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國產劇我一秒都捨不得快進(陣容頂配尺度不小)
2023-10-08 09:09:36 1
劇荒了小兩年,最近,懸疑愛好者們終於等來一部值得一看的國產新劇。
主創陣容,實屬頂配。
兩位導演,
國劇一哥張黎,拍出過《大明王朝1566》、《人間正道是滄桑》等殿堂級國劇。
黃偉,代表作《大江大河》、《白鹿原》。
編劇是《白夜追兇》的指紋,津港宇宙終於迎來新篇章。
雙男主夏雨 羅晉,對應並行的兩個單元。
還有萬茜、焦俊豔、李光潔等實力派演員加盟。
除了過硬的班底,「敢拍」也是它的一大賣點。
從連環車禍到情殺碎屍,從死刑覆核到海關走私,劇中各種大尺度元素,在過審的邊緣反覆試探。
滿滿的線索、行話、暗語、細節,信息量超載,讓劇迷們燒腦並快樂著。
網友紛紛評價:看懂這劇的得長800個心眼——
《庭外》
《庭外》分為兩部分,《盲區》和《落水者》。
兩者以AB劇的形式嵌套,既獨立成篇,也互有交集。
《盲區》一開頭就是一場慘烈的車禍。南津市環城公路上,六輛汽車連環追尾。
夏雨飾演的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魯南,也是這車禍中的一環。
他頂著輕傷,跳車、滅火、報警、救援,在事故發生地擺上滅火器以作警示,一系列操作乾脆利落。
但緊接著,竟然有第七輛車撞了上來,無減速,無躲避,司機重傷,不省人事……
怎麼回事?編劇在這裡留了個謎面,我們先往下看。
離開車禍現場,魯南按計劃趕往南津刑偵支隊。
他這次來南津,原是為了向上級匯報一起津港死刑覆核案件的工作進度。本打算速戰速決當天返程,誰知一到支隊,卻突然被上級要求協助處理一起九年前的死刑覆核案件——
九年前,被害人劉鳳君於某日下午離家後遭人殺害,殘忍分屍,案件一直未被破獲。
直到九年後,警方通過DNA比對,鎖定了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南津市斯塔瑞進出口貿易公司董事長田洋。
在審訊過程中,田洋對自己分屍與拋屍的罪行供認不諱,卻否認殺人的事實,堅稱是同夥李夢琪臨時起意、持刀殺人。
可問題是,李夢琪早在七年前就消失了。
田洋單方面的指證空口無憑,難以改變他的死刑判決;但若他所言為真,一旦他被執行死刑,便再也死無對證,很可能讓真兇從此逍遙法外。
蹊蹺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案件卻一路速審速判,田洋被直接判處死刑。
直到最後的死刑覆核階段,才被南津警方卡了一道。
但留給魯南調查的時間只有不到一天,線索也早就斷了,即使機智如他,也毫無頭緒。
就在他束手無策時,田洋的辯護律師冉森卻主動找到他,並爆出一個猛料:他知道李夢琪的下落。
據冉森推測,與田洋公司對接的走私團夥的頭目陳曼(萬茜 飾)很可能就是改頭換面後的李夢琪。而她之所以能夠掩人耳目,是因為在南津公安內部擁有保護傘……
劇集第一集信息量頗為密集。
劇情圍繞「陳曼是否是李夢琪」這個最大懸念展開,同時公安部門中的「內鬼疑雲」,也將緊張感拉滿。
在魯南闖入陳曼團夥調查的過程中,不慎破壞了南津警方秘密部署的收網行動。
唯一的補救機會,在開頭那場車禍中、突然衝出的第七輛車的駕駛者嶽志超身上——
據調查,當天晚上陳曼將返回津港,與她的律師碰頭,利用偽造的票據清關一批走私貨物。
她的律師正是因車禍昏迷不醒的嶽志超。
警方本計劃藉此機會,將這一犯罪團夥一網打盡。
但由於嶽志超突遭車禍,加上魯南的擅自行動,抓捕計劃面臨流產。
為了將功贖罪,魯南提議找人假扮嶽志超律所的隱名合伙人,前往津港與陳曼會面。
而魯南心裡這位「隱名合伙人」的不二人選,正是《落水者》中的主角喬紹廷(羅晉 飾)。
劇集由此引出第一層看點——
在極限16小時中,多路人馬鬥智鬥勇,帶來緊張刺激的倒數時刻。
作為犯罪團伙頭目,陳曼生性狡詐多疑,嶽志超跟隨她多年,突然冒出一個隱名合伙人,她必定會起疑。
因此,喬紹廷需在陳曼的飛機落地前的45分鐘裡,儘可能多的記住關於嶽志超的信息,了解他的履歷、性格、工作及生活習慣。
哪一屆畢業,辦過什麼案子,律所盈虧,家庭狀況,消費偏好,夫妻關係……
越細節、越私密、越個人的信息越有用。
功課做足,接下來就靠隨機應變。
喬紹廷與陳曼碰面,津港警方在暗中跟隨保護。
察覺到被跟蹤,陳曼的手下狠狠用繩索勒住喬紹廷的脖子,觀察後方車輛的動靜。
幸有魯南準確判斷出了陳曼的意圖,讓警方車輛徑直開過,並未停留施救,才使這次試探平穩度過。
喬紹廷則表面慌張,實則冷靜,將自己合理地嵌套進嶽志超過往處理過的案子中,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再加上警方提前偽造了嶽志超和喬紹廷完整的郵件和電話通訊記錄,這才暫時打消了陳曼的懷疑。
反派的試探設套,主角的見招拆招,讓人屏息。
而後處理報關的過程中又生波折,陳曼偽造報關發票的同黨,已被警方抓獲。
因此,該團夥偽造的發票編號正被緝私局牢牢盯著,一旦喬紹廷把偽造發票輸入電子報關系統就會觸發警報。
而一旦陳曼在津港被抓,南津這邊的行動就會失敗。
當務之急是聯繫緝私局暫時給陳曼的偽造發票開綠燈,解除警報,以免打草驚蛇。
另一方面,警方需想辦法通知喬紹廷此事,以拖延時間。
魯南一個電話打給喬紹廷,謹慎的陳曼當然會要求他打開免提。
於是,二人就在陳曼的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出諜戰戲碼。
這也是劇集的又一看點——魯南與喬紹廷,法官與律師打配合。
兩人的對話看似平常,實則處處玄機。
比如魯南說,「你好像因為投訴被停止執業」,意思是任務需要暫停;
「如果你對相關規定不了解的話,可以隨時來找我」,畫外音是情況有變,找機會與我聯繫。
喬紹廷也憑藉機智與默契,很快領會對方的暗示。
不過不得不說一句,這段對暗號的戲份,大多數觀眾是靠著劇組官方給出的解析才得以看懂,如果能在劇中給出交待,應該會顯得更加合理。
兩人裡應外合,化解重重危機。
由於警方辦案的保密要求,喬紹廷自始至終都不了解行動的全貌。
魯南向他提出具體要求,並告知其有風險,他便毫不猶豫地應下。
他十分清楚邊界,知道什麼不該聽,什麼不該問。
非知情的情況下深入虎穴,靠的是一份信任。
這種強者之間的惺惺相惜還是挺帶感的。
爽感之外,「細節控」也是劇組的一大特色。
比如劇中李夢琪將戒指打磨成耳環這種看似無關緊要的小動作,卻在之後成為案件突破口,將案情反轉。
而開頭連環車禍中,第七位司機嶽志超之所以毫無緩衝地撞上前車,正是因為行駛中的視覺盲區,而最後兇手的落網也是利用了這一原理——
以為自己逃避了追捕,沒想到是一場鋪排好的甕中捉鱉。
雖然鋪子與許多觀眾原本都以為開篇那場追尾是一場由幕後真兇設計的陰謀,不過這樣首位呼應、點題的設計倒也還算巧妙。
此外,劇集雙單元交互的敘事形式也比較新穎。
《盲區》的故事集中在16個小時中,這16個小時又被嵌進了《落水者》的時間線中。
比如在《盲區》裡,陳曼在調查喬紹廷時,提到他曾因經手的案子被拘留過一個月。
這一個月在《盲區》中作為試探喬紹廷的一個細節,但在《落水者》中卻被詳細展開,成為刻畫喬紹廷角色的重要一筆。
而喬紹廷之所以毫不猶豫答應魯南做臥底深入敵營,也是因為兩人在文章開頭提到的、津港市的那起死刑覆核案件中產生過交集。《落水者》的故事,就圍繞那起案件展開。雙線並行的敘事,使得觀劇感受如同拼拼圖一般,兼具層次感與趣味感。
不過,《庭外》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比如主角光環略大,巧合略多;在配角上的著墨又不夠走心。作為刑偵中堅力量的吳隊,成了純純的工具人。而江嘯作為兩年的臥底,沉不住氣,有勇無謀,強行被降智來襯託男主。以大佬陳曼的心機,江嘯是怎麼混入走私團夥的,不禁讓人畫一個問號。
一些原以為是伏筆的地方卻沒了下文,讓人有種差一口氣的感覺。最受詬病的,當屬第六集那場追車戲,在隊友可能被傷到大動脈且刀子仍在傷口內無法保證止血效果的情況下,魯南硬是和兇手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飆車大戲,讓不少觀眾下頭。
總的來說,雖然《庭外》中的一些瑕疵讓人有些遺憾,但作為一部現實題材懸疑劇,融合了動作、推理、刑偵、臥底等元素,爽感還是比較在線的。至於是否能成為今年的黑馬劇集,關鍵還是要看它的後續表現——雙單元敘事線能否很好的交織呼應、《盲區》留下的坑由能不能在《落水者》篇章被填上?可以期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