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製造業發展方案(聚焦四新)
2023-10-13 22:29:07 1
山東製造業發展方案?本報記者 夏晨翔 北京報導近日,為全面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加快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山東省印發了《山東省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山東製造業發展方案?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山東製造業發展方案
本報記者 夏晨翔 北京報導
近日,為全面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加快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山東省印發了《山東省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本次《行動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省製造業數位化水平明顯提升,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25,實現製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的深層次變革。
對此,山東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解讀稱,2021年山東省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28.3%,轉型升級、提檔增質空間巨大,通過數位技術應用壯大塑強骨幹企業,深育培優中小企業,延長拓寬產業鏈條,對釋放潛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明確「四新」轉型目標
為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錨定「走在前、開新局」,突出企業轉型主體作用,《行動方案》明確了新基建、新動能、新優勢、新融合「四新」的轉型目標。
主要內容為,加快「新基建」,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催生「新動能」,企業數位化轉型成效更加凸顯;培育「新優勢」,產業鏈綜合競爭力有效提升;促進「新融合」,區域協同發展布局逐步形成。
具體而言,在新基建方面,要開通5G基站25萬個,建成確定性網絡2萬公裡;建設運營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30個以上,國家級「雙跨」平臺達到5家左右,培育省級平臺300家左右。建成「國家級-省級-邊緣級」工業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建設5個左右省級區域中心、50個左右省級行業中心和300個以上邊緣級中心,打造山東「工業雲」品牌。
在新動能方面,推動超過2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位化轉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位化率達到70%,「專精特新」企業數位化轉型率達到80%左右。
此外,每年建設30個以上以數據要素流通應用為核心的「產業大腦」和「晨星工廠」。培育100家以上智能製造標杆企業,500家以上智能工廠、數位化車間和智能製造場景。
在新優勢方面,聚焦標誌性產業鏈,支持以鏈主企業為主體建設30個以上「數字經濟總部」,聯合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建設數據可信、全程可控的工業數據空間。工業傳感器、工業軟體等關鍵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0%。
在新融合方面,要面向重點區域打造一批全場景數字經濟園區等載體,培育20個左右「工業網際網路 園區(集群)」標杆,建成10個以上數位化轉型縣域「樣板區」。探索建設「工業網際網路 自貿試驗區」「工業網際網路 城市圈」的山東模式,高水平建成山東半島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打造全國智造高地。
部署「四強」重點任務
記者注意到,本次《行動方案》還從強企業、強行業、強區域、強鏈條四個方面,部署了「四強」重點任務。
其中,「強行業」,主要面向原材料行業、裝備製造業、消費品行業以及電子信息製造業。
如面向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行業,要大力推廣應用物聯網、智能傳感、數字孿生等技術,加速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和工業數據集成共享,實現生產管控一體化。支持構建行業生產全流程運行數據模型,基於數據分析實現工藝改進、運行優化和質量管控。
圍繞汽車、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船舶等裝備製造業優勢領域,要開展關鍵技術和先進位造工藝集成應用,加快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實施智能製造供給支撐能力提升行動,聚焦研發、生產、質檢和供應等關鍵環節,擴大機器人應用範圍,提升整車柔性化生產水平,推進供應鏈數據流與業務流融合。
在強區域方面,《行動方案》指出,要打造平臺化產業「標杆園」,選育數位化縣域「樣板區」,構建一體化轉型「城市圈」。
主要包括,支持建設數位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採取「工業網際網路 園區(集群)」「工業網際網路 自貿試驗區」模式,發展共享工廠、協同製造、柔性生產等新模式,建設一批功能完備的工業網際網路園區、數字經濟園區,推動建設30個以上特色產業集群「產業大腦」,吸引中小微企業入區入群發展。
此外,結合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建設,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普及,加快縣域內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鼓勵服務商組成工作隊,按照標準宣貫、需求對接、實施改造、效果驗證、成效推廣的工作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數位化改造服務,加快推動形成一批數位化轉型縣域樣板。
而在強鏈條方面,《行動方案》則要求,助推產業鏈數位化升級,深化產業鏈上下遊協作。
一方面,要深化「萬項技改、萬企轉型」,加大對老工業城市轉型支持力度,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不斷提升產業鏈重點企業數位化水平。支持「鏈主」企業、重點平臺等結合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共性需求打造數位化平臺,以數據要素流通應用為核心,促進上下遊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
另一方面,則要建立「鏈主」企業與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對接機制,總結標誌性產業鏈「專精特新」企業數位化轉型標杆和創新服務實踐成果,推廣一批服務平臺和系統解決方案。
強化支撐及保障力度
為了順利推進目標任務,山東省還決定實施「一軟、一硬、一網、一雲、一平臺、一安全、一融合」七大支撐行動以及加強統籌協調、創新金融服務、營造良好環境等五項保障措施。
其中,七大支撐行動分別指:工業軟體提升行動、智能硬體發展行動、網絡設施優化行動、新型基建跨越行動、平臺賦能增效行動、數位化安全保障行動、工業元宇宙培育行動。
記者了解到,對於「一平臺」行動,《行動方案》要求,要推動「雙跨」平臺做大做強,按照「大企業共建、小企業共享」模式打造深耕行業的特色專業型平臺,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臺推廣應用。
強化平臺數位化解決方案供給能力,分行業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依託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提供數位化賦能、智能化改造等服務,助力中小企業降本提質增效。
「一融合」行動則要求,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元宇宙領域融合應用,支持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共建應用場景實驗室,打造技術支撐和應用開發平臺。
加快虛擬實境產業化發展,促進數字孿生、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製造業場景的應用,打造一批「數字孿生 個性化定製」「產業大腦 晨星工廠」等標杆企業。
在保障措施方面,《行動方案》指出,要創新金融服務,發揮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作用,加大對製造業數位化轉型領域資本投入。引導金融機構開發「技改專項貸」「數位化轉型專項貸」等專屬產品,對符合條件的數位化轉型項目予以支持。加大省級「創新服務券」對企業數位化轉型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創新財政支持方式,加快重點項目落地實施。
此外,聚焦製造業數位化轉型需求,優化提升「揭榜掛帥」核心技術攻關機制。支持用人單位依託國家、省級重點人才工程加快聚集數位技術領域高層次人才。加速推動數位化領域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建立健全常態化、專業化人才培訓機制,提升數位化專業人才技能素質。
(編輯:盧志坤 校對:顏京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