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節歷史發展(日本民族大遷移)
2023-10-13 14:34:05 1
農曆七月十五(部分地區七月十四)——中元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同為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
中元節產生於上古時期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常將農事的豐收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初秋時節,人們向祖先亡靈獻祭,把時令農產品供神靈享用,以此祈願來年有個好收成。
日本也有中元節,他們稱為「盂蘭盆節」 ——「盂蘭盆(うらぼん)」。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由隋唐傳入日本。最初,日本的盂蘭盆節定於每年的農曆7月13日至16日,明治維新後,日本廢除農曆統一使用新曆,盂蘭盆節也隨之改為8月15日前後,不過仍有部分地區在7月15日前後舉辦盂蘭盆祭。
舊盆—7月15日:衝繩、奄美地方
新盆—7月15日:函館、東京、橫濱、靜岡、栃木市、石川縣等
新盆—8月1日:東京都多摩地區
新盆—8月15日:全國大部分地區
在日本,「盂蘭盆節」是僅次於元旦的盛大節日,一般情況下會放7到9天小長假,稱為「盆休み」(ぼんやすみ)。人們在放假期間返鄉祭祖、參加當地的祭典活動。
·習俗 ·
迎魂火——迎え火(むかえび)
日本人認為,祖先的靈魂會在盂蘭盆節的第一天返回世間。因此,8月13日傍晚,人們在祭壇或供奉祖先的佛堂點燃燈火,還會在自家庭院中燃燒麻杆,以此迎接祖先的靈魂回家,稱之為「迎え火」。近年來,日本人的居住環境逐漸發生變化,因此多以佛像前放置盂蘭盆燈籠代替迎魂火。
送魂火——送り火(おくりび)
有迎魂火就有送魂火,送魂火是為了將祖先的靈魂送到另一個世界,一般在8月16日晚上進行。送魂火儀式分為「山的送魂火」和「海的送魂火」。其中,非常有名的「山的送魂火」儀式在京都五山舉行,稱「五山送火」,無論在京都哪個方位,都可以看到這一盛況。
盂蘭盆舞——盆踴り(ぼんおどり)
盂蘭盆舞是人們在盂蘭盆節期間為了迎接靈魂和送走靈魂而舉行的舞蹈儀式,由男人、女人、和小孩圍成一圈的群體舞蹈。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盂蘭盆舞蹈儀式逐漸演變成了大家聚在寺廟或街道廣場中一起跳舞。舞蹈動作比較簡單,即使是沒有學過跳舞的人也可以加入其中,一同共舞。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舞蹈風格。
· 日本各地祭典 ·
京都——五山送火
五山送火,是在京都最有名的五座山上舉行的篝火儀式,意在祭祖、安慰亡靈,於每年8月16日舉行。燃燒的木柴依次呈現「大」→「妙法」→「船」→「大」→「鳥居」等字樣,場面十分壯觀。
長崎—精靈船
精靈船,精霊流し(しょうりょうながし)指的是盂蘭盆節期間,在長崎縣、熊本縣和佐賀市等地舉行的悼念死者的祭典,寄託哀思。人們親手為自己故去的親人製作精靈船,精靈船分為個人船和もやい船,もやい船是由某個地區共同搭建的船。伴隨著爆竹聲,人們抬著這些精靈船在街上遊行,直到將精靈船送至漂流場(流し場),儀式才算結束。
除了以上地區,日本其他地區也有各種不同的祭典活動,此處就不一一列舉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上網查閱哦。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你還有什麼想了解的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下期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