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三體讀書筆記精選

2023-10-10 01:14:59

  讀書筆記是對於文章或者小說,讀完之後的一種感悟,或者是對於原文的中經典句子的摘抄。讀書筆記與讀後感類似。

  三體讀書筆記【篇一】

  關於《三體》這部小說,第一次聽說還是羅胖推薦的,而且他還不止一次提到了這部小說,當時沒當回事,因為我對科幻小說並不感冒。後來,這部小說還獲得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那幾天朋友圈被刷屏了,三體這幾個字頻繁出現在我的視野中,可見一部好的作品總是會脫穎而出,想不引起你的關注都難。直至後來我親眼瀏覽了一遍這套小說的第一部,才算是跟這本書正式結緣,發現這部小說寫得跟懸疑小說似的,卻又那樣真實而又深刻,既有故事性,又有哲理性。下面我將談談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

  《三體》的第一部叫做《地球往事》,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因為第一部大部分的故事是發生在地球上的,而且是關於一段塵封的往事。科學界怪事頻發,在短時間內有好幾個著名的科學家相繼自殺而死,其中包括一個叫楊冬的女科學家,他們都是一些研究基礎理論的科學家,而所有科學家自殺背後的線索都指向一個科學組織,叫科學邊界,因為他們生前都與這個組織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引起了警方的懷疑,並且軍方也介入其中。於是他們邀請研究納米材料的科學家汪淼來協助調查,打入科學邊界組織來刺探情況。汪淼加入其中後,一些怪事也在他身上發生,本來他是個攝影愛好者,但他卻發現自己拍出的照片膠捲上面顯示著倒計時,以至於後來他睜開眼都會看到倒計時,這一奇怪現象讓他寢食難安,神情恍惚,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時他的一位朋友,也是一位女科學家申玉菲叫他停止手頭關於納米材料的研究,並介紹給他一款叫做三體的遊戲。當他停下研究後,這一現象果然終止了。

  之後他探訪了死者楊東的母親,同樣也是一位科學家的葉文潔,由此牽出了一段塵封的往事。上世紀六十年代,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葉文潔的父親葉哲泰被定為反動學術權威而遭到批判,但他堅定自己的學術立場絕不妥協,被紅衛兵毆打致死。當時這一慘象被他的女兒葉文潔親眼目睹,在她心裡留下了很深的陰影,她開始對這個瘋狂的世界有所懷疑。後來她又上山下鄉,由於種種機緣,加上她在天體物理學方面的知識,她進入了大興安嶺上的一個叫紅案基地的機關。起初她以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天文觀測站,但是後來隨著逐漸深入這個項目,她才知道原來它是用來向外星文明發射信號並接受反饋的。這個項目開始並無進展,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太陽可以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射電波,並且可以放大電波,於是她大膽地向太陽發射了電波,並收到了來自外星文明的反饋。這個星球來自距地球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座三星。她接受到的反饋是不要回答,因為一旦回答了,那麼地球的準確位置就會被定位,就有可能遭到來自外星文明的入侵。然而,父親慘死的經歷,文革中慘痛的教訓,已經使她對人性深深地失望,她認為人類已經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來消除人性中的惡,必須藉助外部力量。出於對整個人類的失望和報復,以及想要通過外星文明來拯救人類的願望,她毫不猶豫地摁下了按鍵,向外星文明答覆了。

  之後所有事情的發展都超出了她的預期,半人馬座三星,因為這個星球上有三顆太陽,又被稱為三體星。三體星的生存狀況很惡劣,在這個星球,文明會不斷地毀滅與新生,每一個文明都會經歷一次毀滅,之後誕生出新的文明。因為在這個世界中,存在著兩個不同的時期,恆紀元與亂紀元,亂紀元中太陽活動沒有規律,要麼嚴寒要麼酷熱,這時人們要通過脫水貯存起來。恆紀元晝夜交替很有規律,文明只能在較長的氣候溫暖的恆紀元裡發展。所以每一個文明都在恆紀元中產生,又在下一個亂紀元中毀滅。當三體星人收到來自地球的答覆時,他們欣喜若狂,積極謀劃對地球的入侵。三體星人對付地球的秘密武器就是向地球發射了兩顆質子,雖然是看不見的,但對人類的殺傷力卻是致命的,因為它對付的目標不是整個人類,而是針對人類的基礎科學和作為人類精英的科學家。質子可以進入高能加速器,破壞原子的結構,使人類很難在微觀物質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那麼整個科學就會停滯不前。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科學家自殺身亡了,因為他們感到科學已經發展到盡頭而感到絕望了,在基礎科學領域不可能再有突破了,所以才會成立科學邊界組織。另外質子還可以製造種種異象,即開始提到的照片膠捲在感光時會顯示倒計時。這是用來蠱惑人心的,使地球上人心惶惶。

  另一方面,在地球上也有一部分人認識到外星文明的存在,並開始與三體星人聯繫,這部分人也是對人類自身的罪惡感到絕望的,於是他們成立了地球三體組織,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為外星人到來做準備,並積極發展成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高級知識分子,而他們發展成員的手段就是通過《三體》這款遊戲,真實地模擬了三體星的情境,只有級別高的玩家才有資格被發展成會員。而這個組織的統帥就是葉文潔。雖然她只是精神上的統帥,並不負責跟外星人的聯繫,而當她得知這一切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為時太晚,而人類與三體星人的故事才剛剛拉開序幕……

  看完這部小說的第一部,引發了我對於人類文明的一些思考。首先,正如小說一開始提到的一個組織,科學邊界,那麼科學是否有邊界,如果有的話科學邊界之外是什麼呢?我們是否應該相信科學?這裡的科學,尤其是指自然科學,是一門經驗科學,或實證科學,即科學不能光在理論上成立,還需要做實驗,用實驗來驗證理論。可是,科學仍然是值得懷疑的。正如書中所說的,科學邊界的學者在討論時,常常會提到兩個假說,一個是射手假說,一個是農場主假說。射手假說是,假如一個射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釐米打一個洞,把這個靶子假想成一個宇宙的話,裡面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後,得出一個偉大的結論,宇宙每隔十釐米就必然會有一個洞。這樣一個射手的隨機行為就被當成了宇宙的鐵律。農場主假說是,一個農場裡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餵食,火雞中的一個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發現近一年來都是這樣,於是它也發現了宇宙的鐵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直到感恩節那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捉去殺了。

  這兩個假說都是在說明,我們經常會把一些偶然的、隨機的或者經常性的現象當成一種規律,即客觀必然性,而這個規律是否正確很多時候是沒辦法驗證的。這就要說到科學研究中兩個最重要的方法論,演繹法和歸納法。演繹法是對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是從未知到已知;而歸納法是經過觀察和分析之後得出結論,是從已知到未知。就像射手假說中,科學家們一開始並不知道宇宙每隔十釐米就會有一個洞,但是通過觀察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這是演繹法;通過大量這樣的觀察,在可知的範圍內每隔十釐米會有一個洞,那麼由此可以推出在不可知的範圍內也是這樣,這是歸納法。通過演繹法獲得的知識是精確的、可知的、可以被驗證的,而通過歸納法獲得的知識卻是模糊的、未知的、不可被驗證的,但是科學卻離不開歸納法,這是為什麼?如果說科學的起點是觀察和分析,即演繹法的話,那麼科學的終點就是要得出一個結論,只有靠歸納法才能得出結論。因為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所有知識,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即獲得一個確定性,也就是結論或定論。如果說人類的知識體系是一座大廈的話,定論就是支柱,沒有這個支柱,整個大廈將轟然倒塌,成為一堆零碎的知識碎片,猶如碎磚亂瓦。所以,運用歸納法是為了在不確定的世界中獲得一個確定性,從已知走向未知,拓寬我們的知識邊界,獲得新的知識。演繹法是科學方法的基礎,也是我們唯一可以相信和確定的東西,因為演繹法只在已知的範圍內適用,是可以驗證的,但是幾乎不能產生新的知識。而演繹是歸納的前提,沒有精確的觀察和分析,就不會有正確的結論。科學之所以可信的原因也正是在這裡。然而由於歸納法的存在,科學就會有局限性,不那麼可信,因為歸納法的本質其實是一種猜測,而且很多時候沒法被驗證,它通向的是未知世界,既然未知,也就沒法證實。只有當我們不斷拓寬知識邊界,才能在新知識的基礎上對原來的結論進行證實或證偽。比如牛頓的經典力學,一開始也被認為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後來發現在微觀世界和接近光速的情況下並不適用,由此才誕生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這兩大近代物理學支柱。可見,科學結論自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在等待被推翻的,科學正是在不斷推翻之前結論的基礎上而向前發展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科學無論怎樣精確,它永遠是有界限的、不完美的,只是相對真理,而不是絕對真理。而這正是科學之所以可信的地方,即它是承認自己有缺陷的,是可以被證偽的,科學是我們從已知世界通向未知世界唯一可靠的工具,它僅僅是工具而已。

  那麼科學的反面是什麼呢?自然就是愚昧和迷信了。一個理論一旦宣稱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可靠的真理時,那麼它就有問題,即使它本來是科學的,太過相信也會導致盲目和迷信。科學的基礎是理性,而理性的起點是懷疑。所以科學的起點也是懷疑,科學精神正是懷疑精神,沒有懷疑也就沒有科學。通過懷疑獲得確定性的知識,再對這個知識進行懷疑獲得更多確定性的知識,整個科學知識的大廈就是在這個不斷懷疑的過程中構建起來的。科學知識不但是可信的,而且是有力量的,是改造世界的基礎。人類從狩獵時代到農業時代,用了十幾萬年時間,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用了幾千年時間,而從工業時代到原子時代,只用了兩百年時間,之後進入資訊時代只用了幾十年時間,整個人類文明是有一種加速進化的能力。而在人類文明的進化中,最大的質變無疑是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從而開啟了工業時代,文明的發展才進入了上升的快車道。所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整個社會的發展取決於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而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又取決於基礎科學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三體星人要對人類的科學活動進行破壞的原因,因為科學才是真正有力量的,而這種力量也正是他們懼怕的。只要人類的科學活動停下來了,整個社會就會停滯不前了。

  我們常說中國人缺乏科學精神,即是說中國人缺乏理性和懷疑精神,所以在中國沒有誕生出近代自然科學。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中國人缺乏懷疑精神,卻不代表中國人不會懷疑,中國人是向來不疑自己的多疑的。中國人的懷疑更多是人與人之間的懷疑,這種懷疑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感。而對於自然界現象的懷疑,中國人卻是興趣平平。即使牛頓的蘋果砸在一億個中國人的腦袋上,也不會有一個腦袋中產生這樣的想法: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而不是飛上天去?對於這樣的現象早已司空見慣,而這時產生的第一想法更有可能是怎樣把這蘋果給吃掉,實用主義永遠貫穿在中國人的思想中,即我們不關心是什麼和為什麼,只關心怎麼樣,因為知道太多有時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好處。由於對自然界的現象缺少好奇和懷疑,甚至把這些現象歸結為神靈,這些是迷信產生的根源,也是自然科學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中國人的思維還有個重大的缺陷,即重歸納而輕演繹。歸納和演繹都是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但是歸納有一個天然的缺陷,即它在本質上是一種推斷和猜測,這就決定了科學無論看上去多麼精確無誤,都是不完全的。所以通過歸納雖然可以得出結論,但這個結論有時卻是模糊的、無法證實的,而中國人由於思維的惰性又不願意去對這個結論進行驗證,懶於通過演繹法來進行分析和證明,而寧願接受一個模糊的推論。從中國哲學中也可以看出來,中國的倫理學比較發達,而邏輯學卻幾乎沒有,邏輯學是用於分析的,而倫理學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結論即可,所以很多思想家說中國人重人倫而輕邏輯。正是由於中國人邏輯思維的欠缺,對事物缺少嚴密的分析和論證,所以很多事情就模稜兩可說不清,一個東西未經仔細思考和分析就隨便相信了,這必然會導致迷信。這也是為什麼當今很多中國人被各種騙術洗腦和蒙蔽的原因,因為中國人實在太輕信太好騙了。正如畢姥爺所說,被洗腦的人不是腦子不好,而是根本沒腦子。所謂沒腦子就是指你沒有理性的思維方式,沒有懷疑精神,對什麼東西不經反思就輕易接受了,那麼你很容易被各種錯誤的觀念給洗腦。

  《三體》這部小說帶給我的第二個思考就是人類社會是否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一個倫理學上的問題。在小說中,葉文潔認為人類真正的道德自覺是不可能的,就像他們不可能拔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大地,要做到這一點,只有藉助於人類之外的力量。正是由於這樣的想法,她想到了求助於外星文明,並導致後面一系列故事的發生。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的歷史,所有的思想家無不想解答這個問題。正是對這一問題的解答才產生了宗教信仰,人類訴諸於上帝,正是想藉助上帝這一未知的、人類之外的存在,來解決人類自身的道德問題。然而奇怪的是,中國人是唯一的特例,因為中國人沒有什麼信仰,卻在幾千年中綿延不斷地存活了下來,憑藉的就是社會自身的力量,而沒有藉助什麼外在的力量。正如前文中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但是卻會迷信,沒有懷疑精神但是卻會懷疑。中國人在自然科學領域落後和僵化,相反卻在人倫領域中過度地發達了。所以晚清時有一個重臣說過,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說明中國人在人倫方面是有一種優越感的,為什麼?就憑我有五千年不斷的泱泱華夏文明。中國人對自然科學缺乏興趣和好奇,所有的興趣幾乎全在人際關係上。我們對自然現象缺少懷疑,而對我們周圍的人卻充滿了懷疑,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正是出於這樣一種懷疑。雖然我們都說人之初,性本善,但那不過是一句偽善的託詞,撕掉這溫情脈脈的面紗之後,一切都是赤裸裸的利害關係。所以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做外儒內法,這正是中國人的處世方式,表面上談感情攀關係,其實骨子裡面算計的是利害關係。這其實也是一種理性,是人際關係中的理性,因為不管我們怎樣講性本善,看上去關係多好,我們都不會對人性抱有太高的期望,人畢竟是趨利避害的動物,所以要親兄弟明算帳,談錢有時是為了不傷感情,但談感情有時卻很傷錢。正是這樣一種內儒外法的處世方式,既用感情維持關係,又算計利害防止對方的背叛,保證了中國幾千年來社會的穩定,沒有出現大的動蕩,從而使文明能夠連綿不斷地延續下來。說到底,是靠什麼維繫了文明的延續呢?其實是靠社會結構內部的制約,即人與人之間相互的制約,因為相互懷疑,所以會相互制約,這背後也是一種理性精神。所以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看似是一個專制社會,但並不是獨裁的,君權雖然很強大,卻不是一家獨大,還會受到各種權力的掣肘。直到後來西方人搞出了民主政治,這是一種比中國的專制政治更加先進的政治制度,因為在民主政治下,權力更加分散,人與人之間的制約也更加徹底,所以民主社會未必是一個更好的社會,但一定是個更加穩定的社會結構,民主社會保護的是每個人的權益,因此這樣的社會不太容易發生動蕩。如果單從社會的穩定性上來說,民主社會最高,專制社會其次,獨裁社會最次。因為民主社會保護的是每個公民的利益,專制社會保護的是統治階層的利益,而獨裁社會保護的是獨裁者個人的利益。在中國的封建專制社會中,每幾百年就要通過武裝暴動的方式實現一次改朝換代,而在西方民主社會,何需通過暴力來改朝換代呢?獨裁社會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不知道什麼是獨裁社會,請參見納粹德國和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在獨裁社會中,整個國家只有一個領袖,只允許一種思想,這時已經不是信仰而是迷信了,理性精神蕩然無存,人們的頭腦不再冷靜而是變得狂熱,於是人性中所有的罪惡都會被釋放出來,貪婪、自私、暴力…..這些邪惡的一面都會淋漓盡致地展現,只是因為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對這種邪惡的力量進行制約。葉文潔對人性感到絕望的原因也正在於此,說到底她是對這樣一個社會結構感到絕望。老子曾經說過,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當這個社會只剩下一個主義,一套思想,一個價值判斷的時候,這個社會肯定是有問題的,至少是不穩定的,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對它進行制約了,即使本來是善的東西到最後也會奔著惡的方向去。胡適曾經說過,當一個社會每個人都在談論道德的時候,這時候一定是偽君子比較多;當一個社會每個人都講規則的時候,這個社會才是良性的社會。而規則正是基於對他人的防範和制約而設置的,設置規則的前提一定是基於人性本惡而不是人性本善。所以人類社會有沒有辦法靠自身的力量解決問題呢?答案是肯定的,無需藉助上帝或外星人的力量,人類幾千年來社會結構的演變就已經給出了答案,但解決問題的辦法絕不是消除人性中的惡,因為這個東西是沒法消除的,善惡一體,本來就是並存的,沒有惡怎麼會有善,就算是只剩下現在主流價值觀所認為的善,難道社會就一定會變好嗎?恐怕未必。只要人類存在這世上一天,善和惡的鬥爭就一直會持續下去,直到人類滅亡的一天。只有承認人性中的惡,並制定規則對邪惡進行限制,每個人都尊重規則,才能在善惡的此消彼長中維持社會的穩定。

  寫到這裡,想用當年陳獨秀提出的主張來作為本文的結尾。其實當年陳獨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因為西方文明對中國文明的衝擊不亞於外星文明對地球文明的衝擊,面對這樣一個全新的物種,以至於李鴻章都感嘆說這是中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可見震撼之大。可是要知道,假如沒有西方文明對中國社會的衝擊,中國很有可能到現在還處於專制和愚昧之中,所以像葉文潔那樣的想法,藉助於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衝擊來實現對落後文明的改造,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面對當年那樣一種局面,陳獨秀等一批先進知識分子舉起了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用以對抗傳統中國社會的專制和愚昧。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所有問題的癥結都在於此,而解決這些病根的良藥就是民主與科學,這正是西方社會公認的好東西,而民主與科學背後的核心精神都是理性。可是直到今天又怎麼樣呢,中國還是既不民主也不科學,因為中國人在本質上還是缺少理性精神的,但是至少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希望,看到前方還有一絲光亮存在,否則我們還將在專制和愚昧的黑暗泥潭中艱難跋涉多少年呢?

  三體讀書筆記【篇二】

  開學了,好久沒有更新公眾號了,感覺平時工作精力還是有限,以後就每周更新一次公眾號了,但是力爭出點有質量的原創。

  看完三體一直想寫點東西,始終未果因為想好好梳理下內容和情感,畢竟覺得這是一部精彩之作,書中有經典,也有缺憾,總結一下也好跟別人吹牛逼不是麼。不多贅言,上乾貨,也許有部分劇透,期待驚喜的朋友可以選擇看完之後再看本文。

  《三體》講了什麼內容?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在地球之外的太空,發現一個擁有以三星運動為基礎的「三體」宇宙,以此引發出的宇宙生存法則的發現過程。

  外星智慧生物這一話題是科幻小說重要話題,人類對宇宙的未知可以讓作者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三體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嚴謹的體系設計,以及對物理、數學、計算機等理工前沿知識詳盡生動的描述,自認為對我輩這種理工背景的人很有吸引力。

  就從人物、情節、情懷和缺憾幾方面談談感受吧。

  人物:

  三部書的主角聯繫不是很緊密,第一部主角是納米材料科學家汪淼,由汪淼的視角描述了如何發現三體人的過程、三體人的生活方式和三體組織的秘密,他的研究成果在後期人類的太空探索中也有應用,但僅僅是在摧毀三體組織的「古箏行動」中露了個大臉,後兩部基本上匿了。第二部的主角羅輯,從發現三體宇宙的葉文潔那裡接過了宇宙社會學的研究課題,因此而被三體宇宙視為威脅,也因此成為抵禦三體宇宙「面壁計劃」中最終的面壁者,後又成為執劍者和守墓人,可謂戲份最重的角色。羅輯擁有博士學位,卻又玩世不恭,極具浪漫情懷(從愛上自己想像中的女子就可以看出),而又充滿了堅毅和決絕(為完成執劍過程而放棄家人,最終成為地球文明的守墓人),很像我們現在的狀態,我們也擁有世俗眼中的高學歷好工作,但我們也理想主義,也放浪形骸,同時我們進入工作狀態也會很professional,所以我喜歡這個角色,因為有血有肉,有帶入感,有點悲劇色彩。第三部主角是女航天發動機工程師程心,感覺是個白蓮花式的坑貨,因為上學時候的白蓮花氣質,讓雲天明愛的臨死前送了顆恆星,因此當上了新一代的執劍人,從此就開始了眼瞅著各種危機而呆若木雞劇情,該發動威脅時候把遙控扔了,該造光速飛船時候不讓造,好了吧,地球被奴役了吧,跑不出地球了吧,這會展示聖母本性了,捨不得倆星球生命了吧,要帶倆小孩上船了吧,結果都是預料之中的慘,但你還別說人家命就是好,身份高貴,自帶光環和無辜的小眼神,萬人仰慕,冬眠經歷了各時代,最後坐著仇人造的飛船,在初戀男友造的宇宙之中跟另男2抱在一起了,我擦,怎麼讓我想到某人呢,用現在流行語怎麼感覺綠茶婊一枚呢,難道這就是地球之愛的代言人的本色麼,好諷刺。

  情節:讓我記憶深刻的幾個情節,腦補出畫面要是拍成電影簡直就是史詩了。第一部中三體人利用三人組成門電路,用三千萬部隊造出了一個巨型數字電路!我擦,這畫面讓對我一學電工電子的officer毫無抵抗力,那場面,那氣勢,完全膜拜。第二部中最精彩的就要數羅輯最後的驚天大逆轉了,記得當時我刷了一天的三體2,眼瞅著書也到最後了,人類的艦隊在水滴的攻勢下慘敗,三體人太牛逼了,地球要完犢子了,可人羅輯在墓碑前拿著遙控仰天跟三體整個世界對峙,道出黑暗森林法則,情節逆轉180,帥爆碉堡。第三部最精彩的就是太陽系向二維墜落的場面了,想像一下人、物甚至太陽都被映射成了一張紙,那場面是何等壯烈。

  缺憾:從我的角度來看(也許我理解能力有限),有幾個缺憾或者說不通的地方,瑕不掩瑜,僅供學術討論。第一個是葉文潔的宇宙社會學,這是羅輯成為面壁者的根本原因,可是這一理論應該早在紅岸基地就被一些人所研究,而羅輯就因為葉的一句話而成為了救世主有點不符合邏輯;第二個就是第三部剛上來講的魔法師之死,就為了引入高維碎片這一後面也有描述的概念,硬是加入了一部古典史詩戰爭,我也是醉了,還以為有啥深刻寓意呢;第三個就是最後雲天明講的童話,用那麼多篇幅編織了一個寓意空間,畫師寓意著被二維化了,肥皂泡意味著曲率飛船,最後的東方畫派呢,怎麼抵禦維度攻擊的呢,鈴鐺傘呢,王子呢,還以為最後能有個解釋,但是結尾好像有點糊裡糊塗的,可能第三部太硬科技了吧。

  總之,三體是一部極具想像力、集科技、人文、哲理、情懷與一身的出色的作品,讀完會有超脫之感,強烈推薦。

  三體讀書筆記【篇三】

  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科幻世界》,或許自己從小就是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人,所以很喜歡這類的科幻小說。但自上大學以後,每天大多數時候都是優哉遊哉的掛在網上,也就再也沒接觸過這些科幻類的小說了,儘管還是很喜歡科幻類的小說。網上對《三體》的評價很高,所以在一個百無聊賴的夜裡,我就決定讀一讀這部小說。對我來說,這也是我到目前為止讀的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

  在一股腦看完《三體》之後,我竟然還不滿足,很想知道後來的結局是什麼,所以就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囫圇吞棗的看完了後面兩部小說《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這三部小說統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在第三部小說將要看完的時候,我就自作聰明的用了一句老話總結了這三部小說的主要情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但是第三部小說看完之後,再從頭回憶,唏噓不已,覺得自己當初的總結真是太膚淺了。

  誠然,從情節上來說,確實能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話來總結,但這三部小說的精髓確實不在此處。如果這三部小說僅僅從情節上來說,我相信有很多小說比它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它一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科技,二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三沒有宏大場面的描述,但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吸引力,我覺得是因為作者在小說中包含了較為深刻的哲學思考和深厚的人文情懷。

  在第一部裡,經歷過文革迫害的葉文潔見到了人類的總總罪惡,心裡懷抱著宏大的理想,卻無實現的途徑,內心的苦楚和絕望可想而知。在偶然間利用太陽和地外文明三體世界取得聯繫之後,內心狂喜不已,希望能藉由外來力量來淨化人類世界,若非內心失望之極,恐怕她是不會萌發這種念頭的。可是文革結束後,國家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軌,未來又是一片金光大道,如果以後沒有遇到伊文斯,恐怕三體世界和人類世界之間的命運也會改寫。而伊文斯之所以想藉助三體世界的力量來徹底消滅人類世界,也是因為對人類世界種種罪惡的失望,認為人類罪大惡極,無可挽救。最終地球出現了三體組織,這個組織是三體世界在人類世界的情報員和計劃執行者,雖然他們都懷著不同的目的。雖然最後三體組織被搗毀,人類世界也拿到了三體世界和三體組織的通話記錄,知道了三體世界的情況,也了解了他們的打算,但卻整體陷入了絕望之中:三體世界科技之文明遠處於人類文明之上,出於對人類文明加速發展的恐懼,他們發出了兩顆智子,徹底鎖死了人類世界的基礎文明。這也意味著人類科技再也無法出現質的飛躍,只能在現有基礎上修修補補。正像文中所講,在三體世界看來,人類只不過像只蟲子那樣不足為懼。

  在第二部裡,由於人類世界得知三體世界將在四百年後到臨地球,屆時整個人類文明將會毀滅,由此全世界陷入了大恐慌中。為了挽救人類文明,地球各大國空前的團結起來,面向太空組建防禦體系,同時也討論逃亡計劃。但正如作者在小說中說的,基於人類自利的本性,都希望自己是逃亡者的一部分,否則誰也別想逃走。所以世界政府也制定了針對逃亡者的禁止法案,全力對抗三體世界。因此整個世界轉入戰時經濟體制,發展太空艦隊,尋求與三體艦隊的正面交鋒,同時針對三體世界思維透明的弱點,選出四位面壁者,企圖迷惑三體世界,並在關鍵時刻給予其致命一擊。但面對三體世界的絕對科技優勢以及三體組織殘餘力量的全力反擊,有三位面壁者都被破壁,最終落得可憐下場,正如小說中說,無論做什麼,三體世界都不在乎,畢竟三體文明遠遠超出人類文明,人類依靠現有科技根本不可能戰勝三體世界,人類還是像只蟲子一樣不足為慮。但轉折也就出現在第四位面壁者羅輯身上。面壁者羅輯,是個很有趣的角色,他只是一個騙吃騙喝的所謂學者,所做的研究也都是投機取巧的研究,但正是這些研究竟然讓三體世界懼怕。直到後來,羅輯頓悟出了宇宙中的基本規律,並發展出了黑暗森林理論,才威懾住三體世界,使人類世界得到短暫的和平。所謂黑暗森林體系是基於這樣一條殘酷的規律,任何一個文明都會尋求自己的發展和擴張,並且為了自己的文明能夠保存,不得不對其他已知文明保持相當的警戒。因此,每一個高等文明,一旦發現宇宙中有其他文明存在,必定會對這個文明進行致命打擊。

  在第三部裡,人類世界由於長時間的安定,漸漸產生了一種錯覺,忽視了宇宙規律殘酷的真相,在對新一屆執劍人的選擇上,選擇了頗有母性光輝的程心,因此無法威懾住三體世界,引發三體世界對人類世界的攻擊,最終人類世界殘存的戰艦在宇宙中廣播了三體文明的坐標,導致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被更為高等的文明所消滅。然而更為高等的文明也在和其他高等文明之間進行戰爭,最終趨勢是使得宇宙漸漸死亡。或許死亡之後,才是新生吧,一些高等文明,被稱為歸零者,他們致力於使宇宙回到大爆炸的起點,重新開啟宇宙中的田園時代。但這個夢想究竟能否實現,關鍵在於宇宙中各個文明有沒有這樣的共識,願意向宇宙中歸還質量。

  統觀三部小說,正如我在前面說的,並沒像其他科幻小說那樣,憑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全文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奇特發明。甚至,在前兩部小說中,所有的故事都建立在人類的科技完全被智子鎖死的前提下,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只能對現有科技挖掘潛力,小修小補。由此可見,作者著重表現的不是他豐富的想像力,而是基於對世界、對人性的觀察後所形成的宇宙哲學和人文情懷。作者對人性、對文明的解讀,在小說中表明無疑,不得不讓人佩服作者思想所到達的深度。我個人認為,作者在文章中所展現的是他對生命與時間的關係、文明與時間的關係、以及文明對生命的意義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時間對生命來說意味著什麼,對每個生命體來說,都希望其存在的時間越久越好,如果是能長生不老那便是再好不過了。但許多人可能並沒有更進一步的思考:生命對時間來說意味著什麼?在我們普通人看來,時間是什麼,它無時無刻的推動著我們往死亡裡更近一步,那是生命的終結,看起來,時間跟生命是對立的。但正如大家所說:吃飯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每個人在其有限的生命裡,都會有追求自己夢想的想法,但有相當一部分人僅僅是有想法而已,卻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把這些想法都撒到了房前屋後的野草叢中,即使心有不甘,也無可奈何。我不知道他們在老態龍鐘的時候,坐在冬日的暖陽下曬著太陽的時候,會不會偶爾想到自己的夢,後悔當初放棄了選擇的機會,至少,如果在我年老的時候,肯定會後悔不已的。聯想到作者在文章中的一句話:給時間以生命,而非給生命以時間,乃是對這種現象最好的註腳。當生命再也沒有其他的色彩,該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或許比死亡更為難過。在第一部小說和第二部小說裡,三體世界裡的那個可憐的監聽員,或是地球上處在戰時經濟體制下艱難生活的百姓,恐怕都深有同感。

  而對文明與時間的關係,其實也正如生命與時間的關係差不多,我們完全可以把一個文明當做一個生命的個體來對待。在小說中,無論是三體文明還是人類文明,或是其他更為高等的文明,都希望能將自己的文明更為長久的存活,而為了這個目標,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又是什麼呢?三體文明在屢次的天災中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建立了不可置疑的獨裁統治,每個三體人一旦失去了利用的價值都會毫不留情的被毀滅,在這樣的文明中,沒有宗教、沒有藝術,只有對科學無盡的專研和對宇宙的無窮探索。可頗有戲劇性的是,科技的發展一直是勻速前進,甚至有減速前進的趨勢;反而是在跟地球文明有深入的交流,藝術領域全面發展之後,科技竟然有了爆炸式的增長。反觀地球文明,在面對三體文明的侵略時,全球經濟轉入戰時經濟體制,也形成了獨裁的政府,為了和三體艦隊抗衡,一切都圍著軍事服務,所有行業一片凋敝。但就是這樣,在發展太空艦隊的時候,始終無法攻克其中的幾個技術難點,反而是在經過大低谷、第二次文藝復興之後,這些技術難點又有了戲劇般的突破,科技也出現了迅猛發展。直到第二次文藝復興之後,人類文明反思過往的一切,終於認為:給時間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時間。如果一個文明註定要終結,與其苦苦尋覓使它更為長久的生存之道,還不如在它短暫的生存時間內,創造出燦爛的人文光輝,滋潤每一個人的心靈。自然,對生命來說,文明意義重大,如果沒有文明,生命的存在就顯得極為蒼白無力,正如三體世界的可憐的監聽員。

  當然了,在這部小說裡,還有對人性的一些刻畫,許多地方都有生動而現實的描寫,基於人類自利的本性,做出這些舉動也無可厚非,只能寄希望於人類文明所產生的人文意識和道德束縛來進行制約。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