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能把人笑死的經典電影(這片既勾人又有內涵)
2023-05-01 03:17:42 2
有句老話說得好——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 ...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嫂子」這檔子事。儘管不如「一指禪」和「做頭髮」那麼刺激,但總歸容易讓人想歪
。當然了,小編可是很正經的。既勾人又有內涵,不少人把它列入觀影最佳呢。不信?請往下看——《詠鵝》
中國風的片名,配著寫滿韓語的海報。沒錯,這其實是部中韓「結合」。導演是總被拿來和洪尚秀比較,拍過《春夢》、《重慶》的中國朝鮮族導演張律。坦白講,兩人的片子氣質有點兒像,既詩意,又悶騷。
他們還都喜歡從人物的出遊講起,不按套路出牌,愛打亂敘事的順序。本片亦是如此。故事真實發生的脈絡是——A男女主在首爾重逢、B兩人一同前往群山、C男主獨自回到首爾。而影片敘事採用的順序卻是BCA。
時間倒置,故事從中間向一頭一尾延伸,結構之妙,令人一贊三嘆。觀影過程就像是在玩兒拼圖遊戲。直至你看到最後,一切豁然開朗。整體看下來,論會講故事,小編這回要暗搓搓站張律。
在介紹劇情之前,必須先說一個人。她就是本片主角之一,嫂子的扮演者文素麗。相信很多人都對她不陌生吧。她是李滄東執導的《綠洲》裡那個重度腦癱。
片中,文素麗的表現可以說相當精彩。牛X到讓人信以為真的地步。
而到了《小姐》中,她又化身為金敏喜的姨母。以一身端莊的和服亮相,那段日語吟誦的戲碼驚豔四座,簡直比小姐還動人。據說,文素麗為此準備了2個月。
如此厲害敬業的演員,這次同樣沒讓人失望。有人說,她和男主樸海日貢獻了瑰寶一樣的表演。
回歸故事,它的配置可以說相當簡單。一對男女,一對父女,四人之間的情感在追趕與躲閃、前進與後退中交錯。簡單卻不單調,讓人回味無窮——故事開場,就是一對男女來到名叫群山的地方旅行。沒有交代關係和前因,讓你在迷惑中探索。正如一位網友@劉二千說的:這種非線性剪輯 刪減關鍵情節 插入無用信息,會帶來一種類似懸疑片的觀影快感。
說回正題。他們一起吃飯和說笑,別提多親密。可你說他們是情侶吧,女人說是誤會,他們不是那種關係。
可你說不是吧,兩人之間的對話別提多露骨。在去找民宿的路上,男人竟直白的問出下面這句話。說真的,倘若沒跟你劇透,看到一半你才能捋清關係。
而等他們找到民宿後,關係就更複雜了。民宿老闆和患有自閉的女兒自帶恐怖片氛圍,他們不僅話少,還行為古怪。沒事兒就蹲在監視器旁盯著這對男女。
而隨著劇情發展,走向更是愈發奇怪。男女原本租住在一個房間,但因女人覺得有身體接觸不太妥當,便提出分開來住,另租一間。
顯然,郎有情女無意啊。那她的意在哪呢?在宿舍老闆身上。女人總是喜歡找沉默寡言的老闆攀談,開玩笑,反正就是主動靠近。
男人看了吃醋生悶氣,不陪她外出觀光。她也不死纏,反而找到老闆,和人家一起去海邊拍照,散步,聊過往。
那老闆對她有那意思嗎?夫人去世多年,猛一下子有個女人對自己這麼熱情,說沒動心是假的。當女人靠在他肩上時,老闆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太長時間沒...
這邊曖昧的苗頭,男人知道嗎?抱歉,他早已從監視器裡看到了,只是沒說出來而已。但是,他也並不孤單,因為他和老闆女兒走得那是越來越近。
性格自閉的女孩鮮少露面,唯獨對男人格外關注。男人吃醋躲在房間,她就端一碗麵條悄悄放在他房間,關上門。一個在裡面吃著,一個在外面聽著,那畫面莫名有些溫馨是腫麼回事。
直到某次女人撞見男人和女孩舉止親密,這錯綜複雜的關係,總算是攤開了。怎麼樣?關係有夠亂的吧。單看上面這些簡直是一出狗血倫理劇有木有啊。
如果故事單純如此,是不會推這部片的。看到最後你會發現,故事關乎「救贖」和「命運」——片中的四個男女不約而同都失去過一位摯愛:男人失去母親;
女人因小三插足離婚,丈夫對她來講在心裡已經「死了」;
女人和丈夫的小三「握手」民宿老闆因為和老婆吵架,意外導致她遭遇車禍喪命,沉浸在自責中;
女兒目睹這一切,至今走不出喪母陰霾,不肯原諒父親。
只能感嘆,人生在世,有太多偶然。時間就像奔騰的河水一般不停地流逝,而失去愛人的人們都曾以為自己會永遠沉浸於悲痛。殊不知,一個衝動的閃念就能改變眼前的這一切。就像坐在開往群山汽車上的這對男女,他們曾以為彼此會相愛,對方能成為消除自己悲傷的解藥,卻不曾知道接下來會迎此巨變。
鑑於導演張律是個歷史感非常深重的人。片中,他對中、日和朝鮮半島的過往與現今、無法規避的歷史陰影,以及身份認同等問題稍有涉及,用調侃的方式呈現,而中國元素更是隨處可見。民宿老闆是日籍朝鮮族,男人和女人也分別來自南北。那種隱隱的感覺,可以用「曖昧」來形容。
個體漂泊在歷史長河中,導演將一切思緒賦在了那句「你在哪裡,哪裡便是故鄉」當中。有意思的是,一位網友甚至把主演間的情感糾葛影射到中、日和朝鮮半島各方身上,也是別有一番韻味了
。
可以說,整部電影就像是一場夢,一個意外。因為如果不是女人在首爾街頭偶遇到前夫曾經的朋友,恰巧這個男人曾對她有過好感。兩人也就不會有機會去群山旅行。
不去群山,他們自然不會住進那間民宿。女人也就不會愛上民宿老闆,老闆也就不會知道原來自己還可以重新再愛;而都失去母親的男人和女孩也不會相遇,彼此溫暖、互相救贖。
但這些既恍惚如夢,也是現實。正如張律在採訪中說的(摘自@深焦):
在有時間痕跡的空間裡,此刻的人物是與過去有聯繫的,即便不直接表現,也能感覺到這種聯繫。
在某個空間裡,剛剛這個人還在,但現在這個人不見了,走了。
那他就真的徹底消失了嗎?不一定,他的痕跡留了下來,並和這個空間原有的痕跡之間相互起作用,這些你都會感覺得到。
仔細回想,在我們的過去裡像這樣人,這樣的偶然不知有多少。此時,腦海中不禁萌生出一個疑問——究竟是從前的選擇成全了現在的自己?還是現在的自己印證了從前的選擇?人生路上的每一個瞬間都可能影響自己的後半生。學著留意身邊的風景,它會稍縱即逝。但失去也不要過多沉淪,因為你很快會步入下一站。既然這樣,何不好好享受當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