從遠方來,而未來的電很多都是在我們的房屋上就可以發電,電從身邊來了,這也是一種變化。過去我們都是電的使用者和消費者,但如果你自家或單位的房屋上也能夠通過太陽能板發電,你既是能源的消費者,也是能源的生產者了。

由於各地分布式光伏可再生能源是不穩定的,所以電網就必須是分布式智能電網,能夠適應這種分布式不穩定能源的特點,就需要有能源網際網路。由於可再生能源的應用,用電的形式、使用電網電力系統的形式都要發生變化。所以它是一種能源生產和使用的革命。

交通行業的革命

交通系統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佔全球碳排放24%左右,佔中國碳排放的12%左右。交通系統中汽車的使用是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未來汽車是由新能源如鋰電池、氫能電池來提供能源,它還和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結合在一起,所以是人工智慧 新能源,這種汽車不但環保節能,還能夠讓你在開車過程中可以工作、可以聽音樂、可以看電影,所以,未來汽車的模式和現在大大不同。

歐盟的一些國家從2025年開始就要禁止銷售燃油汽車。荷蘭最早是在2025年,挪威也是在2025年,德國2030年,法國2040年。中國也有消息說,我們要在2040年前後可能會禁止銷售燃油車。前面我們講到1886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奧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油為動力的三輪汽車,但未來二三十年燃油車可能就會成為歷史了。所以,碳中和對交通行業的影響也是革命性的。

建築行業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建築業也是溫室氣體排放大戶,按全生命周期算,建築業排放溫室氣體佔40%。碳中和來了以後,房屋不僅僅是使用使用能源,它要和發電、光伏太陽能一體化。這樣對建築的設計、建造、使用甚至拆除等等理念都發生了變化。建築未來不僅僅是居住作用,還是能源節點,是發電廠和能源網際網路節點。房屋發電,怎麼用電要進行考慮,所以建築還要考慮「光儲直柔」系統,因為你不但有光電,還要儲能,因為它是不穩定電源,同時它是直流電,還要考慮分布式,電力系統要有柔性。所以,建築房屋要考慮到用電的問題,對房屋電力系統的設計要求就更高了。

同時,建築上要配備很多的物聯網節點,有監測傳感器對使用能源的各種數據進行監測。比如對一年四季每天的能源使用進行監測,給出最優使用方案,就可以獲得大量的數據。其他的物聯網,比如門鎖、冰箱、照明都有傳感器,都能獲得數據。因此,對整個家中的各種電器的使用,各種家電的使用都變得更加智能化了,建築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獲取人類數據的終端。所以,未來的建築不再是古老用土木建造的房屋,它的功能和形式都有非常大的變革。

能源、交通、建築行業在改變,各個行業都在變,經濟也在變。比如,現在已經看出經濟在變了,標準普爾股票指數,原來能源化工股票佔比13%,現在下跌到3%。標準普爾清潔能源公司的股票在2020年上漲138%。

碳中和概念提出後,中國股票市場中碳中和板塊受到熱捧,寧德時代成為第一個清潔能源鋰電池過萬億的企業。

煤炭時代,有「日不落帝國」英國,石油時代有「美國世紀」,造就了「車輪滾滾上的美國」。碳中和時代誰將執牛耳呢?哪個國家能夠抓住發展碳中和、可再生能源,以及經濟社會轉型的機遇就能夠引領時代的潮流。

最後非常重要的一點,要重塑人與自然的關係。科技革命、科技創新、工業革命使人和自然關係緊張,已經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去年到現在還沒有結束的這次歷史性「大瘟疫」,它的影響已經超過世界大戰。去年我說這個觀點的時候,很多人還不同意,現在來看說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百年不遇,一點不過!

面對這樣的疫情,很多人在反思公共衛生、經濟、政治、產業鏈、全球化要重塑。但更加要反思重塑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樣才能避免下一次大瘟疫的來臨。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確實能力越來越強,可以說擺脫了自然的束縛,人類成為自然的主人,人成為影響地球面貌的重要力量。有一個概念叫做「人類世(Anthropocene)」,現在地球的面貌主要是人類行為引起的,包括現在的氣候變化。但是,恩格斯19世紀就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我們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報復我們。

這次大疫情期間,聯合國環境署發布了一個視頻:《新冠病毒:大自然敲響的警鐘》。現在平均每四個月就有一次新的傳染病發生,75%都是動物傳染給人類的。這次很可能就是由於人類活動範圍擴大,侵犯了動物的聚居地,使得我們接觸病毒的機會更多,使病毒傳染給人類。

所以,比爾·蓋茨之前做過一次TED講演認為,如果人類不改變自己的行為,人類社會二十年之內還會有新的大型傳染病。最近,比爾·蓋茨的新書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也非常流行。我們該怎樣避免氣候災難呢?就是要重塑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次這麼大的疫情,如果現在不反思,還什麼時候來反思呢?

第五次工業革命給我們提出了機遇,碳中和給我們提出了目標。「We won’t have a society if we destroy the environment」。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如果把居住的地球、居住的環境都破壞了,空氣汙染了,水汙染了,土壤汙染了,荒漠化了,科技再發達,人類都沒法生存了,那麼科技發展的目的是什麼呢?所以,碳中和來了,它是人類挽救自身的一次行動。而且這是人類理性力量的高度自省和提升。

前四次工業革命都是技術發展推動了人類的革命,第五次工業革命是要在2050年左右全球(中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們反而更加需要通過政策、通過市場、通過市場的手段來發展綠色低碳技術,來構建新的一場革命,而這場革命的目的是重塑人和自然的關係,建立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就提出的生態文明。這是從工業革命向生態文明的進步。

全球120多個國家宣布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希望中國各行各業能夠共同努力實現碳中和,中國和全球一道共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碳中和,使我們能夠在全球2050-2060年前後達成碳中和目標,使人類避免氣候危機。今年10月份,昆明還要召開生物多樣性締約方大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也取得新的進展。相信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發展,在空氣汙染治理上,肯定也會有改變。現在人類面臨的三大危機,氣候危機、生物多樣性危機和汙染性危機,通過第五次工業革命,通過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都能得到改善,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

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謝謝各位網友!

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

成立於2014年11月25日,是由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支持中國人民大學智庫建設、推進生態金融領域政策研究與傳播的、中國首個生態金融智庫項目。該項目隸屬於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運營管理,主要圍繞生態金融產業等課題展開研究,探索如何促進金融體系與綠色、可持續經濟的融合;探索如何制定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金融政策和法規;具體執行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簡稱「綠金委」秘書處職能)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