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90後的勵志言語(致90後你未及三旬)
2023-05-01 17:50:06 3
舊鐵皮往南開,戀人已不在 圖/堆糖
從「讓你單曲循環的歌曲」話題榜下知道了這首《理想三旬》。唐映楓作詞,陳鴻宇作曲並演唱。
這首歌值得單曲循環好多遍,緩緩地傾吐每句歌詞,種種無法釋懷的從前,隨意又無奈,平靜後釋懷。
-1-話題「1992生人步入中年」上了熱搜榜,炸醒了一群還自稱「寶寶」、「小仙女」的中年人。前途未知,壓力重重,90後仿佛開始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最近簡書首頁上有很多年輕人在惶恐人生,20多歲沒房沒車沒存款還單身,仿佛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可是往前看那些80後,依然有很多人在為房子遺憾和掙扎。
難道20多歲就應該有車有房有老婆嗎?
我們守候了十年的《老友記》,追了四季的《愛情公寓》,其中有哪個人是真的衣食無憂?
有些人甚至可能朝不保夕,間歇性失業;有些人做著你看不起的職業;有些人在職場中受盡委屈,事業停滯不前;有人在情感中曲折徘徊,受盡折磨。
才20歲的你就以為看盡人情冷暖和世事變遷。
待你歷盡千帆,歸來是否仍是少年?
-2-《奇葩大會》上有個辯手叫冉高鳴,1993年出生,處在青年的末端。其實也只不過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而已。
他在文章中說:「家產萬貫粗茶淡飯那是境界,但一無所有還淡泊名利也許對我來講有些困難。」
尚未畢業的那幾年,他把握每一個可以追名逐利的機會。《奇葩大會》可能是他最大的遺憾,同期的肖驍、馬薇薇因此爆紅,與之是雲泥之別。
何炅說:
「在你的表達中,包括對你對自己的人生規劃當中,我看到了一種只爭朝夕的慌亂感。
你把一個特別正能量的,有抱負的緊迫感,表達成了一個哀怨的慌亂感。」
冉高鳴的慌亂不安來自於與他人的對比,之前是與校園裡的同學比,如今是與爆紅的奇葩辯手比。
這種不安更來自於深入骨髓的自卑感。
你知道同齡人中前20年的差距,也許你永遠都彌補不了。但依然想拼命追趕,期待有一天能和他們坐在一起喝咖啡。
-3-2016年十大廣告片中有一部叫《不怎麼樣的25歲》,感動全臺灣。針對年輕人求職困難的問題,臺灣104基金會發起了一項「Be A Giver」的社會運動。
匿名展示幾份25歲候選人的簡歷,所有的企業高管在面對這些簡歷時都顯露出嫌棄,有的頻繁跳槽,有的沒有工作經驗。
就是這些他們絕對不會錄取的人,如今都在各行各業功成名就,其中一位是享譽世界影壇的導演李安。
「不怎麼樣的25歲,誰沒有過?」沒有漂亮的簡歷,一事無成、孤身一人,默默無聞地努力著。
前輩在反省沒有給年輕人成長的機會,25歲的我們是否也急於求成?
青春又醉倒在,籍籍無名的懷。
靠嬉笑來虛度,聚散得慷慨。
-4-年輕人的不安和焦慮有一部分來自於父母的期待。
我們有時候會擔心自己成長的速度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我希望父母子女之間是各自獨立的,都有各自的人生,不是世間所有辛酸溫暖的糾纏。
前幾天的「川普女孩」讓很多人大吃一驚。這個叫米莉亞的女孩在記者面前毫不怯場,11歲的年齡了解政治,關心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事情。她有自己清晰的理想追求,想當警察偵探,將埃及神學和天文學作為愛好,成為最高法院法官,如果國家需要,會去參選總統。
我羨慕她說起夢想時理所當然、大膽無畏的樣子。
以前我們的理想有無數種可能,如今都是同一個夢想,我們正在被改變。
《大魚海棠》導演梁旋是個徹底的理想主義者,他說:「我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許多人的追求是在這個城市裡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堆石頭和一個豪華的鐵皮玩具,我想甚至35歲以前我不會娶妻生子,B&T創立的那天起,這就成為我唯一的信仰。」
這麼多年,只有他依然沒變,有人說這是執拗,但是匠人匠心靠的就是一份堅定不移的信仰。
-5-沒有人告訴過你,20多歲的你應該怎樣生活?
前20多年是父母給你生命和基礎人格,此後的人生你可以自己選擇。
你之前所有的遺憾都可以在今後的幾十年中去彌補。你可以嘗試很多沒意義但有意思的事情,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沒有經驗就去積累,學歷不夠就再去考。
你要去的地方,四野細雨春芒,太輕太急恓惶。
你要愛荒野上的風聲,勝過愛貧窮和思考。
——《途中》
如果你在一個領域深耕十年,你想要的名利都會有的。可惜的是,很多都不相信了。
連冉高鳴也在努力掙錢的同時,做一些想做的事情,比如他選擇去支教。
因為慌亂和不安,我們都在努力往前走。
每個人都要經歷很多年,才能慢慢磨掉顛沛和自卑。成為一個更加自信、從容、堅定的人,一個真正像自己的人,一個學會舉重若輕的人。
-6-
1989年出生的陳鴻宇也是這兩年才開始有點知名度。
他大學畢業後同樣走過許多彎路,直到找到真正想做的事——獨立音樂。「整個人脫胎換骨了一樣,真的找到一件你熱愛、並稍微有點擅長的事兒。」
待你年近三旬,回想青春聚散的感慨,理想未至的無奈,漂泊的情感安定下來,搖擺的火車遇到對的站臺。
那時你閱遍滄桑,心中不再悲涼,還有理想。
「儘管囿於現實漩渦,心中卻仍是此間少年」。
作者簡介:
江楓,心理諮詢師,知乎專欄作者。來源:秘密夢紅樓(ID:mmmhonglou)相與勞苦,如平生歡。每個人都應該被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