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寫盡人生(古詩窗裡讀人生)
2023-05-07 07:01:24
古詩寫盡人生?人居房屋為何留窗?窗有三大功能:接納明亮的光線,呼吸新鮮的空氣,觀賞外面的風景正因為這種功能,窗口便成為人們家居活動最主要的場所,而窗前生活的畫面,則是豐富多彩耐人尋味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古詩寫盡人生?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古詩寫盡人生
人居房屋為何留窗?窗有三大功能:接納明亮的光線,呼吸新鮮的空氣,觀賞外面的風景。正因為這種功能,窗口便成為人們家居活動最主要的場所,而窗前生活的畫面,則是豐富多彩耐人尋味的。
且擷取古詩「窗」中的幾幅剪影以共賞。
巾幗英雄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徵戰十年,凱旋而歸。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詩》)——脫去徵袍,對著窗戶梳理如雲秀髮,照著鏡子貼上精巧的面飾。這個窗前梳妝的特寫,生動地反映出木蘭不戀功名,愛美、愛和平生活的樸素個性。
李商隱羈絆蜀地,接到妻子詢問歸期的家信,即景抒情:「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活巴山夜雨時。」此詩以與妻剪燭窗前作為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雖是想像之境,既然選景西窗,說明此處曾留下過他們伉儷情深的過往。「西窗共剪燭」,溫馨又深情。看來,李商隱是把真摯的愛情作為身處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和心理慰藉。
陶淵明回到鄉間茅舍,寫了篇《歸去來兮辭》,其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兩句,狀寫其倚靠南窗,目視窗外松菊而閒適自得的神態,形象地表現了自己安貧樂道、熱愛田園的志趣。
一般住房,中間是門,兩側為窗。如果說門是房屋的心臟,那兩邊的窗就是房屋的眼睛了。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推而論之,窗戶則可以展現房屋的心靈;不過房屋的心靈是以房屋主人為載體,我們通過古詩之窗,可以看到古人的精神風貌與人生追求,這對於今天的讀者,仍不失啟迪。
(李新泉)
來源: 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