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聞笛古詩背誦的方法(學詩計劃春曉夜來風雨聲)
2023-10-13 22:34:06 2
全詩跡近信手拈來,語言平易淺近,明白如話。詩所吟詠的乃是詩人春曉睡起的片刻情景:昨夜一場風雨,不知會給嫵媚春花帶來多少災難?所幸天已放晴,四下裡傳來鳥兒歡快的啼鳴。
詩之一二兩句互相生發,「不覺曉」固然是說春宵夢酣,但也襯託了鳥聲之繁,因為正是鳥聲「處處聞」,才將詩人從夢中喚醒。詩人通過聽覺、感受和想像,描繪了一幅春日清晨明媚俏麗的圖景,抒發了對春天的熱愛、對春光的珍惜,詩味雋永,渾然天成。後來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與其風神相類。
先於孟浩然的沈佺期,寫有《芳樹》一詩:「啼鳥弄花疏,遊蜂飲香遍。嘆息春風起,飄零君不見。」孟浩然或有所借鑑,但《春曉》畫面更為清朗,惜春之情表達得更為委婉含蓄。由於言淺意遠,獨臻妙境,因此,歷來大部分的詩話和詩論家都認為這首詩具有禪味。
像明人唐汝詢在《唐詩解》中就說:「首句破題,次句即景,下聯有惜春意。昔人謂詩如參禪,如此等語,非妙悟者不能道。」森大來的《唐詩選評釋》也說:「浩然此作,就春曉未離褥時,寫其閒中之靜思,真情景,妙不可名,與所謂淨名之默然,達摩之得髓,同一關捩者也。須其自來,不以力構,鈍根之人,常當三復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