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與寧波合併官方回復(浙江省的寧波市)
2023-04-30 20:45:12 1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浙江省各個城市經濟發展和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寧波市、嘉興市、紹興市。今天,我們聊聊浙江省的寧波市與舟山市。不得不說,舟山市與寧波市的關係非常密切,兩個城市屬於強強聯合的模式。在歷史長河中,2個城市曾經3次分家。那麼,兩個城市為何不能再次合併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浙江省的基本情況。浙江省屬於我國東南地區省份,屬於我國著名的江浙滬地區。浙江省是我國的人口大省、經濟強省,按照2021年的統計數據,浙江省總人口6500多萬,在我國各個省份中,6000多萬的人口基數並不少。近年來,各省人口不斷進入了浙江省,進一步增加了浙江省的人口基數。
2021年,浙江省的GDP總量達到了7.35萬億,排名全國第4位。不得不說,浙江省各個城市的發展非常均衡。從人均經濟來說,浙江省的人均GDP水平很高,與蘇南地區並駕齊驅。目前,浙江省總計下轄了11個地級市,分別是:杭州市、寧波市、溫州市、湖州市、嘉興市、紹興市、金華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麗水市。
其中,包括了杭州市、寧波市兩個副省級城市。我國總計只有15個副省級城市,由此可見,浙江省的綜合實力很強。寧波市和舟山市,都隸屬於浙江省。不得不說,舟山市與寧波市的關係非常密切。舟山市的很多物資,需要寧波市提供保障。寧波市的眾多貨物,則是需要通過舟山進行轉運。很多人認為,寧波市與舟山市,應該合併為一個城市,做到強強聯合。
其實,在歷史長河中,寧波與舟山曾經是一家人,並且曾經三次分家、三次合併。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眾所周知,我國行省制度起源於元朝。歷經元明清三朝幾百年的不斷完善和調整以後,基本上形成了內陸各省的基本框架格局。截至清朝嘉慶皇帝在位時期,浙江省形成了11個府的區劃格局,分別是:杭州府、嘉興府、湖州府、寧波府、紹興府、台州府、金華府、衢州府、嚴州府、溫州府、處州府。
這11個府很有特點,出現了上八府、下三府的說法。其中,寧波府屬於上八府之首。寧波府合計下轄了6個縣,分別是:鄞縣、慈谿縣、奉化縣、鎮海縣、象山縣、定海縣。請注意,定海縣就是舟山市的主體部分。截止清朝統治的中期,千百年來,一直隸屬於寧波管理。
1840年,英國對清朝發動了鴉片戰爭,依靠堅船利炮,進攻清朝的沿海地區。清朝海防力量非常薄弱,面對英國的挑戰,根本無可奈何。定海縣扼守了長江出海口的咽喉,同時又是拱衛杭州灣的屏障,地理位置和戰略作用非常重要。為了加強海防力量,1841年,清朝把定海縣提升為直隸廳,定海直隸廳直接隸屬於浙江省管理,脫離了寧波府。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以後,由於寧波成為了5大通商口岸之一,依靠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貨物轉運的優勢,定海直隸廳也迅速崛起。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複雜時期。浙江省經濟發達,地理位置重要,各地軍閥反覆爭奪,對各地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戰爭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發展經濟、恢復生產的階段。在浙江省內,陸續組建了一系列的專區和地級市。起初,定海縣隸屬於寧波專區管理,這是寧波與舟山的又一次合併。不過,隨著局勢的全面穩定,我國各方面的工作陸續鋪開。定海等地在海洋漁業、轉運貨物等各個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出於實際發展的需要,1953年,我國組建了舟山專區。
舟山專區下轄了4個縣,分別是:定海縣、普陀縣、岱山縣、嵊泗縣。1958年,在浙江省新一輪的區劃調整中,舟山專區被撤銷,下轄的4個縣,合併為舟山縣,劃入了寧波專區管理,這是寧波與舟山的第三次合併。不過,這段時間並不長。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交通、通訊水平有限,下轄的區縣太多,非常不利於管理。尤其是沿海地區,更加明顯。
1962年,浙江省重新組建了舟山專區,重新管理了原來的4個縣,這是舟山與寧波的第三次分家。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寧波專區、舟山專區更名為寧波地區、舟山地區,關係面積基本不變。7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進入了持續高速發展階段。隨著經濟持續發展,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各省下轄的地區,開始進行區劃調整。
1983年,寧波地區被撤銷,下轄的各個區,劃入了寧波地級市管理。1987年,舟山地區被撤銷,組建了舟山地級市。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舟山、寧波成為了我國重要的貨物轉運基地。例如兩個城市的港口吞吐量,基本上聯合統計,兩個城市的互動性非常強。因此,屢屢出現建議兩個城市再次合併的建議。
其實,寧波市與舟山市的定位不同,發展規劃和未來的布局,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從目前的格局來說,兩個城市不會從區劃上河北。不過,兩個城市的關聯性和互動性非常密切。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