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歷史由來(你知道澂江一名的由來嗎)
2023-10-20 05:59:56 2
寫到「澄江」
我喜歡用「澂」字
因為我認為
「澂江」
才是這座縣城最貼切的名字
俯瞰澂江 李洪龍/圖
「澄江」最初的名字就叫「澂江」
「澂」和「澄」音義相同
都是「水靜而清」的意思
澂江撫仙湖
「澂江」地名的由來
澂江的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曾是滇中的魚米之鄉,富庶之地。
撫仙湖祿充景區
古時候的澂江屬於梁州地界,戰國時期為滇國。
至元十三年立雲南行中書省於鄯闡(今昆明),初置郡縣,改羅伽為澂江路,領河陽(今澄江)、江川、陽宗、普舍、研和(今玉溪研和)、邑市(今宜良古城一帶)六縣和新興(今紅塔區)、路南(今石林縣)二州,「澂江」之名由此始。
自元置澂江路後,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澂江路為澂江府,領三縣二州,即河陽縣、江川縣、陽宗縣、新興州、路南州。
清康熙八年(1669年)裁陽宗縣入河陽縣,澂江府實領兩縣兩州。
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留縣,就將河陽縣改為澂江縣,「澂江」之名便一直沿用下來。
「澂江」地名的含義在澄江老輩人中流傳著這樣一種相同的說法:
澂江是古時候滇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路治所在,加之境內山水奇麗而獲得這個地名。
按「澂」字結構,分開後便成了四個獨立的單字,「山」、「水」、「主」、「文」,而就是這四個字,全面概括了澄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秀麗的山水。
山水「澂」字左側的三點水,上方的「山」字,表示了有名「山」有秀「水」;
由于澄江位於全路中心,主宰著全路政治、經濟。
「澂」字中的「主」就包含了此意。
澄江歷史文化悠久,名人學士眾多。
故「澂」字中的「文」就是代表了文化發達的意思。
故地名第一個以「澂」字
至於此名中的「江」字,指的是南盤江。
當時江東的路南、宜良有一大部分歸澂江路管轄,而江西就是路治所在,這條江正好橫穿澂江路而過,所以用了個「江」字。
有關「澂江」二字的解釋,在建國前省、縣所編的《雲南郡縣釋名》、《澂江縣地誌資料》等以及1984年出版的《澄江地名志》記載都說「撫仙湖水,澄清異常,東流南盤江,故名澂江」。
因此,該地取名為「澂江」是因人文地理、湖山清勝而來的,概括了本地特點,頗具地方特色。
「澂」→「澄」的變遷1975年後,報紙在報導中將「澂江」改為「澄江」後,本地群眾意見紛紛。雖然「澂」亦作「澄」,「澂」是「澄」的異體字,但作為有「山」有「水」、有「主」有「文」的專用地名,從字體結構上見不到,失去了原來代表的意義。甚至有的人誤以為澄江即為「沉江」而來,這是一種誤解,不能作為澄江由來的根據。
地名是一個地方的名片,直觀地展現當地的文化傳承、文脈延續和文明進程。
澂江,一個頗有歷史內涵和地方特色的名字。我們不應再忽視這個名字的價值與意義,我們應當讓這個名字成為城市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