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為什麼相愛的人想接吻(為什麼我們相愛就要接吻)

2023-05-13 06:33:40

在騎士文學的理想中,不論男女主角或他們所在的世界遭遇到什麼事,吻總能讓他們結合。這已然成為大眾想像中一個潛在的主題」,馬塞爾·達內西在《吻的歷史》中寫道。

全文4604字,閱讀約需9分鐘

今天,吻已經變成了一個極具浪漫色彩的符號,甚至可以說,在現代人的各種動作中,沒有哪一個動作看上去比親吻更美好。它可以發生在私密的二者之間,異性,或者同性,以此表達個體的愛慕,它也可以在某些公眾場合——例如在反恐同日或愛滋病日的活動中親吻對方,作為一種和解式的宣言出現。

吻,幾乎是一個永恆而凝固的瞬間,而它的意義變化也體現了人性對歷史的一種篩選——曾經,吻有著更多政治或其他層面的含義,例如親吻君主的腳掌以示敬仰,或者單純不帶感情地親吻臉頰作為社會禮儀的一種,更不用說吸血鬼之吻和基督教文化中臭名昭著的「猶大之吻」。

同時,吻在早期也不是那種世界性的文化,在某些文明中也並不存在「吻」這個動作及詞語。它能夠在今天演變成一種世界性的、代表愛與浪漫的動作,需要感謝那些有著普世價值的文藝作品,還有那些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不曾熄滅的人性之愛。

▲日本動畫《你的名字》(2016)也許運用了「咀嚼行為」這個心理原型,男主立花瀧喝了三葉的口嚼酒,這讓兩個人在某種意義上完成了一次親吻。

至於另一位對意識頗有研究的學者弗洛伊德,則給出了一個非常「弗洛伊德式」的解釋,他認為親吻的動作來源於人類的戀母情結,因為個體的潛意識中保留著對母親乳頭的吮吸記憶,所以在成人後才會在伴侶的身上重新尋求這種體驗。

弗洛伊德學說在這種情況中的運用實在是非常可疑,起碼在我看來,它就像是一個工程師在面對無法解釋的問題時胡亂抓起了一件工具。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母親,在弗洛伊德的那個年代,大多數人也都經歷過母乳哺育,既然這種情況是普遍性的,那這個說法就無法解釋為什麼在許多國家和文化中,根本沒有產生過「吻」的行為,也沒有一個形容「吻」的詞語。

▲17世紀,一位名叫馬丁·馮·肯普的德國學者寫了一本1040頁的百科全書,全書舉例分析了20種不同類別的吻。包括「和解的吻」「虛偽的吻」「淫蕩和通姦的吻」「下級對上級的吻」等等,這些解讀充滿了宗教審判的味道。

與吻絕緣的文明所佔比例並不低,非洲、美洲的大多數文化中都沒有接吻的習慣。而且,當這些文明接觸到歐洲人的時候,他們對接吻也帶有牴觸心理,當地人或者認為這個行為有傷風化,不夠禮貌,或者認為吞咽對方的口水是個不衛生而且令人噁心的事情。

根據文獻記載,當太平洋島上的湯加人第一次看到歐洲人接吻時,他們笑著說「你看看,他們把彼此的口水和汙垢都吃了下去」。所以,也不難理解「愛斯基摩吻」的出現,北極的原住民們使用了一種和接吻相同的意象——鼻尖對鼻尖進行觸碰和摩擦,卻沒有用嘴唇去親吻,但這是否真的出於衛生方面的考量依舊無法確知。而在中國,接吻作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也沒有被人們完全接受,1990年,《工人日報》還在告誡讀者:由西方引進中國的接吻習俗是種「粗野行為」,帶有「同類相食」的含義。

這種「同類相食」的文化解讀究竟來自哪裡,實在無從知曉。而在歐洲,接吻行為也的確因為其衛生方面的原因,在某段時期裡遭到了禁忌。羅馬皇帝提貝裡烏斯曾頒布一項法律,禁止人民接吻,因為他認為接吻會導致一種神秘細菌的傳播,從而摧毀羅馬貴族的身體和容貌。在宗教和父權秩序統治的時期,禁止接吻也成為壓抑女性情慾、捍衛道德的一種手段。但這些時期都沒有持續太久,接吻,以及其背後的情感都穿破了社會教條的束縛,在騎士文化興起和藝術作品的創作中保留了下來。

▲國產電影《廬山戀》(1980)中的「第一吻」。

藝術品中的吻

「重要的作品,宏大的小說,則往往建構在不可能的愛之上,愛的體驗,愛的悲劇,愛的破裂、分離、終結,等等。」

——喬治·巴塔耶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對吻的描繪開始激增。儘管畫家們在吻的使用上賦予了諸多意味,比如宗教的和政治上的。但事實證明,人們對情感的體驗會超越這些局限性的思考。一個最典型的案例是19世紀義大利畫家弗朗西斯科·海耶斯的油畫《吻》,今天,一個第一次面對這幅畫的觀者根本不會想到海耶斯是在通過這幅油畫諷刺獨立戰爭期間義大利與法國的結盟,也許在知道了這個創作意圖後,我們會發現的確圖像中的女性姿態有一些被動,而男性的動作帶有些許強迫性的暗示,但在第一眼看到這幅畫時,使其具有永恆色彩的絕對是那個充滿浪漫性的動作。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列舉出大量的藝術作品,例如布歇的《赫拉克勒斯和翁法勒》,蒙克的《窗邊的吻》,布朗庫西的《吻》,以及最知名的那件作品,由羅丹所創造的《吻》。為什麼接吻這個動作總是帶有定格和永恆的特點?

▲ 愛德華·蒙克《窗邊的吻》。

▲康斯坦丁·布朗庫西《吻》。

以愛為思想基礎的哲學家喬治·巴塔耶曾經對此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他看來,愛情和情慾之間存在著一個斷層,它們一個屬於柏拉圖式的精神,另一個屬於卡薩諾瓦式的肉體,太多的研究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方向進行闡釋。而接吻,則彌補了精神和肉體之間的斷層。它是純愛的象徵,卻又不失身體的欲望。

同時,接吻這個行為屬於純粹的瞬間,接吻的雙方無關身份、地位、性別,無關二人的過去與未來,這個美好的瞬間在此時此刻發生,同樣也在此時此刻結束。在這個行為中,人們並不會在意它的延續,後者屬於婚姻或其他形式的範疇。而這種瞬間的情感,這種擊破社會束縛的行為,才是大量藝術作品所追求的東西。

親吻的這種力量在諸多文學作品中也得到了發展。令我們感到驚奇的是,它最早在文學中作為一種對社會風氣的反抗而出現,例如莎士比亞所塑造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兩個由於社會原因註定無法走到一起的戀人,用死亡之吻換來了一份和解。

而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後,騎士小說又風靡一時。這些小說的模式化特點非常顯著,男主人公都是英俊勇武的騎士,女主人公則是深閨小姐,如果按照中世紀的社會氛圍和死氣沉沉的宗教束縛來看,後者幾乎沒有什麼釋放情慾,探索愛情的機會。而騎士文學則給這種生活氛圍帶去了生機和刺激感。

「在騎士文學的理想中,不論男女主角或他們所在的世界遭遇到什麼事,吻總能讓他們結合。這已然成為大眾想像中一個潛在的主題」,馬塞爾·達內西在《吻的歷史》中寫道。而且,直到今天,整整六七個世紀過後,吻在藝術作品中依舊延續著這項功能。

不同意義的社會與私人之吻

雖然,我個人並不喜歡用社會學的那些方式去研究接吻這個行為,因為這極有可能把接吻降格成一種出於必然性的機械運動而喪失生命力。但有些事情確實非常奇怪,同樣的一件事情,在私人的場所出現和在公開的場所出現,的確有著不同的意味。

尤其是在看似已經進入全球化的現代社會中,親吻的反抗意味仍舊存在,它仍舊沒有完全擺脫社會討論的陰影。2008年,英國的《衛報》曾經刊登了一篇評論,事件的由起是當時的英國首相戈登·布朗親吻卡拉·布呂尼·薩科齊。

當然,這種吻肯定與之前所談論的那些具有愛情意味的吻不同,它僅僅是社會禮儀角度的存在,但這件事在十年前也引發了討論——親吻禮究竟是否優雅。起碼從《衛報》裡的那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得知,作者將這個事情引起的討論歸結到了不同的文化,並且認為在社會風氣更加保守的英國,親吻禮讓英國的社會氛圍發生了改變。「三年前還不是這樣」,「沒人確切地知道為什麼這種口頭濫交會突然爆發」「親吻或者不親吻,這是一個主要的社交難題」。

而在十年之後的今天,這個話題依舊沒有結束,而且它極有可能會被放在當下的「性騷擾」話題中討論。

也許是因為親吻這個形式在社交中顯得太過親暱?那麼,情人間的接吻又如何呢?起碼,還是有一些人認為在公開場合接吻是一個「不雅」的舉動,然而「不雅」的確是個毫無根據的形容詞,同一個事情到底是屬於「雅」還是「不雅」會在四個人中得到四個不同的答案。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1942)劇照。

所以,為了挑戰這些條條框框的限制,還是有人選擇宣言般地表達自己的愛欲。在上世紀60年代,就有大量的嬉皮士用集會和群體親吻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態度。

隨著影像文化的興起,電影也成為了接吻文化的陣地——1942年,《卡薩布蘭卡》中的親吻和背景的炮火聲形成鮮明對比,「精彩地詮釋了愛情勝過戰爭的力量」;1946年,《郵差總按兩次鈴》中因為情侶在駕駛中的親吻導致了車禍悲劇,卻讓「車子裡的浪漫」成為了當時的文化主流;1945年,迪士尼動畫《小姐與流氓》呈現了動物之間的親吻,2008年,另一部動畫電影《機器人瓦力》則用兩個機器人之間的親吻表達了愛情的無界。

而且,電影還將更多具有爭議性的鏡頭帶給了當時的觀眾,例如最早的同性親吻鏡頭,來自於1927年的無聲電影《鐵翼雄風》,鏡頭裡兩個男性軍人溫柔地接吻。——不過這個畫面在當時反而讓觀眾感覺稀鬆平常,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軍人在壕溝中接吻也是個常見的事情。反而在近代,同性親吻的鏡頭有了更多的爭議。

▲《機器人總動員》(WALL·E 2008,也譯為「機器人瓦力」等)畫面。

在這之後,還有更多帶有爭議性和劃時代意味的吻出現在鏡頭裡。包括《雨人》裡那象徵著健康人與患病者之間的吻,洛麗塔式的禁忌之吻以及跨種族的接吻等等。這些吻都具有很強烈的社會意味。它們也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 。

但最後,從社會回歸到個人,我們會發現依舊無法解決開頭所提出的那個問題——我們為何用接吻表達愛?——是從文化當中繼承了這個行為?還是一個潛意識的舉動?還是一個情不自禁的舉止?對此我們很難給出一個回答。

當然這個世界上依舊有人在研究這個命題,有「接吻學」(philematology)這個獨立的學科,其研究者從科學的角度為我們解釋了為什麼接吻讓我們感到愉快並成為表達愛欲的方式——包括鏡像神經元發送的個體信息、口輪匝肌的運動、接吻時腎上腺素、多巴胺、腦內啡以及皮質醇的分泌導致情緒壓力的緩解……

等等,這一幕是不是有點熟悉——感覺就像《生活大爆炸》裡的謝爾頓跳了出來在你耳邊喋喋不休地解釋。這種知識的確有些讓人掃興。我們倒更願意聆聽《吻的歷史》作者在最後所給出的總結,讓親吻繼續保有那浪漫而自由的面紗——

「畫家、雕刻家、作曲家和詩人創造了自由戀愛的新世界,使人們對愛情與婚姻有了新的看法。吻改變了社會及其法律和社會經濟結構。因為有了吻,我們更懂得包容,能夠在社會生活中接受開放的性。或許,吻已經不再與反抗、逾矩畫上等號,而是一種我們可以享受的浪漫行為。」

文/宮子 編輯 西西 校對 薛京寧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