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典成語對應的人物(盤點漢語成語中的人物)
2023-04-22 07:54:22 1
古代經典成語對應的人物?1、阿嬌金屋:漢武帝姑母長公主劉嫖的女兒陳阿嬌,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古代經典成語對應的人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代經典成語對應的人物
1、阿嬌金屋:漢武帝姑母長公主劉嫖的女兒陳阿嬌。
2、哀哀欲絕:《紅樓夢》中人物寶珠。
3、哀毀骨立:《世說新語》中人物王戎。
4、哀梨蒸食:西漢丹陽秣陵人哀仲。
5、愛才好士:房玄齡著《晉書•殷仲文傳》中人物劉毅。
6、愛鶴失眾:春秋衛國衛懿公。
7、安樂窩:五代後周陳王安審琦。
8、暗度陳倉:西漢劉邦。
9、昂昂自若:春秋田開彊、古冶子、公孫接。
10、傲慢無禮:西漢劉邦。
11、傲睨自若:《三國演義》人物簡雍。
12、八鬥之才:三國魏•曹植。
13、八仙過海:傳說八位神仙,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韓湘子、李鐵拐、曹國舅、藍採和、何仙姑。
14、八磚學士:唐代相國李程。
15、拔山蓋世:秦未漢初項羽。
16、拔山扛鼎:秦末漢初項羽。
17、拔幟易幟:漢初韓信。18、把臂入林:晉代謝鯤。
19、霸王別姬:秦末漢初項羽虞姬。
20、白旄黃鉞:西周武王姬發。
21、白日衣繡:《風俗通•怪神》人物張遼。
22、白眼相看:三國魏•阮籍。
23、白衣宰相:唐代令狐滈。24、白魚入舟:周武王姬發。
25、白雲親舍:唐代狄仁傑。
26、百步穿楊:春秋楚人•養由基。
27、百代文宗:晉代陸機。
28、百發百中:春秋楚人養由基。
29、百年樹人:春秋齊國管仲。
30、柏舟之誓:周代共姜。
31、班荊道故:春秋時伍舉、聲子。
32、班馬文章:東漢班固、西漢司馬遷。
33、班門弄斧:春秋魯國公輸般。
34、班香宋豔:東漢班固、戰國宋玉。
35、斑衣戲彩:傳說人物老萊子。
36、版築飯牛:商代傅說,春秋寧戚。
37、半部論語治天下:北宋趙普。
38、伴食宰相:唐代盧懷慎。
39、寶刀不老:《三國演義》人物黃忠。
40、報仇雪恥:春秋末越國文仲。
41、抱蔓摘瓜:唐代武則天。
42、暴殄天物:殷商殷紂王。
43、杯酒解怨:唐代張延賞。
44、杯酒釋兵權:北宋趙匡胤。
45、杯中之物:《醒世恆言》中濬縣才子盧楠、知縣汪岑
46、背水一戰:西漢韓信。
47、筆翰如流:晉代陶侃kan。
48、閉門思過:東漢韓延壽。
49、伯道無兒:晉代鄧伯道。
50、伯樂相馬:春秋秦國人孫陽。
51、伯樂一顧:同上。
52、伯牙絕弦:春秋戰國楚人俞伯牙。
53、伯夷之風:商末孤竹國伯夷。
54、博聞強記:戰國齊國淳于髡。
55、不改其樂:春秋魯國顏回。
56、不甘後人:西漢李廣。
57、不甘寂寞:明代王守仁(陽明)。
58、不敢越雷池一步:東晉溫嶠。
59、程門立雪:宋代程頤、遊酢、楊時。
60、鴟目虎吻:新朝王莽。
61、齒如齊貝:春秋魯國盜蹠。
62、齒亡舌存:元代常玘。
63、初出茅廬:蜀漢諸葛亮。
64、楚弓楚得:春秋楚國楚共王。
65、楚河漢界:漢項羽劉邦。
66、穿房入戶:《三國演義》人物周善。
67、垂拱而治:西周周武王。
68、大事不糊塗:宋代呂端。
69、大喜過望:西漢黥布。
70、大義滅親:春秋衛石碏。
71、大義失荊州:三國關羽。
72、代人捉刀:三國曹操。
73、代為說項:唐代項斯。
74、丹心碧血:春秋萇弘。
75、膽大如鬥:三國漢姜維。
76、登山小魯:春秋魯國孔子。
77、東窗事發:南宋秦檜。
78、東施效顰:傳說人物,春秋越人東施。
79、洞見癥結:春秋戰國鄚人扁鵲。
80、篤志好學:漢代侯霸。
81、妒賢嫉能:秦未項羽。
82、短小精悍:西漢李延年。
83、對牛彈琴:戰國公明儀。
84、多多益善:漢初韓信。
85、兒皇帝:後晉石敬瑭。
86、二惠競爽:公孫灶、公孫躉,春秋齊人。
87、發指眥裂:西漢樊噲。
88、房謀杜斷:唐代房玄齡杜如晦。
89、飛鳥依人:唐代禇遂良。
90、非池中物:三國劉備。
91、分庭抗禮:春秋衛人子貢。
92、分香賣履:三國曹操。
93、奮不顧身:西漢司馬遷。
94、負荊請罪:戰國趙人廉頗。
95、婦人之仁。西漢項羽。
96、高陽酒徒:西漢酈食其。
97、割席斷交:三國管寧華歆歆。
98、羹牆之思:傳說古帝王舜。
99、功狗功人:漢初蕭何。
100、狗咬呂洞賓:神話傳說人物呂洞賓。
101、刮目相待:三國吳呂蒙。
102、管鮑之交:春秋管仲鮑叔牙。
103、管寧割席:三國管寧。
104、灌夫罵座:西漢灌夫。
105、國士無雙:西漢韓信。
106、過庭訓:春秋魯國孔子孔鯉。
107、過五關斬六將:三國關羽。
108、韓潮蘇海:唐韓愈宋蘇軾。
109、好好先生:東漢司馬徽。
110、好學不倦:春秋戰國楚文公。
111、鶴立雞群:西晉嵇紹。
112、鴻案鹿車:東漢梁鴻、鮑宣。
113、鴻雁傳書:西漢蘇武。
114、華亭鶴唳:晉陸機、陸雲。
115、畫龍點睛:梁•張僧繇。
116、畫眉舉案:東漢張敞、孟光。
117、淮南雞犬:西漢劉安。
118、還酢遺書:西晉陶侃之母湛氏。
119、患難與共:春秋越王勾踐。
120、黃帝子孫:公孫軒轅。
121、黃梁一夢:(不確指)盧生。
122、黃袍加身:北宋趙匡胤。
123、黃雀銜環:漢代傳說人物楊寶。
124、季布一諾:西漢季布。
125、季常之慎:宋代陳慥,字季常。
126、季孫之憂:春秋季孫氏。
127、家徒四壁:西漢司馬相如。
128、頰上添毫:東晉顧愷之。
129、江郎才盡:南朝江淹。
130、姜太公釣魚願煮上鉤:殷商姜子牙。
131、郊寒島瘦:唐代孟郊、賈島。
132、焦頭爛額:戰國齊國淳于髡。
133、嗟來之食:周代齊國黔敖。
134、桀犬吠堯:夏桀、堯。
135、截發留賓:晉。陶侃母湛氏。
136、解髮佯狂:殷商箕子。
137、解衣推食:西漢劉邦、韓信。
138、借酒澆愁:晉代阮籍。
139、金貂換酒:晉代阮孚。
140、金屋藏嬌:西漢武帝、陳阿嬌。
141、盡忠報國:北周顏之儀。
142、敬姜猶績:春秋敬姜。
143、酒池肉林:商殷紂王。
144、酒色之徒:東周齊國諸兒。
145、舉案齊眉:東漢梁鴻、孟光。
146、舉鼎絕臏:秦秦武王。
147、聚螢映雪:晉代車胤。
148、絕代佳人:漢武帝之李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