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未央中李未央封號安平縣主的稱號來歷 縣主有什麼權利?
2023-10-16 03:49:34 1
《錦繡未央》中,女主李未央因為獻上救災之策有功,於是被魏帝親封為「安平縣主」,有李未央的救災之策安定了災民江山,維護了國家的和平的意思在裡面。因此,李未央在劇中有兩個高貴的身份,就是北涼公主和北魏安平縣主。
在中國古代,縣主是皇帝親封,是可以被記入族譜,成為皇室子女的。那麼「縣主」這個稱號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呢?皇室子女一般都被叫做王子、公主、縣主、君主以及王爺等等。
早些時候,王室的子女都被尊稱為「王姬」,周朝的時候便是如此了。而「公主」這個稱號則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的。當時各國都喜歡把一國的諸侯後面加個「公」字,如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等等。「主」是指指婚,因為當時是諸侯主婚,所以天子的女兒就被稱為「公主」。諸侯王勢力龐大,因此也有人將他們的女兒奉為「君主」。在古書裡面的記載中,常常只留一個「主」字。
漢朝開始,皇帝的女兒是公主,其他諸侯王的女兒是翁主,是一種禮制。《漢書?高帝紀下》寫到:「天子不親主婚,或謂公主;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為其主婚也」,說明
翁主比公主的平級低。在電視劇裡,我們一般都會看到公主往往有自己的宅院,稱作「公主府」。其實,漢朝的時候,公主也是會有封賞的。西漢成帝時,公主和候王一起侵佔了極大數量的奴婢和田地,影響了皇權的安定。所以綏和二年漢哀帝就下詔,規定公主佔田不得超過三十頃,奴婢不得超過一百人。
東漢時期,公主演變成了「縣公主」,公主的名號前面均加上了當時的地名,這些地方都是縣。歷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公主,她們的封號前面都是縣名。漢武帝的姑姑就叫「館陶」,被稱為「館陶」公主,館陶就是一個縣名,現在我國還有館陶這個縣。
到了晉朝時期,縣公主演變成了「郡公主」,和東漢時期相似,晉朝的時候公主前面的封號也是因為地名而立的。但是東漢的時候是縣名,而到了晉朝的時候就變成了郡名。晉武帝的女兒就叫做平陽公主。
「郡公主」和「縣公主」也被簡稱為「郡主」和「縣主」。這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些郡主和縣主其實是公主簡稱來著,她們可都是皇室家族的一份子。惹到了她們,皇帝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歷史上出名的隋唐時期,諸王和皇室子女不能被叫「公主」只能稱為縣主和郡主。這可不是晉朝時候的簡稱,人家是真的不能那麼叫。
明清時期,親王的女兒稱為「郡主」,郡主的女兒才被稱為「縣主」。
北宋徽宗時期,全國掀起一股復古潮流,於是皇帝又把公主的稱號給變回了早期時候的「帝姬」。
公主一般都有封邑,而且由皇帝賜給甲第(非常華麗的住宅)、山莊、園池,允許設自置官吏,這種官吏被稱為家令、私府丞、食官等等。
清朝時期,皇室子女和親王子女中的女孩子都被稱為「格格」。最為出名的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和紫薇都有格格的封號。
而《錦繡未央》中李未央被封的「安平縣主」只是因為皇帝念在李未央救災有功,從而換的一個封號而已。一般來說,皇帝女兒獲封縣主,那都是會順便賞賜封地和住宅還有俸祿的。李未央只是一個尚書的庶女,皇帝能夠給她一個縣主的封號就已經是看在李尚書的面子上了。所以,未央得到的縣主稱號是沒有實權的。
李長樂和叱雲柔正是知道這一點,才敢公然的將李未央關押起來,甚至想吊死李未央。但是有封號和沒有封號卻又是不一樣的。這就說明,你雖然沒有權力,但是你的背後是皇帝在支持。皇帝雖然沒給你實質性的獎賞,但是給了你無形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