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發展的四大模式(拼經濟小城故事多)
2023-05-17 12:04:20 2
縣域經濟發展的四大模式?全媒體記者 謝卓芳 2月21日至25日,我省開展「湘」當自信自覺自強——全國網絡媒體湖南行之「市州和縣域經濟發展掃描」主題活動,5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主流媒體記者和網絡紅人組成採訪團,走進郴州、婁底、常德、嶽陽等地,探訪企業生產一線,深入特色村莊和紅色景區,感受我省市州和縣域經濟發展新氣象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縣域經濟發展的四大模式?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縣域經濟發展的四大模式
全媒體記者 謝卓芳
2月21日至25日,我省開展「湘」當自信自覺自強——全國網絡媒體湖南行之「市州和縣域經濟發展掃描」主題活動,5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主流媒體記者和網絡紅人組成採訪團,走進郴州、婁底、常德、嶽陽等地,探訪企業生產一線,深入特色村莊和紅色景區,感受我省市州和縣域經濟發展新氣象。
「一縣一業」,特色產業有大生意
「三兩米,噴噴香,冇得菜,夾辣醬。」從婁底市雙峰縣永豐鎮這句古老的民謠裡,可以窺見辣醬在當地的「江湖」地位。它口感細膩,辛辣中帶有一絲綿甜,在全國辣醬中獨樹一幟。
湘和森醬業的曬場上,有序排列著數百個醬缽。永豐人將馴服辣醬的秘訣,輕巧地歸結為「三伏曬醬、金秋出油」。經過29道工序,100天日曬夜露,辣醬逐漸褪去竄鼻的衝味,變得溫柔熨帖、光澤紅潤。
公司創始人張小燕告訴記者,去年日照好,辣醬曬得格外成功,公司銷售額突破了2000萬元。今年,產自永豐的辣醬還將銷往歐美市場。
據介紹,永豐辣醬傳承已有400餘年,先後入選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歐互認互保地理標誌產品、「湖南省老字號」,其製作技藝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2年,永豐辣醬產量達到2.2萬噸,銷售收入突破13億元。輻射帶動全縣種植辣椒4.4萬畝,產值達到4億元,助農增收超過1億元。
縣域往往積累了深厚歷史人文淵源,縣域經濟也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2012年起,湖南先後出臺發展特色縣域經濟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因地制宜,實施「一縣一策」「一縣一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瀏陽煙花年產值超300億元、醴陵電瓷出口量全國第一、全世界70%的一次性打火機來自邵東……近年來,湖南不少地方形成了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的優勢特色產業,小縣城裡做出大生意。
2022年,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醴陵市、湘潭市、邵東市、湘鄉市等7個縣(市)登上全國縣域百強榜,數量領跑中部。
迎風而立,搶佔新賽道
採訪中,記者發現,通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電池等新興產業,正在一些縣城中悄然興起。
春日暖陽,晴空萬裡。一架小型飛機衝入雲霄,姿態輕盈。郴州市桂陽縣翔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俊鵬正在指揮團隊進行飛行測試。據了解,目前這類小型運動飛機主要應用於飛機培訓和飛行體驗領域,每架零售價僅120萬元,去年交付了12架。
「桂陽氣候、空域條件適合低空飛行,地理位置優越,營商環境好,具備很好的通航發展基礎。」正是看到當地得天獨厚的條件,紮根通航領域多年的周世忠2017年回鄉創辦翔龍通航。5年時間,公司自主研發了水上飛機、工業無人飛機、巡邏滅火飛機等多款機型。
根據規劃,到2030年,桂陽通用航空及相關產業年產值規模將超過50億元,並培育2-3家通用航空本地運營企業。
配料、塗布、輥壓、分切……常德經開區常德昆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操作全自動智能化電芯產線。一大批儲能鋰電池將從這裡出發,銷往俄羅斯、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公司負責人介紹,昆宇新能源已連續10年保持全球通信儲能鋰電池出口第一,預計今年產值可達20億元。
新能源產業是常德大力發展的四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常德對接上下遊企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打造「縣域半小時」「市域一小時」配套圈,引進了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和配套企業。
縣域經濟是省域經濟的基石,越來越多的縣域成為產業的聚集點、落腳點。數據顯示,2021年我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5萬億元,佔全省經濟總量54%。
2022年,我省專門出臺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力爭到2025年,縣域地區生產總值50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以上的縣(市)分別達到20%、65%、9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億元以上的縣(市)達87%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