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唯一能返老還童的生物(地球上唯一可以返老還童的生物)
2023-05-15 21:57:53 1
從古至今,很多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返老還童,實現永生,多少皇帝為了追求長生誤服丹藥而亡,直到如今,人類如果想活過百歲依然很難。
永生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但是對於這種生物而言,卻能夠輕易做到,它們是地球上唯一能夠實現返老還童的生物,從而做到永生。
這種生物就是燈塔水母,水母屬於動物界刺胞動物門的成員,該動物門主要有水螅綱、缽水母綱和珊瑚綱,而燈塔水母則屬於水螅綱,只有它們才擁有逆轉時間的能力。
燈塔水母是一種很小的水母,直徑僅約4-5毫米,透明身軀內部的紅色物質是它們的胃部。和身體相比,它們的胃非常巨大,橫斷面為特殊的十字型。
燈塔水母大多生活在熱帶海域,是熱衷於捕食浮遊生物、甲殼類、多毛類和小型魚類的肉食主義者。
原本燈塔水母主要分布於加勒比地區,因遠洋貿易的蓬勃發展,它們常被捲入遠洋航船的壓艙水箱裡,隨著這些航船航行千裡萬裡,最終擴散到了世界各地。
儘管擁有逆轉時間的魔力,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燈塔水母並不會這樣做,燈塔水母的生命分為水螅體(幼年)和水母體(成年)兩個階段,就好像毛毛蟲像蝴蝶蛻變一樣。
它們有雌雄兩種性別,在一般的情況下,燈塔水母的一生是這樣的,從水螅體蛻變為水母體,然後進行交配繁衍,從而走完這一生。
但是在遭遇飢餓、物理性損傷或其他突發危機的時候,燈塔水母就會觸發這項技能。
燈塔水母實現永生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我們方便理解,就相當於《龍珠》裡面的比克大魔王,臨死前吐出一個蛋,吐出帶有全部力量的卵,誕生了笛子魔童。
燈塔水母也能做到這點,燈塔水母會把自己轉化成水滴一樣的胞囊,然後從這個胞囊再繼續發展成水母的原始生命形態——一個水螅群。據《國家地理》報導,在這個過程中,燈塔水母全身的細胞都會進行轉化,其中肌肉細胞會轉化成神經元細胞,這一個水螅群將再次生長成幾百個幾乎和以前的成年燈塔水母DNA一致的水母。
也就是它會克隆出無數個自己。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相當於永生。燈塔水母之所以擁有如此的技能,和它幼體時有關。
水螅弱弱的腔體攜帶了一組異常強大的幹細胞,它們如此強大,以至於水螅發生點什麼意外掉了半截什麼的都能隨時補上。
幹細胞對於生物學不死的動物而言至關重要,生物出於自我克隆的目的就不得不攜帶這類強大的幹細胞,這樣一來就得以永生。
這個時候就有一個問題了,克隆出來的自己還是自己嗎?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真·返老還童。1996年,義大利生物學家們曾對4000餘只處於不同發育狀態(就是年紀有大有小,各不相同)的燈塔水母進行了不同環境下的分化轉移誘導實驗。
這些水母經歷了飢餓、突然升高或降低水溫、降低水中鹽度,受到機械性損傷等外部或自身狀態的突然改變。4000餘只水母均出現了分化轉移現象,全都返老還童變成更年輕更健康的狀態,而且全員健在,沒有一隻因此死亡。
舉個例子,假設人性成熟的年齡為18歲,燈塔水母相當於人到了18歲後,一定條件下重新變為嬰兒狀態,然後繼續生長到18歲。然而到18歲的生活再重新變為嬰兒條件。
理論上來說,分化轉移並沒有次數限制,這意味著它們只要不斷重複這一過程,便能不斷更新自己,從而獲取無限的壽命。
紐約布魯克戴爾大學醫院研究員馬洪寶說:「水母避開死亡的這種能力使它在生物學上是不死的。」這使得這種水母成為唯一一種只要不被吃掉或病死,理論上會長生不死的生物。
只要沒有捕食者、疾病以及足以致命的環境改變。燈塔水母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永生,除此之外,如果燈塔水母選擇了交配這種有性繁殖方式,就不可能再返老還童了。
對於燈塔水母而言,交配這種有性繁殖方式就是一張早夭的單程票,等於宣告了自己的死刑。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水母都會放棄自己永生的特權。
現實中,生物還是傾向於有性繁殖,有性繁殖保證基因的多樣以適應環境,這有利於種群的多樣性。因此返老還童僅僅是惡劣條件下自保的方式。
對於絕大多數燈塔水母而言,如果沒有極端環境的出現,它們都不會選擇返老還童,而且這樣的這種極端環境一但結束,他們就會找機會交配然後死去。人類夢寐以求的永生,對於燈塔水母而言,並沒有種群的繁衍重要。
生物學家Bosch說:你可以辯稱你需要大量的體力製造配子(精子或卵子),那會殺了動物本身。雄性闊腳袋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種類鼠有袋目在發情期時,會進行長達14小時的交配,而這樣的交配行為會持續2-3周,直到雄性死亡。
如今還存活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經過物競天擇留下來的,它們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存繁衍方式,從而構成了我們繽紛多彩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