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徜徉在詩歌的海洋(繁星與河流在音樂裡)
2023-05-01 15:29:52 4
5月29日晚, 「繁星與河流」陳燕華與豎琴揚琴二重奏音樂會在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上演。本場「二重奏」音樂會,既是揚琴與豎琴的中西重奏,也是詩歌與音樂的「二重奏」。
本場音樂會,燕子姐姐攜手揚琴演奏家曹蘊、豎琴演奏家孫之陽、打擊樂演奏家楊陽,跨界演繹了一場中西樂器配以詩歌朗誦的藝術對話。
從貝多芬、巴赫到德彪西、阿爾比諾尼的經典作品,再配以著名詩人裴多菲、泰戈爾、張若虛、聶魯達、葉芝等經典詩歌,詩歌與音樂的天然交融,在音樂與聽眾之間構建起了一種美妙的聯繫。
本場演出的詩歌均是由燕子姐姐親自挑選,燕子姐姐詩意的誦讀與曹蘊、孫之陽、楊陽老師的精湛演奏完美融合,帶領大家領略了一次不一樣 「二重奏」跨界演繹。
「我願意是急流,
是山澗的小河,
穿過崎嶇的路上、
從山巖中緩緩流過……
只要我的愛人
是一條小魚,
在我的浪花中
快樂地遊來遊去。」
本場音樂會由豎琴、揚琴重奏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詠嘆調和第一變奏),配以裴多菲經典詩歌《我願意是急流》開場,這首獻給戀人的抒情詩配以溫柔優美的旋律,讓充滿愛意的氛圍四散開來。
隨後,揚琴、豎琴與打擊樂配合帶來了《羅馬尼亞民間舞曲六首》,兩件樂器一中一西卻在合奏中產生了美妙的化學反應,揚琴的聲音如同巴洛克時期古鋼琴,豎琴的聲音像河流般極具詩意,兩者的和鳴似行雲流水,流光溢彩。
一首觀眾們都熟知的《春江花月夜》在揚琴與豎琴的跨界演奏中多了一分柔和的憂傷,配以燕子姐姐深情的朗誦,勾勒出別樣幽美、倘恍迷離的春江月夜。
下半場,三位藝術家陸續帶來了多首膾炙人口的作品。一首貝多芬不為人知的作品——藝術歌曲《阿德萊德》,是貝多芬於1794年創作,原本就是詩歌和音樂合二為一。歌詞取自貝多芬的友人馬帝森的詩,當「燕子姐姐」甜美而親切的聲音說出「阿德萊德,我的愛人」,讓人不禁聯想到青年人閃耀著金色光芒的熾熱愛情。
隨後,一首來自谷川俊太郎的詩歌《音樂的河流——致武滿徹》 ,其禪意與空靈之感配以古佐小基史為打擊樂而作的《92號工作室》,揚琴與豎琴每一個音符的跳動都展現了清脆夢幻的音色,爵士的旋律與詩歌完美呈現出一種感性的東方之美。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樣。你從遠處聆聽我,我的聲音卻無法觸及你......」聶魯達的經典詩歌《我喜歡你是寂靜的》在巴赫《西西里舞曲》的旋律中淺吟,深深的愛意在音樂與詩歌中飄散。
最後一首詩歌——來自葉芝的《當你老了》熱烈而真摯,與豎琴獨奏演繹的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遙相呼應,委婉的抒情中略帶點點哀愁,將音樂與詩歌中憂鬱氣質和浪漫情懷展現無遺。
今晚的演出,哪一首最能打動你呢?
歡迎到評論區和我們分享,
同時,參加【音樂廳觀演團】的小夥伴們,
快來評論區分享你們最最真實的聽後感吧!
為我們建言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