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建設美麗鄉村(鄉村振興加速度)
2023-04-20 22:43:10 2
揚子晚報網10月8日訊(通訊員 姜焰超 盛偉為 陳其龍/攝 記者 範木曉子)金秋時節,廣袤的濱海鄉村大地泥土芬芳,荷叢中花香四溢,河塘裡魚肥蝦美……近年來,鹽城濱海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擦亮綠色發展新名片,突出規劃引領,做響產品品牌,推進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繪就了一幅美麗鄉韻新畫卷。
朗坤農科園智能溫室大棚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抓好農業農村工作,深入發掘地區資源稟賦和產業淵源,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創造新業績,為『拼出換道超越加速度,勇當向海圖強排頭兵』要求作出新貢獻,為全力打造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目標註入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鮮血液』。」濱海縣委常委、副縣長仇飛的話語鏗鏘有力。
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讓農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敢為善為、勇當排頭。我們加強點面結合,實行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具有濱海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濱海縣深入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資金資源向故道片區適當傾斜,為「貧困薄弱帶」向「生態富民廊道」跨越提供保障,新建改建農村公路,進一步加快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加強基本公共服務縣域統籌,為農村群眾提供「住有安居、行有通達、病有良醫、老有康養」的生活環境。
濱海農產品食品加工園
產業項目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前不久,由上海光明集團旗下上海團鼎食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一隻鼎食品加工項目成功籤約濱海,並於近日開工建設。「每一個精心招引的農產品加工項目都是我縣重點產業鏈條中的『聚能環』,將為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活力。」仇飛表示,濱海將持續優化新招引農產品加工項目服務保障水平,不僅做到「扶上馬」,還要「走一程」,確保項目「行得穩」。
聚焦產業,強化治理,才能更大力度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真正讓鄉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我們圍繞立體種養、稻油基地和生態有機稻米種植三大板塊,開闢融現代農業、生態觀光和餐飲休閒為一體的綠色產業新格局,綠色生態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最靚底色。」濱海縣蔡橋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鎮打造「血管式」生態水景觀,實現了鎮域循環式生態河道全覆蓋,也帶動了群眾增收。
產業基地生機勃勃,農村道路便捷暢通,新型社區錯落有致,健身廣場設施齊全,一幅美麗農村新畫卷呈現眼前。「現在我們精神物質雙豐收,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城市般的生活,很知足!」紅火的日子讓群眾越來越有奔頭。據悉,濱海目前已完成新型農村社區48個,近6000戶農民喜遷新居,取得全省農房改善先進縣、全市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城鄉一體化管護體制改革唯一試點縣等一項項戰果……
黃河故道、風光秀麗,綠色走廊、雛形初展。濱海縣境內黃河故道長度達83.43公裡,沿線涉及10個鎮(區、街道),190個村居,總面積11.5萬公頃。為了走出一條轉型發展新路徑,濱海縣堅持把黃河故道開發作為最有力抓手,找準綠色富民突破口,聚焦「三農」領域薄弱環節,精準發力打造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持續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我們結合黃河故道片區優勢特色農產品,重點培育招引規模匹配的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四青蔬菜、界牌小花生等特經作物種植面積連片擴大,『濱海大米、濱海香腸、濱海白首烏、大套蜜梨』等農產品影響力逐步提升。」記者從濱海農業部門獲悉,該縣依託鄉村優美自然環境,結合鄉村特色產業資源,以現代農業園區為引領,整合梨花語景區、農業園萬鳥樂園、蠶桑文化體驗園等,形成故道農旅融合旅遊示範區,讓黃河故道由「發展窪地」蝶變為「幸福高地」。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做到內外兼修。濱海縣進一步推動優質公共資源向農村延伸,努力讓居民既享受現代城市文明,又擁有詩意田園生活,讓鄉村振興從「外在美」變為「內在美」,從「環境美」邁向「生活美」。「牆面繪製文化宣傳畫、文明戶評選、好人事跡宣講,村民們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大家積極弘揚正氣,樹立文明鄉風。」對如今的享福生活,濱海港鎮幹河村的村民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校對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