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西遊記讀書筆記摘抄及賞析

2023-10-09 14:55:00 2

  四大名著中的經典代表作,人物形象生動,經典得難以超越。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讀書筆記,歡迎欣賞與借鑑。

  1、摘抄: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打扮,他心裡要吃個嘗新。奈何本園土地,力士並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忽設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那眾神果退。

  選自:《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點評:這段話體現了孫悟空的機智,聰明,很有辦法。

  2、摘抄:那赤腳大仙撞見大聖,大聖低頭定計,賺哄真仙,他要暗去赴會,卻問:「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見招,去赴蟠桃嘉會。」大聖道:「老道不知。玉帝應老孫筋鬥雲疾,著老孫五路邀請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禮,後方去赴宴。」大仙是個正大光明之人,就以他的誑語作真,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

  選自:《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點評:這一段與赤腳大仙的對話寫出孫悟空的機智。

  3、摘抄:這大聖一條棒,抵住了四大天王與李託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殺夠多時,大聖見天色將晚,既拔毫毛一把,丟在口中,嚼碎了,噴將出去,叫聲「變!」就變了千百個大聖,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戰敗了五個天王。

  選自:《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點評:這段寫出了孫悟空英勇善戰,才打退了哪吒太子和五個天王。

  4、摘抄:大聖行時,忽見有無根肉紅柱子,撐著一股青氣。他道:「此間乃盡頭路了。這番回去,如來作證,靈霄宮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說:「且住!等我留下些記號,方好與如來說話。」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變做一管濃墨雙毫筆,在那中間柱子上寫一行大字云:「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寫畢,收了毫毛。又不莊尊,卻在第一根柱子下撒了一泡猴尿。

  選自:《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

  點評:這段話寫出了孫悟空的自以為是,也寫出了他淘氣,可愛的本性。

  5、摘抄:這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教法』麼?」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下臺來,對菩薩起手到:「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選自:《玄奘秉誠建大會觀音顯像化金蟬》

  點評:這一段寫出了玄奘謙虛,尊重老者的性格。

  6、摘抄:眾僧們燈下議論佛門定旨上西天取經的原由。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岭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三藏箝口不言,單一手指自心,點頭幾度。眾僧們莫解其意,合掌請問到:「法師指心點頭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對佛設下洪誓大願,不由我不盡此心。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使我們法輪迴轉,願聖主皇圖永固。」

  選自:《陷虎穴金星解厄雙叉嶺伯欽留僧》

  點評:這段話說明了哪怕水遠山高,路多虎豹,峻岭陡崖難度,毒魔惡怪難降;三藏去西天取經的想法都很堅定,是不可動搖的。

  7、摘抄:原來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氣,他見三藏只管絮絮叨叨,按不住心頭髮火道:「你既是這等,說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絮舌惡我,我回去便了!」

  選自:《心猿歸正六賊無蹤》

  點評:說明了孫悟空受不得人氣,離師傅而去。也為下文當中幾次離三藏而去做了鋪墊。

  8、摘抄:行者見說得有理,真箇不敢動身,只得回心,跪下哀告道:「師傅!這是他奈何我的法兒,教我隨你西去。我也不敢惹他,你也莫當常言,只管念誦。我願保你,再無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待我上馬去也。」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擻精神,束一束棉布直裰,扣背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進。

  選自:《心猿歸正六賊無蹤》

  點評:有了這一段對話,才有了後來孫悟空死心塌地的跟著唐三藏。

  9、摘抄:慌得個三藏滾鞍下馬,望空禮拜道:「弟子肉眼凡胎,不識尊神尊面,望乞恕罪。煩轉達菩薩,深蒙恩佑。」你看他只管朝天磕頭,也不計其數。路旁邊活活得笑倒個孫大聖,孜孜的喜壞個美猴王,上前來扯住唐僧道:「師父,你起來罷,他已去得遠了,聽不見你的禱祝,看不見你磕頭。只管拜怎的?」長老道:「徒弟啊,我這等磕頭,你也就不拜他一拜,且立在旁邊,只管傻笑,是何道理?」行者道:「你那裡知道,像他這個藏頭露尾的,本該打他一頓;只為看菩薩面上,饒他打盡夠了,他還敢受我老孫之拜?老孫自小兒做好漢,不曉得拜人,就是見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歌喏便罷了。」

  選自:《蛇盤山諸神暗佑鷹愁澗意馬收韁》

  點評:寫出了孫悟空的頑劣,大膽,同時也反襯出了唐僧對於老者的尊重。

  10、摘抄:行者在旁道:「師父,我日前在包袱裡,曾見那領袈裟,不是件寶貝?拿與他看看如何?」眾僧聽說袈裟,一個個冷笑。行者道:「你笑怎的?」院主道:「老爺才說袈裟是件寶貝,言實可笑。若說袈裟,似我等輩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論我師祖,在此處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叫:「拿出來看看。」

  選自:《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

  點評:寫出了孫悟空喜歡炫耀,大膽的個性。

  11、摘抄: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與人鬥富。你我是單身在外,只恐有錯。」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錯?」三藏道:「你不曾理會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倘若一經入目,必動其心;即動其心,必生其計。汝是個畏禍的,索之而必應其求,可也;不然,則損身滅命,皆起於此,事不小矣。」

  選自:《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

  點評:說明了唐僧的小心謹慎,生怕出了什麼差錯。

  12、摘抄:行者見了,呵呵大笑道:「那個老剝皮,死得他一毫也不虧!他原來與妖精結黨!怪道他也活了二百七十歲。想是那個妖精,傳他些甚麼服氣的小法兒,故有此壽。老孫還記得他的模樣,等我就變作那和尚,往他洞裡走走,看我那袈裟放在何處。假若得手,即便拿回,卻也省力。」

  選自:《孫行者大鬧黑風山觀世音收伏熊罷乖》

  點評:寫出了孫行者的機智和勇敢,並且一定要奪回袈裟的決心。

  13、摘抄:行者道:「你的造化,我有營生。這才是湊四合六的勾當。你也不需遠行,莫要花費了銀子。我們不是那不濟的和尚,膿包的道士其實有些手段,慣會拿妖。這正是『一來照顧郎中,二來又醫得最好』。煩你回去上復你那家住,說我們是東土駕下來的御弟聖僧,往西天拜佛求經者,善能降妖縛怪。」

  選自:《觀音院唐僧脫難高老莊大聖除魔》

  點評:說明了孫行者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勇氣,願意幫助別人。

  14、摘抄:三藏聞之道:「悟能,你若是在家心重呵,不是個出家的了,你還回去罷。」那呆子慌得跪下道:「師父,你莫聽師兄之言他有些髒埋人。我不曾抱怨甚的,他就說我抱怨。我是個直腸的痴漢,我說道肚內飢了,好尋個人家化齋,他就罵我是戀家鬼。師父啊,我受了菩薩的戒行,又承師父憐憫情願要服侍師父往西天去,誓無退悔。這叫做『恨苦修行』。怎的說的不是出家的話!」三藏道:「既是如此,你且起來。」

  選自:《黃風嶺唐僧有難半山中八戒爭先》

  點評:有了這一段的對話,才會有後文八戒死心塌地的跟著唐僧的故事。

  15、摘抄:行者哪裡肯放,執著棒,只情趕來,呼呼吼吼,喊聲不絕,卻趕到那藏風山凹之間。正抬頭,見八戒在那裡放馬。八戒忽聽見呼呼喊聲,回頭觀看,乃是行者趕敗的虎怪,就丟了馬,舉起鈀,刺寫著頭一築。可憐那先鋒,脫身要跳黃絲網,豈知又遇罩魚人。卻被八戒一鈀,築得九個窟窿鮮血冒,一頭腦髓盡流幹。

  選自:《黃風嶺唐僧有難半山中八戒爭先》

  點評:現在看來豬八戒也不是那種只會吃,不會幹的人啦。

  16、摘抄:行者笑道:「賢弟啊,這樁兒我不敢說嘴。水裡勾當,老孫不大十分熟。若是空走,還要念訣,又念念『避水咒』,方才走得;不然,就要變化做甚麼魚蝦蟹鱉之類,我才去得。若論賭手段,憑你在高山雲裡,幹甚麼蹊蹺異樣事兒,老孫都會;只是水裡的買賣,有些兒榔杭。」

  選自:《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淨》

  點評:孫行者也有不擅長的東西,雖說他下得了地,上得了天,可就是不擅長水戰,不知水性。人無完人嘛!

  17、摘抄:豬八戒道:「哥啊,你只知道你走路輕省,那裡管別人累墜?自過了流沙河,這一向爬山過嶺,身挑著重擔,老大難挨也!須是尋個人家,一則化些茶飯,二則養養精神,才是個道理。」行者道:「呆子,你這般言語,似有抱怨之心。還像在高老莊,倚懶不求福的自在,恐怕不能也。既是秉正沙門,須是要吃辛受苦,才做得徒弟哩。」

  選自:《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

  點評:整天辛辛苦苦趕路的日子,難免總會有一些抱怨。但是取到經之後,回頭想想一切總都是值得的。

  18、摘抄:那長老見了,戰戰兢兢,遠離三池道:「善哉!善哉!今年倒也年豐時稔,怎麼這觀裡作荒吃人?這個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如何與我解渴?」清風暗道:「這和尚在那口舌場中,是非海裡,弄得肉眼凡胎,不識我仙家異寶。」明月上前道:「老師,此物叫做『人參果』,吃一個兒不妨。」三藏道:「胡說!胡說!他那父母懷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麼就把他拿來當果子?」清風道:「實是樹上結的。」長老道:「亂談!亂談!樹上又會結出人來?拿過去,不當人子!」

  選自:《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參》

  點評:這個唐僧不認得人參果,卻不願意吃一點。才會有後來的一場鬧劇。

  19、摘抄:那八戒食腸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覺饞蟲拱動,卻才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囫圇吞咽下肚,卻白著眼胡賴。向行者,沙僧道:「你兩個吃的是甚麼?」沙僧道:「人參果。」八戒道:「甚麼味道?」行者道:「悟淨,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來問誰?」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們細嚼慢咽,嘗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無核,就吞下去了。哥啊,為人為徹;已經調動我這饞蟲,再去弄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

  選自:《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參》

  點評:說明了八戒的莽撞,匆忙和貪吃的個性。

  20、摘抄:行者道:「你們且慢行。等老孫去照顧那兩個童兒睡一兩個月。」三藏道:「徒弟,不可傷他性命,不然,又一個得財傷人的罪了。」行者道:「我曉得。」行者復進去,來到那童兒睡的房門外。他腰裡有帶的瞌睡蟲兒,原來在東天門與增長天王猜枚耍子贏的。他摸出兩個來,瞞窗限兒彈將進去,徑奔到那童子臉上,鼾鼾沉睡,再莫想得醒。他才拽開雲步,趕上唐僧,順大路一直西奔。

  選自:《鎮元仙趕捉取經僧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點評:說明了孫行者除了大大咧咧的另外一面,他還是十分的謹慎,小心的,

  21、摘抄:大仙道:「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行者聞言,心中暗道:「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頓邊打壞了啊,卻不是我造的業?」他忍不住,開言道:「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樹也是我,怎麼不先打我,打他做甚?」

  選自:《鎮元仙趕捉取經僧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點評:偷人參果,推倒樹都是行者幹的,理應受到懲罰;但是他願意為唐僧受鞭子,也確實讓人想不到,算是仁至義盡了。

  22、摘抄:行者聞得此言,心中暗喜道:「造化了!造化了!菩薩一定有方也!」他又上前懇求。菩薩道:「我這淨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行者道:「可曾經驗過麼?」菩薩道:「經驗過的。」行者問:「有何經驗?」菩薩道:「當年太上老君曾與我賭勝:他把我的楊柳枝拔去,放在煉丹爐裡,炙的焦幹,送來還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綠葉,與舊相同。」行者笑道:「真造化了!真造化了!烘焦了的尚能醫活,況此推倒的,有何難哉!」

  選自:《孫悟空三島求方觀世音甘泉活樹》

  點評:從行者得知人參果樹有救了的興奮和高興,就可以看出他對唐僧的忠孝。

  23、摘抄:行者道:「她是妖精。」唐僧道:「這個猴子胡說!就有這許多妖怪!你是個無心向善之輩,有意作惡之人,你去罷!」行者道:「師父又叫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應。」唐僧道:「你有甚麼不相應處?」八戒道:「師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著你做了這幾年和尚,不成空著手回去?你把那包袱裡的甚麼舊褊衫,破帽子,分兩間與他罷。」

  選自:《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

  點評:行者經歷了千辛萬苦保師父上西天取經,半路卻被師父趕走,確實讓人心痛。八戒的油嘴滑舌也讓人討厭。

  24、摘抄:長老獨坐林中,十分悶倦。只得強打精神,跳將起來,把行李攢在一處,將馬拴在樹上,柬下戴的鬥笠,插定了錫杖,整一整緇衣,徐步幽林,權為散悶。

  選自:《花果山群妖聚義黑松林三藏逢魔》

  點評:這一段是唐僧把行者趕走之後的畫面,如果行者在的話,八戒和沙和尚就會在唐僧的身邊就不會讓唐僧那麼無聊。

  25、摘抄:石猿端坐在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的來,出的去,不上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

  選自:《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點評:寫出了孫悟空起初的自大,自滿,將人物刻畫的生動形象。

  26、摘抄: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

  選自:《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點評:說明了花果山的生活很快樂,也寫出了美猴王在花果山的地位。

  27、摘抄:祖師又道:「教你『流』字門中之道,如何?」悟空又問:「流字門中,是甚義理?」祖師道:「流字門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或看經,或念佛,並朝真降聖之類。」悟空道:「似這般可得長生麼?」

  選自:《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和元神》

  點評:像這樣的對話有很多,也說明了孫悟空一心的想要學到長生不老之術,卻完全不顧及菩提祖師的感受,才使祖師最後撇下悟空而去。

  28、摘抄:悟空道:「師傅昨日壇前對眾相允,教弟子三更時候,從後門裡傳我道理,故此大膽徑拜老爺塌下。」祖師聽說,十分歡喜,暗自思尋道:「這廝果然是個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盤中之暗迷也?」

  選自:《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和元神》

  點評:這一段說明了孫悟空非常的聰明,可以從師父打他三下,背著手進門,看出師傅叫他三更從後門進去要傳他道理。

  29、摘抄:悟空道:「『一客不煩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龍王道:「煩上仙再轉一海,或者有之。」悟空又道:「『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千萬告求一副。」龍王道:「委的沒有,如有既當奉承。」

  選自:《四海千山接拱伏久遊十類盡除名》

  點評:寫出了孫悟空的大膽和不知好歹,為下文做鋪墊。

  30、摘抄:玉帝垂簾問曰:「哪個是妖仙?」悟空卻才躬身答應道:「老孫便是。」仙卿們都大驚失色道:「這個野猴!怎麼不拜伏參見,輒敢這等答應道:『老孫便是!』,卻該死了!該死了!」

  選自:《官封弼馬溫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點評:有一次寫出了孫悟空的大膽,在玉帝面前也不拜伏參見,只是躬身答應道;還在玉帝前自稱「老孫」。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