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馬術比賽馬拒跳(奧運會身價百萬的賽馬)
2023-04-22 13:46:37 3
有人說,奔跑是馬兒的天性,如果不能奔跑,死亡是它的唯一選擇。一般情況下,如果獸醫遇到骨折的馬匹,也會建議馬主,為它執行安樂死。
三條腿的小貓經常看到,甚至還有誤踩地雷炸了一條腿的大象,怎麼到馬這裡,斷了腿就只有死路一條呢?
2021年8月1日,一匹曾經參加過東京奧運會馬術比賽的賽馬「噴氣機」,被執行了安樂死。原因是,其在前不久參加海之森賽馬比賽時,不慎受傷,造成了「無法修復的韌帶斷裂」。
據悉「噴氣機」當時14歲,按照賽馬6~14歲的普遍參賽年齡來看,它雖然不再年輕,但依然是「志在千裡」的年紀。但是在受傷之後,經過醫生的會診和馬主人的同意,決定現場執行安樂死。
為什麼僅僅是因為韌帶斷裂,「身價百萬」的賽馬,就難逃被「人道」的結局呢?這樣的做法真的「人道」嗎?
有人認為,對於「噴氣機」,人類獸醫「並沒有全力以赴地拯救,只是怕麻煩。」在這裡,我們不必討論賽馬比賽本身是否人道,首先要明白對馬匹來講,斷腿為什麼是致命的?
其實,與噴氣機情況相似的還有一匹名為「Ten Point」(十點)的日本賽馬,它是上個世紀馬術屆當之無愧的「貴公子」,曾以全票之姿成為當年的「年度代表馬」。在一次比賽中,因「超負重」導致左後腿嚴重骨折,當時獸醫的建議也是「安樂死」。
但無論是馬主還是十點的粉絲,都無法接受這個方案,獸醫不得不順應輿論勉力治療。經過多次手術,它的狀況依然不可逆地繼續惡化。術後第三個禮拜,傷口嚴重腐爛,並且患上了蹄葉炎。
原本有500公斤重的十點,在接受治療的區區3個月內,驟降至300公斤,在1978年3月5日這天,十點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挽救十點的經歷,為後來的馬匹治療積累了經驗,也證明了斷腿對馬匹的致命影響。
馬這種動物,通過長時間的演變與進化,形成了一套名為「stay apparatus」(站定裝置)的結構。這使得馬兒即使在站立的情況下,也能保持肌肉的放鬆和休息。所以它們大部分時間都是站著睡覺的,長期躺在地上睡覺反而會危害它們的身體健康。
另外,馬的骨骼很輕,腿部細長,但是全身的重量卻不輕,一般在200公斤到1800公斤這個範圍。一般的成年種馬體重大概在半噸上下。但是,起支撐作用的四肢,大概只能佔到總重量的四分之一,所以馬腿承受的壓力非常大。
此外,根據獸類行走過程中,著地方式不同,我們一般分為蹠行動物、趾行動物、蹄行動物。它們在行走時,分別是全足著地、前半足著地和指尖著地。馬匹就是通過指尖行走奔跑的,類似於每時每刻都維持著人類的「一指禪」。
馬蹄中的蹄骨像一塊削尖的矛頭,正常情況下,它被包裹於皮膚中,並且由蹄葉做支撐。一旦中心發生偏移,蹄骨也會出現位移。因此,在馬匹失去一條腿時,不僅意味著其它三條腿需要分擔體重,長時間超負荷的負重,也會導致其他馬腿出現蹄葉炎。
想要治癒一匹骨折的馬,無異於一場豪賭。首先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光是手術、麻醉劑、吊馬兜的費用都足以讓許多普通人望而卻步。當然,所資甚巨固然是斷腿馬難以治療的原因之一。
但是,對於動輒千萬購入純種馬的賽馬商而言,治療本身的難度大,才是許多賽馬安樂死的真正原因。人們常說「傷筋動骨100天」,但是賽馬的性情一般都是非常活躍的,基因中對跑步的嚮往,很難讓它們「靜養」。
馬兒是敏感而嚮往自由的生靈,受傷的馬匹一旦感受到「不對勁」,反而會更加劇烈地掙扎,對治療效果起反作用。光是用三條腿代償的重量,就夠馬兒喝一壺了,更不要說,用吊索去分擔它們的體重,給馬匹帶來的絞痛和褥瘡了。
有人說,為什麼不能讓馬兒躺著養傷呢?小馬駒可以躺著,但成年馬長時間臥倒是所有馬獸醫都不想看到的事。首先是側躺對下方肌肉的壓迫,導致沒有肌肉、毛髮覆蓋的一側長出褥瘡,被壓迫的一側眼睛也容易發生角膜潰瘍。
更嚴重的是,長期躺臥會導致肺部血液循環障礙,胸廓難以像站立時那樣正常舒張,導致墜積性肺炎,再加上蹄葉炎,渾身上下沒有一個地方能正常運作,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引發全身潰爛和發炎。
又有人說,「還可以給馬做一個假肢啊!也不必安樂死。假肢當然是一個很好的方案,但上假肢並不適用於所有馬匹的腿傷,一般截肢手術恢復周期長達」個月,要如何使一匹性格暴烈的馬兒安靜養傷就是一個大難題。
誰也受不了連續注射幾個月安定。當然,也有幸運的腿傷馬兒能夠被治癒,但是它們的腿傷多數發生於後肢,因為馬匹的後腿,相較於前腿承擔的重量更輕。
被救贖的萊利2018年10月24日,每日郵報報導了一則新聞——殘疾的馬萊利,因成功接上假肢而獲救。萊利接受的手術,無疑是開創性的,術後的萊利和它的新腿在美國懷俄明州好朋友動物庇護所生活。它每天的生活,就是在草坪上小跑、吃草、和別的小馬玩耍,跟正常的馬並沒有什麼區別。
庇護中心的工作人員說,「四年前,萊利被送來的時候,在所有動物中,它的傷勢是最嚴重的。」當時,萊利的左後腿被嚴重割傷,在癒合的過程中,大腿至腳踝的肌腱被形成的疤痕擠壓。
最初,負責萊利的獸醫,在它受傷的部位打入了一塊鋼板連接,但是肌腱和疤痕的「角逐」,讓原來的鋼板被擠壓發生位移,並裸露出了一部分接觸到了空氣,導致了感染,甚至影響到了左後腿骨骼。
由於身體情況嚴重惡化,無法再次為萊利植入鋼板,庇護所的獸醫們,經過長時間討論,決定給萊利安裝一條假肢。為了更換手術後,萊利能夠過上和其它小馬一樣的生活,主治醫生泰拉·提普森選擇了鈦合金假體。
實施手術的價格不菲,在評估過萊利的身體狀況後,庇護所為它爭取到了最優惠的手術價格,並由一位慷慨的捐助者負擔了全部費用。幸運的是,萊利是一匹相對溫和文靜的小馬。
除了腿傷之外,萊利擁有健康的身體,它的右後腿也十分健壯,這意味著在手術後的恢復階段,右後腿能夠很好地分擔暫時失去左後腿的壓力。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但是傷口的恢復需要長達數月的時間。
好在,萊利溫順的性格幫了大忙,因為在復健期間用到吊索分擔身體重量時,長時間來自吊索的壓力,會使馬匹疼痛,導致煩躁和掙扎,但萊利總是靜靜地配合醫生們為它安排的一切。
現在的萊利,早已作為一匹健康的小馬,交到了許多新的朋友。可是,來自庇護所的發言人,芭芭拉·威廉姆森說,「這項手術並不適用於,所有因為骨折或感染,出現腿部問題的馬匹。」
手術的前提是,馬匹身體狀況必須健康,手術的首選對象是賽馬。另外,這項手術對「病人」的性格有所要求,如果脾氣太暴躁,或許並不適合這樣的治療方式。還有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就是這項手術花費可不小。
當然,無論如何,獸醫們對萊利的救贖,儘管充滿了艱難險阻、印證了馬匹「斷腿」存活的難度,但是,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受傷的馬兒並不是只能無力地等待死亡的降臨。
對於那些不幸的馬兒,馬主首先會配合獸醫,積極進行治療。如果治療反而適得其反,也會為了減少馬匹的痛苦,最終選擇安樂死。
參考文獻:
【1】宋大魯. 馬蹄葉炎的辯證施治[J]. 中國獸醫雜誌, 1979, 000(001):27.
【2】Reuben J.Rose. 馬獸醫手冊(第2版)(精)[M].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