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農業土地流轉(土地流轉開啟增收)
2023-09-27 08:02:52
貴州農業土地流轉?來源:天山網【六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貴州農業土地流轉?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貴州農業土地流轉
來源:天山網
【六中全會精神在基層】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張雲梅
棉花已經採摘完畢,巴楚縣瓊庫爾恰克鄉阿克託格拉克村村民艾買爾·吾斯曼目前只剩下給棉花地澆冬灌水的活了。
「現在種地比以前輕鬆多了。」12月6日,艾買爾說,家裡的40畝棉花地以前需要「全家總動員」才能種好,現在土地流轉到村裡的合作社後,合作社的棉花地達到4500畝,他一個人就能管好200畝地。
土地流轉,讓碎片化的土地連成了片,方便了機械化作業,澆水施肥都更加精準,管理起來也更加輕鬆高效。
土地碎片化和農業水資源短缺是長期制約巴楚縣現代農業發展的短板。今年,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工作要點部署改革試點,支持巴楚縣在推動適度規模經營和推廣高效節水農業上先行先試,探索破解南疆土地碎片化、水資源短缺難題。
巴楚縣圍繞老百姓牽腸掛肚的難點問題,制定了推進高效節水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改革試點方案,提出了具體改革舉措,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有序推動改革試點任務完成。
經過一年試點,巴楚縣在農業節水、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為破解南疆土地碎片化、農業用水粗放、經營分散等問題積累了經驗。
巴楚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耿德一說,通過對土地平整合併,巴楚縣土地上的鬥渠、田埂減少40%左右,土地利用效率提高10%左右,單塊土地大小由過去的3—5畝,擴大到最少500畝,為促進適度規模經營、推廣高效節水技術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在盤活土地資源的同時,巴楚縣還強化科技支撐,引進涉農類龍頭企業開展農田技術服務,統一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管理技術,實行水肥一體化運營。同時,與科研單位合作,完成鹽鹼地改良5萬畝,氮肥、磷肥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今年,巴楚縣棉花畝均增產50公斤以上。」耿德一喜滋滋地說。
通過改革,巴楚縣湧現出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45家,不僅包括涉及農機服務、農業技術推廣的服務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還吸引了一大批龍頭企業開展產前、產中、產後經營。
耿德一說,這些龍頭企業為試點項目提供各類社會化服務,形成從種、肥、水到農機、勞務的產業鏈。其中,隨著全縣13家棉花龍頭企業棉紡能力突破60萬錠,織布企業落戶4家,巴楚縣已形成從優質棉種植管理、軋花加工、優質棉紗生產到織布加工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改革紅利的釋放,讓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艾買爾說,以前家裡靠40畝地,一年收入不過1萬元;現在土地流轉了,每年僅流轉費就有2萬元,「我在合作社工作,每月還有工資。老婆在村辦工廠幹活,家裡收入翻了好幾番。」
艾買爾的鄰居阿布都熱合曼·阿布力孜將家中的10.8畝土地流轉給喀什奧都糖業有限公司,在收穫每畝500元土地流轉費的同時,他選擇開拖拉機再掙一份錢。今年僅此一項,阿布都熱合曼的收入就有4萬元。
「單薪」變「多薪」,土地流轉開啟農民增收「薪」天地。「目前巴楚縣已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74萬畝,適度規模經營40餘萬畝。」耿德一說,今年試點區內農民人均純收入較開展試點前增加了3000元。
本文來自【天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