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詰襟測評(科普向穿詰襟的DK少年)
2023-05-07 20:55:21
之前我們為大家介紹過關於JK制服的一些小科普,而相對女生制服的多樣和改革,日本男生制服就顯得單調了嘛?並不是這樣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於DK制服的一些小故事。
我們在動畫或是日劇中也能看出來,和JK制服一樣,如今的DK制服也分為日式和西式兩種。而日式傳統的DK制服,稱之為詰襟。「詰襟」通稱「Gakuran/がくらん」,寫成漢字便是「學蘭」。「蘭」指的是荷蘭的「蘭」,在幕府統治的江戶時代,由於閉關鎖國的政策,唯一能夠與日本進行港口交易的國家便是荷蘭。而那時的荷蘭,對於日本人來說就代表了整個西方,因而那時來自西方的物事均冠以「蘭」字,如西學稱「蘭學」,西方醫學稱為「蘭醫」,而「Gakuran」的意思就是「學生用蘭服」。而明治維新之後,西方文化更加大量的流入日本國內,當時的歐洲各國的學校制服都是基本上模仿軍服而製作的,而採用軍服作為學生的制服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明治十二年宮內省設置的官立學校「學習院」指定「詰襟」為男生校服,七年後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也指定「詰襟」為制服,其它中學或大學陸續效仿。但是詰襟制服當時只有有錢人家子弟才穿得起,一般大學生都是和服、下駄,再用風呂敷包裹課本、文具去學校,因此詰襟制服在當時算是一種上流知識分子的服飾。
最早的男子校服是規定必須在詰襟外套裡穿白領襯衫,在外套立領上剛好露出一圈白邊。有些學生很窮買不起襯衫,後來就出現了在詰襟的立領內加一層白色襯領,這樣即使不穿襯衫也能有白邊露出來。
詰襟制服為指定為大學學生制服的同時,也指定了日本式角帽作為學生制帽。歐美式的角帽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大學畢業典禮時見到的學位帽,和帝國大學的學生制帽相比較,大概就能了解其中的聯繫。角帽從明治的時代開始是日本大學生的標誌。
而「白線帽」則是在帽沿上有著白線的的制帽,如果是高等學校,通常就是兩道白線。「白線帽」是舊制高等學校學生的象徵。白線帽是足以讓青年人自豪的,因為它代表著一種身份。日本舊制高等學校就相當於現代的大學預科,上了高等學校,基本上也就等於上了大學。舊制高校培養的是一種作為未來社會精英的感覺和自負。
日本昭和時期的男學生經典裝扮:頭戴菱形角帽,身穿立領詰襟,外披黑色鬥篷,如果天氣不冷他們還會腳穿高齒木屐。角帽上的白線代表學歷,兩根線比一根線的教育程度更高。
詰襟學生制服的紐扣是金屬製造的,紐扣上面是校徽。不同學校的制服的紐扣也是不同的,這也是用以識別學校的學校的一個標誌,當然制帽也是如此。
另外關於紐扣,有一個風俗動漫迷們肯定不會不知道,就是畢業典禮那天,女生如果可以要得到男生的第二個扣子,表示對方的意中人正是你。對男生來說詰襟制服的第二顆紐扣乃是一種定情之物,第二顆紐扣是最靠近心臟的一顆,表示對方願意把「真心」交給意中人。據說此風俗的起源是二次大戰時,男子在赴戰場前,由於很可能一去不復返,特意留下軍服的第二顆紐扣給意中人當終生紀念。高校的制服是常年穿著的,是伴隨學生時間最長的衣物,學生時代的一切喜怒哀樂,都凝聚在這第二顆扣子裡,所以用其作為定情之物也算是很合適的。
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來說,詰襟學生制服已經跟不上時代,而且限制個性的發展,所以大學便不再統一制服,而詰襟制服就變成國中、高中男生的校服。八九十年代以來,日本學校制服傾向於用西裝甲克等作為學校制服,詰襟制服不再是一統天下了,現在大概七成國中都採用黑色詰襟制服服,高校則有二成左右,大部分高校都已經採用西裝的式樣作為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