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端午節看賽龍舟(我們的節日口述民俗)
2023-10-13 13:36:42 1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姚茂強
「每到端午節,仙海湖裡就會舉辦賽龍舟比賽。搶鴨子、拼速度,讓遊客體驗速度與激情。」6月3日,四川綿陽仙海風景區文明辦主任羅紅梅說,原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龍舟賽,如今已成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仙海風景區從2012年舉辦首屆龍舟賽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八屆。「去年因疫情的原因,龍舟賽被叫停。」羅紅梅說,今年再次因大型競技賽事被叫停的情況下,仙海風景區將以龍舟文化展的形式呈現,將端午傳統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讓遊客在感受龍舟文化的同時,將傳統民俗文化傳承下去。
端午賽龍舟歷史悠久
「綿陽民間也有賽龍舟習俗」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後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據史書記載,人們因不舍賢臣屈原投江逝去,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也不見蹤跡,故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龍舟的方式紀念屈原。現在人們用這種方式來祈禱風調雨順。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在傳統節日當中,論民俗之繁多複雜,或只有端午節能和春節可比擬,兩節都有著祈福、消災等禮俗主題,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消災的美好的願望。
綿陽民間一直有賽龍舟的習俗,每到端午節,人們便會在涪江內舉辦龍舟賽。幾支參賽隊劃著龍舟拼速度,期間還會搶鴨子,讓端午節熱鬧非凡。在觀看龍舟比賽的同時,還會到河邊扯艾草、菖蒲,拿回家掛在門上,用來驅趕黴運,帶來好運。「2000年左右,綿陽城區的涪江河邊都還在舉辦龍舟比賽。」羅紅梅說,一到端午節,人們都會跑到河堤邊觀看比賽。
2012年,仙海風景區舉辦首屆龍舟賽後,綿陽城區的龍舟賽正式移師仙海風景區。「通過武引水庫注水的仙海湖,為龍舟賽提供了一個比賽場地。」羅紅梅說,首屆龍舟賽成功舉辦後,仙海風景區已連續舉辦了八屆龍舟比賽,去年因疫情的原因,龍舟賽被叫停。
龍舟展與端午文化結合
「讓傳統民俗文化得到傳承」
據羅紅梅介紹,今年端午前夕,四川省文明辦將「我們的節日· 端午」示範活動放在仙海風景區,準備舉辦一場大型的龍舟競技賽。「後來因別的原因,被體育總局緊急叫停大型競技類活動。」羅紅梅說,因此,活動的主題將由原來的龍舟賽變為龍舟展。
羅紅梅說,此次仙海龍舟展,將通過圖片、文字以及實物的方式,通過不同主題的造景龍舟展示龍舟文化,展現仙海往屆龍舟賽事競渡風採以及各地市龍舟特色。讓遊客在參觀龍舟展的過程中,了解龍舟文化的歷史。同時,遊客還可以通過掃二維碼,參加網上龍舟競技類遊戲。「參加競技類遊戲,還有機會獲得禮品哦。」
據介紹,在仙海龍舟展期間,主辦方還將端午民俗活動納入其中,包括掛艾草與菖蒲,吃粽子,沐蘭湯,栓五色絲線,戴香包,飲雄黃酒,刺五毒,鬧鐘馗,畫額等,遊客可以現場通過互動式體驗,來贏取獎品。「通過這種互動式體驗,讓大家記住我們的傳統民俗--端午。」羅紅梅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