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教神仙的來歷(佛教摩利支天與道教鬥姥元君的來歷)
2023-10-13 04:58:16 4
佛教道教神仙的來歷?大聖摩利支天,也有人依據梵語,翻譯成摩利支提婆、摩裡支天、末利支天意思是指陽焰威光、也就是積光天焰的意思在佛教中,他是一位能夠自我隱形,同時為眾生除滅障難,施予利益的女神尊稱他為摩利支天菩薩、大摩裡支菩薩,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佛教道教神仙的來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佛教道教神仙的來歷
大聖摩利支天,也有人依據梵語,翻譯成摩利支提婆、摩裡支天、末利支天。意思是指陽焰威光、也就是積光天焰的意思。在佛教中,他是一位能夠自我隱形,同時為眾生除滅障難,施予利益的女神!尊稱他為摩利支天菩薩、大摩裡支菩薩。
天女法相
他的法相有非常多種,有一種是以天女的形象出現,有的是坐,有的是站在蓮花上;左手在胸前拿著天扇,右手下垂,身如閻淨檀金色,光明如日,頂戴塔,著天衣彩裙,以腕釧、耳璫、寶帶、瓔珞等等華嚴!在藏傳佛教中,摩利支天菩薩,常見的法相有三面六臂、三面八臂,以及一面二臂等等;重點是,如果他是以多面廣臂的形象出現,那麼菩薩的三面,一定是面相各異,其中有一面是豬面,尖嘴獠牙,龕作塔形。
憤怒相
還有一種憤怒相,有三面,每面有三目,同時還有六隻手臂(也有八隻手臂),騎乘於野豬上,或坐於七野豬拖車之上;左邊的手,拿著無憂樹、罥索及弓弦;右邊的手,拿著金剛杵、針、箭與金剛斧。
根據《摩利支天經》的記載,摩利支天菩薩,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走於日天之前,日天(就是指太陽神)無法見到他,而他,能見日天。由於他可隱身,故無人能見、無人能知、無人能害、無人能欺誑、無人能束縛、無人能債其財物、怨家對頭,無法得此方便。
保護神
佛教的說法,特別是密宗,摩利支天菩薩,是很受信仰的一個護法神菩薩。他是一個化現天女身相菩薩,據說,他是一位肉眼難以見其身形的菩薩。就是會隱形術.
她乘著一架由7頭豬或9頭豬拉的車跟著太陽奔走。密教則認為:『摩利支天菩薩,是來自西天竺的佛教菩薩,原屬密教修行人,所修持的一位本尊!
相關經典
1.《佛說摩利支天經》 姚廣孝跋
《佛說摩利支天經》藏內凡三譯。
惟宋朝天息災所譯者七卷,其中咒法儀軌甚多,仁宗親制《聖教序》以冠其首。
然而流通不廣。以廣流通者惟此本,乃唐不空所譯。
其言簡而驗,亦多應、菩薩之□力,豈可得而思議耶!於戲!
李珏問神人,稱名而免難;隆佑奉聖像,致禮而獲福。況能依佛所說,誦此經者哉!今菩薩戒弟子鄭和法名福善,施財命工,刊印流通,其所得勝報,非言可能盡矣!
福善一日懷香過餘、請題,故告以此。
永樂元年,歲在癸未,秋八月二十又三日,僧錄司左善世沙門道衍。
(感應實例)高宗(徽宗第九子。母賢妃韋氏,追諡顯仁皇后。五月二十一日天申節,永思陵)
建炎元年,上駐蹕維揚.
初隆佑太后孟氏,將去國南向,求護身法,於道場大德,有教以奉摩利支天母者。及定都,吳門念天母冥護之德,乃以天母像,奉安於西湖中天竺,刻石以紀事。
案:不空三藏譯《摩利支天經念誦法》云:
南無釋迦牟尼佛!(十聲)
南無摩利支天菩薩!(十聲)
我弟子(某甲)歸命三寶摩利支天菩薩!願護我身,無人能見我,無人能知我,無人能捉縛加害我,無人能欺誑責罰我,無人能債我財物,不為怨家能得其便。
即說最上心真言曰:嗡 瑪惹哉 盟梭哈(或百聲或千聲)
王難中護我,賊難中護我,失道曠野中護我,水火刀兵中護我,鬼神毒藥難中護我,惡獸毒蟲難中護我,一切怨家惡人難中護我,佛實語護我,法實語護我,僧實語護我,天實語護我,仙實語護我,一切處一切時願常護我。弟子(某甲)娑縛賀。
誦時,想(觀想)菩薩作天女形,瓔珞莊嚴坐蓮華上,左手執天扇,右手垂掌向外,作與願勢。若欲見天真身,求勝願者,誦滿十萬遍。
佛言:此天常行日月前,日月所不能見。我因知此天名,得免一切厄難。
鬥姥星君的來歷
摩利支天在道教中被尊稱為「鬥母元君」,其大兒子和二兒子是「四御」中的「勾陳大帝」和「紫微大帝」,其餘七個兒子就是「北鬥七星君」。北鬥七星分別掌管著所有人的生辰,人們只要虔誠底服從管轄他們的星神,就能得到該星神的保佑,保佑一生平安、順利。
鬥為之魄,水為之精,主生人身光,凝性水,眾水一月,眾月一光,有情無情,均稟靈光;道炁一一資其生養護衛,恩深德重,皆莫能知,是以人心面有七竅,內應乎心,魄有七真,受魄於鬥。 ~摘自,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農曆的九月初九,也是鬥姥元君的聖誕
關於鬥姥元君
鬥姥,又稱鬥姆。鬥(古自也可以寫成鬥),意思是指北鬥眾星,姥字(古字也寫成姆),意思就是母親的意思,把這兩個字加起來,意思就是說,鬥姥就是北鬥眾星之母,也就是很多星星的母親的意思。再者,根據《道藏》書中所說,鬥(鬥)是他的魄,水是他的精,法相是三面四首,左右各有四隻臂膀;手中分別拿著太陽、月亮、寶鈴、金印、彎弓、矛、戟等作戰兵器或法器。鬥姥元君被尊稱為:『大圓滿月光王』、『東華慈救皇君天醫大聖』、『九靈太妙白玉龜臺夜光金精祖母元精』、『中無梵炁鬥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後金真聖德天尊』,道教也尊稱他為:『先天道姥』、『象道之母』,而道教中的朝鬥法科,都遵奉鬥姥元君為主神,而鬥姥元君的神號全稱為:『先天鬥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聖圓明道姥無尊』。我們節錄《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鬥本生真經》上的故事,來讓大家對鬥姥元君的起源,能更加的了解:是時,鬥姆告真人曰:『…吾語汝。吾即,摩利支天萬泰陽也。天皇之前,吾已出世,地皇之先,吾住西洲天竺國,運大神通,往來印度,繼見北周鬱,單越周御國王辰祭從,心慈好善,因往助之;覓淨土,築垣闕,持書戊己之宮,實養金胎之室,一團神氣,三次超脫。為生聖嗣九頭。長曰天英,是為人皇,後升玉真仙靈;二曰天任、三曰天柱、四曰天心、五曰天禽、六曰天輔、七曰天衝、八曰天芮、九曰天蓬,瓊林玉蕊,亭亭森森,是為九子,皇號九皇。人皇與群季分治九州,稱居方氏,仁風灝蕩,普惠群生。九皇升舉,子母同居。元始稱吾為先天道後,以著養育九皇之德。鴻鈞在手,掌握鬥樞。九皇上映九星,九星環繞一垣。吾憑一傑妙,更化七元君,九辰或下世,七元代運行。』。
鬥姥元君,是道教的先天大神,也是紫微大帝、勾陳大帝(天皇大帝),以及北鬥眾星之母,地位極其崇高!一般人祭祀時,像是,禮鬥求壽、贊星開運等等的科文,一定都會先敬秉鬥姥元君,再上秉北鬥七星君。同時,像每年一般人的祭祀太歲者,除了拜本命太歲、值年太歲外,還必須要敬拜鬥姥元君,才算是整個儀式圓滿完成。除此之外,鬥姥元君吸收了印度教跟佛教中摩利支天的形象,在梵語中,「摩利支」的意思就是我們說的「威光」;這種威光,並不是大家一般想像中的光,而是一種能映奪日月光明的強大巨光。同時,鬥姥元君也被大家視為是「原始的陰體」,是混沌未開之前的陰氣,與「鬥父龍漢祖劫周御國王天尊」的原始陽體,是兩個面相。天尊是極為無為的靜態之神,鬥姥元君是生化億萬星君的有為之神;天尊是陽中之陰,鬥姥元君是陰中之陽!因此,鬥姥元君也被視為,是在混沌初開時,陰極而陽且巨大、同時具有爆炸性的巨大光明能量;因此被後世尊稱為「圓明道母天尊」!
由於,鬥姥元君是北鬥眾星之母,之前在北鬥星君,誕辰的篇章中,有跟大家說到相關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一邊複習,一邊往下說: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先是有黃帝統一中原,接著有顓頊、帝嚳、堯、舜等四位先賢皇帝。最後,由禹和兒子啟,建立了第一個王朝,夏! 其實,距離現在大約是,四千到五千年之前,有一個名叫光嚴妙樂的國家,誕生了九位神仙帝王,這九位帝王,深深的影響了整個神仙的世界,以及後世。 相傳,在夏王朝國土的周邊,還有很多很小的國家。有一個小國,由周御王統領著。這個小國的國名,現在已經無從查考起,只是根據文獻上的記載,在周御王統制國家的龍漢年間,雖然周御王,是個在國內廣施德政的好國王;但是,百姓們卻因為國家的海島天險、土地貧瘠等等因素,再加上沿海地帶的海盜猖獗;讓百姓們生活十分困苦。周御王對這樣的情況,非常的憂心,卻一直也想不出個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國家,雖有一個很好的國王統領,卻一點也快樂不起來。周御王的愛妃,也就是紫光夫人,是個明哲慈慧的王妃。他看見周御王的憂慮,也深知百姓們的愁苦;於是發下大願,要為周御王生下幾個聖子,把人民從水深火熱的生活中拯救出來。
有一年春天,紫光夫人在賞花遊戲,正徜徉在春天,溫暖芬芳的氣息之中。突然,莫名其妙的,他覺得有點倦了,就來到金蓮花溫玉池來沐浴休憩,他才一下水,忽有所感,在池中生出九朵蓮花!其中剛生出的第一朵蓮花,馬上化成嬰兒,就是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本命星是源自於紫微恆中,勾陳六星中的一顆,執掌南北兩極與天地人三才,後來,元始天尊指派來協助玉帝總御萬神,管理天下兵革之事。第二朵蓮花,幻化成二兒子,就是紫微大帝。紫微大帝,先被元始天尊,派去管理天上諸星,後來,玉皇大帝把天界分為四大塊,分權制衡,又被派去治理北方,而北方,一向都是許多修行成仙的靈地,也因為這樣,他成立神宵派,聲名威望迅速上升,成為仙界的第二大帝王。
其他的七個孩子,因為出生的時候,並非胎形,以星星的形狀,按照鬥勺排列,鬥柄又指向另一方;之後才幻化成胎兒的模樣出生。周御王看見這樣奇特的景象,就將他們分別取名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和破軍。等到他們長大了以後,修成正果,就成為了天上的北鬥七星。紫光夫人,因連生九子皆貴,被元始天尊,封為鬥姆元君,在《西遊記》中,也被稱做北極玄靈。關於鬥姥元君,和九個兒子的故事,在《先天神後鬥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經》中,也有相關的說法:『指修山中,有九異人,乘雲車,能御空駕,乃北洲域,單越周御國王之子。其姥摩利支,西洲天竺國人,有大神通,出則陽炎,能遊行四海,往來印度。知北洲域,單越周御國王,辰祭從好善,因與之生聖子九頭。摩利支以萬為姓,號泰陽。天姥教九子之以法,…兄弟各居一方而治,又曰居方氏,人皇在中區設教,宣化八方。』
之後,鬥姥元君下凡,化名為魃,幫助黃帝在蚩尤之戰時,打敗風伯雨師!後來,鬥姥元君遭到陷害,邪氣所侵,無法再飛升上天庭。他就在今天的四川附近,找了一個風景優美的山谷隱居。在這段裡隱居的時間裡,鬥姥元君逕自修行、與世無爭。一直到釋迦牟尼佛,以自悟的大乘佛法,一統西方佛教文化;同時,釋迦牟尼佛派出座下的十六諸天,廣行四大部洲,四處傳播佛學文化。後來,鬥姆元君,深深被佛經上的道理吸引,就跟隨著十六諸天,一起來到靈山,大雷音寺,拜在如來座下,排入諸天之列,成為後來二十諸天中的摩利支天。關於鬥姥元君的職責,與對一般民眾的影響,在《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裡,做了相當詳盡的描述:『能陽能雨能變化,救災救難救刀兵;祠嗣就生麒麟子,祈名金榜就題名;商賈者,利加增,祈求父母得長生,子孫得榮盛,夫婦壽康寧,萬邪自皈正,諸惡化為塵。 』!
接下來請朋友們欣賞一組編號為138-518002的虛空藏菩薩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