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處逢知己的句子(哪裡有什麼生不逢時)
2023-04-22 05:27:07 2
人生何處逢知己的句子?最近看到一個視頻,說八零後的人遭遇很慘,出生時趕上了計劃生育,上學時趕上了教育收費,上大學時遇到了大學擴招,畢業時工作不包分配,買房時又遇到了房價瘋狂上漲,生孩子時又被催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人生何處逢知己的句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何處逢知己的句子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說八零後的人遭遇很慘,出生時趕上了計劃生育,上學時趕上了教育收費,上大學時遇到了大學擴招,畢業時工作不包分配,買房時又遇到了房價瘋狂上漲,生孩子時又被催生。
基調很是悽慘,共鳴點讚的過萬。
慘麼?聽起來好像是這樣,人生短短幾十年,卻經歷了這麼多的社會變革激蕩。沒有了理想中的歲月靜好,總是被一個個洶湧的浪頭當頭砸上。
但也不是!計劃生育和教育收費,苦的只是父母。大學擴招圓了很多人的大學夢,不包分配工作卻有了選擇職業的自由。房價上漲的同時是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十幾年,多少人得以實現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富裕生活。催生孩子並不是強迫生孩子,自己完全可以自由決定。
有句雞湯文說得很好,人生本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八零後的人現在都已經成了社會的中流砥柱,不需要這樣的情感消費和自怨自艾。八零後的人既是經歷了這社會激蕩變遷的一代,也是主導了這社會激蕩變遷的一代。我們不是無根的浮萍,隨波逐流;我們是操槳的水手,劈波弄潮。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它的陰暗面,但我們更需要看到陽光。任何一代人,都會有落後的一部分人,但是我們更需要鼓舞引領者。
沒有人可以選擇所生的時代,但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在時代中生活的態度。
梁任公(梁啓超)生活的時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最屈辱的時代。但是他卻沒有一絲抱怨,畢生為國家民族的未來富強,而奔走疾呼,而著書立說,而實幹篤行。在他看來,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抓住每一天,「一切發想皆於今日起,一切志向皆在今日立。」只要把當下的時光運用好,「今日自強,則明日宏闊。今日蘊聚,則明日豐沛。今日努力,則明日可成。今日有為,則明日可期。」這就是他提倡的面對時代的態度。
當我們在抱怨生不逢時的時候,我們到底在抱怨什麼?是懷念昔日的美好,還是恐懼未來的變化?但「昨日已去,逝者如斯。明日未至,前景何知。」懷念也好,恐懼也好,都改變不了現實分毫。我們可曾聽聞過誰用抱怨的方式獲得過幸福?沒有。與其惶恐,不如行動。
我們都是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在努力生活。什麼是希望?魯迅先生說,希望就像地上的路,「世上原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所以希望是要去嘗試,去實踐,去創造。一句話,希望來源於積極的行動。
面對大清國的腐敗屈辱,變革圖存的行動是希望。面對敵寇的燒殺搶掠,團結戰鬥的行動是希望。面對新中國的積弱積貧,自力更生的行動是希望。
到了今天,在八零後生活的時代裡,我們已經有了更堅實的物質基礎,有了更廣闊的思想自由。時代的進程會有波折,個人的命運也會有起伏,但是主旋律卻是堅定而積極的。我們不宜誇大一些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美好記憶,更不能對幾代人奮鬥換來的富裕、自由和尊嚴視若無睹。
我們當然不會止步於此!我們依然對於未來有著強烈的美好憧憬。未來可期,正是基於今日的積極行動。面對時代的劇烈變化,與時俱進的行動就是我們的希望!
與時俱進,就不能躺在原地抱怨生不逢時,而是要「一寸一進,一步一前」,要「革舊興智,求索修遠」。時代在前進,我們要迎頭趕上;社會越內卷,我們越要持續拼搏。社會變革越深刻,社會競爭越激烈,社會階層固化就會越困難,老百姓改變命運的機會就越多。
與時俱進,就不能浪費了今日當下的寶貴光陰,而是要「及時勉勵,歲不待人」,要「蕩滌昨日之舊我,建設明日之新我,唯篤行,唯耕耘,唯進步也」。我們需要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升級個人認知;我們也需要時刻保持勤奮的習慣,提升價值創造。
還沒有鼓足勇氣去行動的朋友,須知每個人都只有一輩子,努不努力都是一輩子。而已經在行動的路上、還有些許焦慮和彷徨的朋友,請謹記梁任公的贈言——「何懼流年匆匆,但求無負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