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黑灰產業是什麼(快來看看網絡黑灰產)
2023-05-02 04:03:32 3
第九屆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
12月17日-18日,由國家密碼管理局、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聯合指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學蘇州研究院牽頭承辦的「第九屆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辦。
貴港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政委餘剛勇代表貴港市公安局應邀出席大會。
"網絡安全法治:過去、現在、未來"
此次大會以「網絡安全法治:過去、現在、未來」為主題,設立主論壇和「安全漏洞治理」、「網絡社會創新治理」、「網絡犯罪治理」等六個分論壇,致力於構建我國網絡社會治理創新體系,推動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立法和信息安全法制建設,豐富和發展網絡與信息安全法學基礎理論。
在網絡犯罪分論壇中,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等部門的法律、技術專家參加研討,浙江、廣東省公安廳網安總隊和貴港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作為公安機關代表作主題發言。
會上,餘剛勇就打擊治理網絡「黑灰產」產業鏈作了主題為《追根溯源 打治並行 淨化網絡》的發言,重點介紹了近年來貴港市公安機關成功偵破的2起特大網絡「黑灰產」犯罪團夥案件,分享了打擊治理網絡「黑灰產」犯罪的經驗,並提議多方攜手,共同健全完善行業自律和網絡安全協作機制,從根源上消除「黑灰產」生存環境、加大網絡安全管理和隱患治理,共築網絡安全防線。
會議期間,餘剛勇還同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原副局長顧堅、法制處處長李菁菁等專家就下一步開展網絡犯罪打擊和治理工作進行探討。
拓展課堂——關於「黑灰產」
所謂網絡黑灰產,指的是電信詐騙、釣魚網站、木馬病毒、黑客勒索等利用網絡開展違法犯罪活動的行為。稍有不同的是,「黑產」指的是直接觸犯國家法律的網絡犯罪,「灰產」則是遊走在法律邊緣,往往為「黑產」提供輔助的爭議行為。
從近兩年發生的多起重大網絡安全事件來看,網絡黑灰產早已不局限於之前那種半公開化的純攻擊模式,而是轉化成為了斂財工具和商業競爭的不良手段,「年產值」逾千億。
實際上,「黑灰產業」是指黑色、灰色兩條產業鏈。
2015年,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對「黑產」的範圍進行了界定,包括三類:一是發動涉嫌拒絕服務式攻擊的黑客團夥,二是盜取個人信息和財產帳號的盜號團夥,三是針對金融、政府類網站的仿冒製作團夥。業內簡稱:「黑客攻擊」、「盜取帳號」、「釣魚網站」,這些是人們已經不再陌生的典型網絡違法犯罪行為。
黑產的上遊產業是「惡意註冊和虛假認證」。由於惡意註冊和虛假認證行為本身沒有直接產生危害後果,系遊走在法律邊緣,被稱為「灰色產業」。需要指出的是,灰產的從業者根本不認為自己的行為違法。
現階段,灰產與黑產相互依附、交織,已發展為跨平臺、跨行業的集團犯罪鏈條。身份信息的非法買賣,看似是灰色產業,背後潛在的卻是網絡詐騙、盜竊、攻擊等各類黑產的巨大風險。龐大的網絡用戶群體,成為網際網路黑灰產業違法犯罪的目標,且開始呈現趨利化、集團化、跨境化趨勢。數據顯示,目前,黑產的日交易額可達數億,黑產在今年總收入達到千億級。
其中,手機驗證碼平臺相關黑產總收入最高,刷單平臺相關黑產人均收入最高。「羊毛黨」組層的團夥已經形成了專業化組織,從業人數過百萬,他們嚴重破壞了商業活動的目的,侵佔了數以億計的活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