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楚南第一橋」傳說

2023-10-16 18:32:04

    (一)「白果」的由來
    白果鎮舊稱白果市、白果鋪,明屬崇嶽鄉,曾是長沙、湘潭至衡陽官道上的一個驛站。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商賈活躍,逐漸成為古鎮。相傳在很久以前,涓水河畔有一棵白果樹,枝繁葉茂,兀立參天,每年果熟季節人們紛紛前來採摘白果而得名。1997年春天白果大橋拓寬重修,在清理橋頭西岸護坡基礎時,發現一株近千年樹齡的古樹倒伏在河床上,經長年的沙掩水浸,樹幹和樹蔸表皮已碳化,黝黑髮亮,證實了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涓水發源於雙峰縣黃巢山,上遊水流湍急,流經白果境內後,水流漸緩,攜帶的泥沙在此沉積,形成長6.5公裡,寬約2公裡的衝擊平地(嶽北平地)。
    民國以前,涓水河繁忙如穿梭,從白果鋪順流而下兩天可抵達長沙,南來北往的人流和物資運輸主要靠涓水河運。據老人介紹,曾國荃打下南京後,用船將戰爭中擄搶的財寶沿涓水逆流而上運回了老家,運寶的船從白果經過,七天七夜川流不息。如今在白果鎮上街旁的河灘中仍保存有古碼頭和古渡口遺蹟,碼頭紅砂巖上留下深深的篙印和吊船纜的「鼻眼」,靜靜述說那段逝去的芳華。
    (二)「聚寶盆」的傳說
    明嘉靖年間,嶽北有個叫劉正協的地主,祖上原是大地主,由於不善經營,到了他這一代,家中僅剩下幾畝薄田。但此人心地善良,扶貧濟困,仗義疏財,樂善好施。
    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怪夢,夢見差人押解七個犯人從白果木橋上經過,犯人向其鳴冤叫屈,乞求救命。他將信將疑,一夜未眠,不知何解。第二天清早,他急急忙忙趕到白果橋邊,耐心等候了幾個時辰,未見有差人押解犯人經過,心中十分懊喪。四處張望時,看見木橋旁有一個老人,身前一隻竹笠,叫賣青蛙,無人問津。他來到老人身邊,無意間發現竹笠裡不多不少,正好七隻青蛙,蛙鳴如雷。他猜測「莫非夢見呼救的犯人是它們」,於是掏錢買下青蛙,來到涓水河金龍潭放生。
    放生時,只見有六隻青蛙迅速竄進潭水中,瞬間不見蹤影,剩下的那隻青蛙則浮在水面上,不肯離去,「呱呱」大鳴不止。一會兒後,先離開的青蛙頂著一隻瓦缽,浮出水面,慢吞吞將瓦缽移至他腳下。隨即所有青蛙消失得無蹤無影。
    他見到眼前的這一幕,覺得很奇怪,心中疑感不解,並將毫不起眼的瓦缽帶回家,隨手丟在地上,用作盛放飼料餵養家禽。
    某天,他歸家較早,發現瓦缽裡堆滿飼料象座小山,地上到處也都是飼料。他責罵家人不該如此浪費,家人告訴他已經很久未添加飼料了。他恍然大悟,原來不起眼的瓦缽是聚寶盆。趕忙洗淨,用於盛錢。此後家中錢財滾滾,富甲一方。
    (三)「楚南第一橋」的傳說
    涓水流域曾經樹木茂盛,雨水豐沛。山洪爆發時,水勢兇猛,波浪翻滾滔天,洪水越過河堤肆虐泛濫,嶽北平地一片汪洋,生靈塗炭。
    公元1492年前,涓水河上沒有橋,兩岸人來往靠船隻擺渡,常發生船翻人亡事故。
    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在涓水河上始建一座4尺寬、40餘丈長、離河面丈餘高的木架橋,供兩岸通行。因木料經受不住長年累月水浸和衝刷,交通常常中斷,朝廷緊急文書常被延緩。
    明嘉靖年間,由官府主導,大地主劉正協倡導組織當地民間自籌資金,計劃在涓水河上修建一座石拱橋——白果大橋。官府將建橋一事奏報當朝皇帝。傳說當時奏報的還有衡陽市青草橋,嘉靖皇帝奏準先期竣工的為「楚南第一橋」。


    白果大橋和青草橋在獲準後幾乎同時動工新建。本地出產紅砂巖石料,就地取材,大橋當初建設比較順利。在修建自西往東數河中第四個橋墩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試盡各種辦法,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屢建屢毀,計無所出,竣工遙遙無期。
    建橋倡導者劉正協心急如焚,寢食難安,夜不能寐。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中高人指點道,涓水河裡有孽龍,孽龍興風作浪,不宜建橋,第四個橋墩正壓在孽龍的脊背上,不可成功。若想橋墩順利建成,須將聚寶盆(瓦缽)當作建橋石料放到第四個橋墩之下;另須在橋墩上安放一對鐵蜈蚣,蜈蚣的頭分別朝向上、下遊水面。蜈蚣與孽龍相剋,每當孽龍欲作惡時,蜈蚣就會在第一時間發現,立即發出嗚嗚的鳴叫,鰲鉗就會死死咬住孽龍身子。孽龍害怕,不敢作惡,方保大橋萬年吉祥平安,永固千秋。
    劉正協聽後,依計行事。終於在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順利建成9孔10墩的紅巖石拱橋,橋長102米,寬6米,高9米,橫跨涓水,橋身鮮豔如血,恰似彩虹臥波,成為楚地一景。白果大橋又稱鎮嶽橋,因早于衡陽市的青草橋竣工,被書敇封為「楚南第一橋」,青草橋則為「楚南第二橋」。自此,白果市兩岸的民眾往來方便,人興財旺,五穀豐登,民眾讚美這橋是條幸福橋。
    (四)「鐵蜈蚣」傳說之一
    白果大橋地處楚國南方,被明嘉靖皇帝敕封為楚南第一橋,共有9拱,從橋西往中間數第4拱的橋墩上各有一隻鐵蜈蚣。鐵蜈蚣探出身子,伸長脖子,栩栩如生,引得許多遊人慕名前來觀看。
    以前涓水常發大水,洪水泛濫時,一片汪洋,波濤洶湧,惡浪滔天,洪水摧枯拉朽,生靈塗炭。
    古人認為山洪暴發與孽龍有關,為防止孽龍作惡,危害大橋和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建橋人為防範孽龍特意而為之。他們認為蜈蚣與龍相剋,能鎮住孽龍。孽龍肆意發難河水上漲之時,蜈蚣就會在第一時間感知,隨即發出嗚嗚的恐怖叫聲,大水不再往上漲了。……孽龍如欲繼續作惡,蜈蚣將會伸出鰲鉗咬住孽龍死死不放,至其死亡。孽龍害怕,不敢作惡,方保大橋永固千秋。鐵蜈蚣為什麼有這等威力?說來話長。
    原來,東海龍王有兩子,是兩條孽龍,不服父親管束,逃到白果上遊的金龍潭和下遊的煙波潭為非作歹,殘害人畜無數,逼迫當地百姓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時,除了燒香朝拜外,還要殺豬宰羊,把好吃的粽子丟向河裡犒勞孽龍。兩條孽龍稍不如意,便翻江倒海,衝垮房屋,摧毀農田,讓不少人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一天,南嶽聖帝來白果市巡視,向孽龍提出了警告;並派門神化作一位清官,募捐籌錢,在白果市兩岸建起了一座石拱橋。


    兩條孽龍不聽聖帝的警告,對派門神募捐籌錢建橋懷恨在心,仍然經常興風作浪,掀翻運輸船隻。聖帝大怒,啟奏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得知,就派楊四將軍下凡鎮妖。
    這年6月6日,天昏地暗,涓水陡漲,兩岸百姓哭聲連天,原來又是孽龍作怪。楊四將軍看得清清楚楚,腳踩雲頭,手舉大斧,大聲吼道:「孽龍休得無禮,看斧!」兩條孽龍擔心性命難保,只好跪地苦苦哀求道:「小畜生再不敢了。」楊四將軍喝道:「我奉玉帝聖旨前來鎮妖,本應斬首你倆,一看你倆有悔改之心,二看東海龍王面上,饒你倆暫且留下性命,立功贖罪,以後重犯,決不輕放。」兩孽龍連忙退入水中。楊四將軍恐兩龍反覆,招來二神守衛大橋,命他們嚴守職責,不得疏忽。二神遵命,現出原形,鑽入橋中,這二神原來是兩隻蜈蚣神。現在橋上兩隻鐵蜈蚣就是這二神變的。
    以後,涓水只要漲到快至橋頂時,鐵蜈蚣發出嗚嗚的恐怖叫聲,嚇得孽龍連忙退水,涓水兩岸的百姓破啼為笑,從此安居樂業。鐵蜈蚣實際是一個哨子,狂風暴雨之時,蜈蚣形的鐵哨被大風吹響,發出嗚嗚的聲音,傳得很遠,提醒人們注意天氣,防範水災。這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但後人為了感謝南嶽聖帝和楊四將軍,在橋兩端建起了兩座大殿。橋西端的叫水府殿。該殿裡的正殿塑了楊四將軍的鍍金像,全身盔甲,高舉板斧,腳踩孽龍,怒目圓睜。每年6月6日,涓水河內百舸爭流,一批接一批的船民進殿朝拜。橋東端的叫南嶽聖帝行宮,正殿塑了聖帝菩薩像,和靄可親,常年香火不斷。
    (五)「鐵蜈蚣」傳說之二
    傳說明朝時,白果上街住著一對老倌婆婆,靠賣豆腐營生。他們每晚上半夜製作好豆腐,第二天清晨沿街叫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某天清晨,他們偶然發現先天晚上製作的豆腐少了份量,覺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老倆口沒有吱聲,商量好下半夜守株待兔抓豆腐竊賊。
    他們象往常一樣製作豆腐,收拾好豆腐作坊後,沒有上床休息,偷偷地躲在牆角,靜候豆腐賊出現。凌晨時分,四周靜巧巧,月光下,一個細長的身子從窗口探進來,把頭伸進豆腐箱中。說時遲,那時快,老頭攥緊菜刀,狠狠朝那竊賊砍去。婆婆趕忙點燈察看,僅留下兩根墨黑似柴棍的東西在地上。第二天,街坊鄰居來看稀奇,無人能辨,胡亂猜測,眾說紛紜。
    後來,有細心的發現,楚南第一橋的一隻鐵蜈蚣少了一對觸鬚,眾人愰然大悟,「鐵蜈蚣偷豆腐」的傳說自此傳開。原來「鐵蜈蚣」己修煉成了神,百姓未忘鐵蜈蚣的恩義,逢年過節將好吃可口的美味搬到橋墩上供奉……
    (六)古橋新姿
    歷史到了1958年,原來過人、馬的石拱橋改成了公路橋。
    時光荏苒,寒暑更替,車水馬龍,因年代久遠,多年的風化、流水衝刷,古橋不堪重負,多處破損。 政府投資200萬元加上民間自籌資金,擴建重修了這座飽經風霜的名橋。1997年春奠基之時,春寒料峭,天空飄著毛毛細雨,成千上萬隻乳燕從四面八方匯集於此,齊整立在電線或枝丫上,歡慶這一喜慶的時刻,是為奇觀。
    橋面由原來的6米擴寬至12.5米,在橋東岸重建了虹茶亭。湖南省書法大家史穆先生為橋題名,「楚南第一橋」五個矯若遊龍的大字矗立在橋東。1998年8月28日當地民眾近萬人參加了大橋竣工典禮。
    2012年一場洪水又衝垮了三個橋墩,政府投資960餘萬進行了重建。
    新建的「楚南第一橋」全長102米,寬13.5米,7墩6孔(古橋是10墩9孔)。新的大橋保留了原石拱橋的風格,橋面是堅固的水泥結構,兩旁人行道均為整齊的麻石欄杆,每個欄杆上端安裝有彩燈,夜幕降臨,彩燈齊放,熠熠生輝,火樹銀花不夜天,讓遊人留連忘返。
    涓水是嶽北人們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她孕肓著一代又一代英雄俊傑。今天一條彩虹從她身上橫渡,藍天、碧水、古橋薈萃成一幅令人神往的風景畫,更展現了這位母親的美麗英姿。

同类文章

奇人王剃頭

 清朝末年,安州最大的袍哥組織當屬博雲堂,博雲堂的龍頭老大是名震江湖的飛刀尚義。   尚義據說原本是個武師,因為善使飛刀,被當時的川戲紅衣班聘請去,專門在連臺大戲《目蓮救母》中表演飛叉和飛刀絕技。尚義身懷絕技,哪裡肯與戲子為伍,暗地裡發誓,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出人頭地。   有一年,尚

順天府尹豔畫風波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貪玩的皇上,太監劉瑾便投其所好,想盡了辦法找出新鮮好玩的來吸引他,贏得了朱厚照的寵愛。劉瑾便藉機把持朝政,網羅黨羽,權勢燻天。但他心裡最明白,他這權力卻也是危如累卵,要是有哪個正直的大臣奏上他一本,再趕上皇帝不高興了,他就得玩完。所以,他就費盡心力,剪除異己。   順天府

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隻白狐狸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隻狐狸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蒼鷹從空中俯衝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

一幅壯錦

1.從前,在一座大山山腳下的茅屋裡,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起生活。老媽媽的壯錦織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織壯錦賣錢過活。   2.這一天,老媽媽在圩上賣完了壯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畫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還有花園、果園、池塘……老媽媽拿著畫愛不釋手,當即就買下了它。

狗吃屎的傳說

黃狗是書香子弟黃太直的書童,事事都替太直張羅,與太直感情深厚。太直得道成仙后,改號為太直真人,於天南山紫霞洞修煉,黃狗則隨主到紫霞洞陪侍左右。一日,真人在黃狗陪同下巡遊山中,見一男子對一女孩施暴,便喝住男子,男子大怒:「何方野人,敢管大仙閒事?」黃狗說:「光天化日之下,強暴民女,該當何罪?

奇緣

劉旺是山東人,從小隨父親學打鐵,十六歲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看到兒子已經長大,劉老鐵匠對劉旺說,出去闖闖吧。聽了父親的話,劉旺就帶上打鐵的傢伙和幾個夥計到河北來了。當時河北北部還算太平,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雖然大宋國已經將很多土地劃給了遼國。   劉旺在遼國打了三年的鐵,有一天,

胤嗣泉與張仙射天狗的傳說

濟南環城公園黑虎泉西側,有眼很不惹人注目的小泉子,叫胤嗣泉。清乾隆間管世銘的《城南諸泉記》中曾介紹道:「越南門橋而東,泉從石罅側出,碣曰『胤嗣泉』,然甚微。」   該泉為何稱為「胤嗣」?原來,建國前在該泉的上面曾有一小廟,廟中供奉的乃是身穿藍袍、五綹長鬚、挾弓持箭給人送子的張仙。該泉在張仙

話說端午「艾」和「粽」

 說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   這天天剛蒙蒙亮,從村子裡走出個二十多歲、手裡提著個竹籃的姑娘。姑娘來到山下四處張望,看到懸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連幾天,姑娘把這座大山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到了第六天,姑娘

端午看望新嫁女

 在浙江富陽的石梯村,有個姑娘叫陳蘭花,不但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還勤勞善良,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這年冬天,陳蘭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凍,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滾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懸崖絕壁,跌落下去還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沒有救了,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跑過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