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宅鬥妻妾電視劇,西門慶家中的妻妾宅鬥
2023-04-19 07:09:17
《金瓶梅》中以大量的筆墨描寫了西門慶府中的「宅鬥」,即西門慶眾多妻妾之間的矛盾爭鬥,這是對封建禮教的全面挑戰。
晚明時代,由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的產生,國內外商品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市民階級的壯大,消費觀念的更新,人們的意志、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當時,何心隱、李贄等人的「情慾論」就是市民思潮的直接代表。
針對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封建信條,何心隱肯定「性而味,性而聲,性而安逸,性也」。
李贄明確提出「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並公開宣稱「好色好貨」是人的自然本性,認為「酒、色、財、氣不礙菩薩路」。

文學家屠隆宣揚男女之欲出自人的本性,情慾是無法克制的,就是神仙也逃避不了男女之欲。素有「青娥之癖」的袁宏道,以為人生最大的快樂是「目極世間之色,耳極世間之聲,身極世間之鮮,口極世間之譚」,聲稱此乃人之真情,無所諱飾。
總之,他們認為情慾是生活意志的最高表現,是人生積極進取的動力。其異端思想往往與精神的狂放緊密相連,形成一股巨大的解放思潮,猛烈地抨擊了腐朽的程朱理學,促發了市民階級主體意識的覺醒。一時間,流風所及,「牧豎村翁,競為碩鼠,田姑野媼,悉戀妖狐,倫教蕩然,綱常已矣」。這正是當時社會深刻變動的寫照。

同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金錢關係的滲透浸蝕之下,處於末世的封建地主階級貪婪腐朽,整個封建王朝呈現分崩離析之勢,但它仍以傳統的惰力制約著整個社會。就在封建腐朽勢力的束縛影響之下,金錢關係與封建權勢矛盾滲透,叛逆精神與縱情享樂交匯合流,於是形成一個放蕩淫靡、爾虞我詐、極為動蕩黑暗的時代。
《金瓶梅》就是當時明代社會變革的直接產物。它以人慾財勢為軸心,圍繞「情慾」的追求與傳統勢力之間的矛盾,以吳月娘與潘金蓮的明爭暗鬥為主線,形成對立的兩個方面,通過西門府中妻妾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代變風移時期市井婦女的感性慾求及其悲劇結局。
西門大院中的宅鬥衝突,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01矛盾起因
由於西門慶豔羨李瓶兒的財色,一心勾引謀娶,作為暴發致富的契機。潘金蓮對此心懷嫉妒,表面卻曲事逢迎;吳月娘則以世俗規範為藉口從中勸阻。不久,李瓶兒轉嫁,西門慶喪失機遇,因之怒火中燒,而潘金蓮乘機調唆,卒致兩人反目。當李瓶兒進門之後,潘金蓮又調唆吳月娘與李瓶兒合氣,促使內部分化,彼此相剋,以達到獨擅專寵的目的。

02矛盾衝突的開端
來旺兒、孫雪娥本來是吳月娘的親信,兩人早有私情,自宋惠蓮與西門慶勾搭成奸之後,來旺兒醉謗了西門慶,辱罵了潘金蓮。當潘金蓮的安全受到威脅之後,她便利用來旺兒與西門慶的矛盾,從中調唆,憑藉西門慶的權勢,懲罰了孫雪娥,逼死了宋惠蓮,趕走了來旺兒。吳月娘從中力勸,結果節節失敗,潘金蓮步步得勝,從此恃寵而驕,氣勢逼人,吳月娘由是感知李瓶兒,憎惡潘金蓮。

03矛盾的發展激化
自西門慶生子加官以後,平地登雲,財勢兩旺。吳月娘頂受官誥,李瓶兒生子有慶,妻妾備受恩寵。並由吳月娘做主,借與喬家聯姻之機,兩人結為腹心至戚。從此,財勢相聯,內外趨奉,形成一派家族勢力,對潘金蓮等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潘金蓮常懷嫉妒,挾私報恨。起初,她仍以恃寵調唆之法,故伎重演,誰知非但無益,反而引火燒身,連遭挫辱,誤以為府中上下皆為李瓶兒收買。於是切中子嗣這一要害問題,暗中馴養獅貓,驚死官哥兒,氣死李瓶兒。吳月娘深感潘金蓮的險惡不僅嚴重危及自身,且為家族的心腹之疾,從此,滿腹積怨化為不解之仇。

04矛盾衝突達到高潮
自龐春梅毀罵申二姐後,雙方矛盾呈現一觸即發之勢,又以壬子日潘金蓮佳期被誤為導火線,雙方矛盾徹底爆發。潘金蓮欲憑專寵之勢,放刁撒潑,意欲降伏吳月娘,一舉擊敗家族勢力;不料吳月娘挺身而出,針鋒相對,毫不示弱,且將潘金蓮害死李瓶兒之謀合盤端出,再以絕嗣之計挾制西門慶,挫敗了潘金蓮,使其威風掃地。

05矛盾衝突的結局
正當西門慶經商鼎盛時期,卻因酒色過度,縱慾暴亡。此後,潘金蓮與陳經濟暗約偷期,無所顧忌,吳月娘故裝糊塗,待潘金蓮姦情充分敗露之後,當機立斷,以家主之權,或趕或賣,全部剷除,自此禍首潘金蓮完敗。

06總結
西門慶府中家反宅亂,實際上是當時社會變革時代矛盾衝突的表現,其中沒有贏家。西門慶的商業資本的發展與他家族衰敗恰成悖反之勢,表明了由於商業資本的流通發展,社會財富的流向變化,貨幣的肆虐,進步思潮的引發,加速了世襲貴族的衰落及其傳統價值觀的解體,促發了市井婦女背叛傳統,爭取人性人慾的信心和力量。金錢與權勢的結合成為新興商人暴發致富、縱情享樂的專利。人的「情慾」之求被納入畸形發展的商品渠道之後,也就重新喪失自由,陷入家族等級與財勢的矛盾漩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