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由來及風俗簡單介紹(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你知道嗎)
2023-10-20 07:54:09 4
今天是2月26日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是春節最後一個節日,意味著這個年算是過完了。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
據說在漢武帝時期,皇帝的御膳房有一宮女名叫元宵,進宮後常年見不到親人,思家心切常以淚洗面。正月十五這一日,又悄悄的哭泣,被一大臣看到弄清原因後,深表同情。讓元宵做一道美食討皇帝開心,則什麼事都好辦了。
元宵決定做一家鄉小吃,用糯米粉搓成小球模樣,裡邊包上磨碎的芝麻,花生,糖等,再加入桂花後用水煮開,端給了漢武帝去吃,當吃到這碗入口芬芳,香糯滿嘴的圓子後立刻讚不絕口,大臣見機行事,請皇帝特赦元宵出宮與父母團圓。結果皇帝一高興就答應了。元宵就此了了心願。為了紀念發明人元宵,就把這種糯米做的小圓子稱為元宵,將正月十五這天也稱作了元宵節。
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等,還有的地方元宵節有遊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元宵節吃元宵,為何又有湯圓之說呢?據說,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一心想復闢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弔膽。某一日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諧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就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
但元宵兩字並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買他的帳,照樣在民間流傳。這就是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
天文預報顯示,今年元宵節月亮最圓時刻(望)出現在27日16時17分,日落一小時後和子夜前後皆是賞月的好時機。
祝朋友們元宵節快樂!!!
(圖片若有侵權告知立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