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青山不墨收視率排行榜(解青為了心中的那抹綠----電視連續劇青山不墨觀後感)
2023-05-02 11:39:49 2
在我心中一直有個夢---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去看看:魂牽夢繞的西藏的天空的藍,心馳神往的額濟納旗胡楊林秋日的黃,心心念念的香山秋葉的紅,朝思暮想的長白山天池冬日的白,夢寐以求的大小興安嶺那聖潔的綠……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以償。電視連續劇《青山不墨》在央視一套熱播後,似乎圓了我的一個夢,史詩般的宏大場面令我震撼,是時候應該靜下心來欣賞一部高質量連續劇了。
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首先是被它的片頭題字所吸引,那雄渾遒勁的幾個大字立馬就賦予了整部劇的文化氣息,「青山不墨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這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赴戍磴程口佔示家人》裡的詩句,導演和編劇用「青山不墨」傳播民族文化、傳承歷史脈絡顯然是有深意的。說實在的,我除了《激情燃燒的歲月》《父母愛情》這兩部劇之外,很多年再沒有完整的看過幾部電視連續劇了。有的電視劇胡編亂造、劇情拖沓,要麼靠三角戀、四角戀吸引眼球:要麼用一堆俊男靚女、西裝別墅不接地氣;要麼運用一些誇張的表現手法,比如去英雄化的「手撕鬼子」「褲襠藏雷」等建構起觀眾稱為「神劇」的抗戰作品,不僅沒有達到英雄的崇高化,也是對觀眾智商的褻瀆。《青山不墨》以一種對生態英雄基於生活常識的平凡寫照,以及將其置身於大時代風雲變幻命運遭際中,正面敘述英雄進行崇高價值引領,從而收穫了作者與觀眾精神契合的審美效果。隨著社會文化語境的改變,傳統英雄神話逐漸消解在改革創新的新時代浪潮之中,取而代之的平民英雄被嵌入社會歷史及現實生活的宏大敘事框架,印證著「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劇中人」。
《青山不墨》以伊春林業人的真實事跡為原型,將新中國第一代林業人的艱辛與奮鬥,淬鍊成一幕幕鏗鏘有力的山林畫卷,堪為《人世間》的另一種呈現。王洛勇扮演的馬永祥故事取自生活原型馬永順,他是全國林業戰線勞動模範,新中國第一代伐木工人。他忠於大山時刻為國家而戰,國家建設需要木材時,他是伐樹模範;國家需要保護生態環境時,他是植樹英雄。作為全國勞模,他一生38次進京,14次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退休後還親率全家上山種樹,年年如此。在他帶領下,林區人掀起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植樹造林熱潮。馬永順也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環保獎、黑龍江特別綠化獎章。
在《青山不墨》這部男性荷爾蒙爆棚的劇裡,沒有鮮衣怒馬的小鮮肉們,沒有忸怩作態的娘炮們,有一群中老年實力滿滿的老演員們,王洛勇,于洋,李幼斌等,傾力出演了一個個歷史人物。一聲粗獷豪放的「順山倒」穿透林海、振徹天際,生動展現了林業人無懼無畏的地域文化精神和民族品格。這幫「真爺們」把角色平實、樸素的生活化演繹,喚起我的強烈的共情,每一處歷史場景的逼真還原與細節的精雕細琢都彌合了時代的罅隙。布滿老繭的一雙雙變形的手,上霜的睫毛,紫紅的面膛,厚重的皮襖、千斤的樹幹,陡峭的雪坡,集體宿舍一排排大通鋪,金燦燦的棒子麵窩頭,暴雨襲來在雨中奮力護堤的場面……渾厚的歷史底色與飽滿的細節勾勒使得這段歷史鏡像中映射的家國記憶越發生動、鮮活,記憶中鐫刻著三代林業人與新中國共成長的輝煌歷程,洋溢著最美奮鬥者薪火相傳的家國情懷。
《青山不墨》緊緊地抓住馬永祥這個靈魂人物,以大開大闔的劇情推進,錘鍊這位伐木、改革、環保時代先鋒,使其從綠色覺醒一步步成為堅定的環保英雄。他還把大學畢業的兒子保峰弄回大山,把環保理念傳遞給子孫。為還小興安嶺青山綠水常在,他不惜奉獻青春再獻子孫。馬永祥是國家戰士,為國家而戰,無論多少榮譽加身,都無法改變他對小興安嶺大山熱愛的初心。
華青作為女性,電視劇無論聚焦於開發建設年代還是改革開放時期,華青都不是弄潮的主打人物。她是生態文明的精神象徵,客觀上起到啟發援助馬永祥的支柱作用。她深知小興安嶺是適合紅松生長的絕佳環境,必須愛山護山才有前途。她一直為生態平衡而戰,儘管力量很微弱卻很堅持。正如她所說,我要把綠色的種子種在每個人心裡即使在表現開發建設和改革開放重大歷史轉折時,熱火朝天的砍伐,伐木喊號「順山倒」時,也可以在音樂和童謠上感受到生態意識的存在。「咱的林子咱的山,咱的頭頂藍藍的天,小河流水大河滿,花開花落又一年。」畫外音,「樹苗是大山的孩子,也是我們的孩子」。可以說電視劇在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之間,讓生態種子一點點地發芽,在小興安嶺伊春林區波瀾壯闊的開發建設史中,華青講述的紅松種子故事,潤物無聲。隨著劇情發展,開發比重越來越小,生態比重越來越大,女性柔性力量的滲透堅守,體現出華青作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價值。
在漫天飛雪的興安山脈,沒有華麗的服飾,沒有富饒的物資,連吃飯溫飽都成問題的年代裡,可以因為一個窩窩頭而雀躍,也可以因為不想吃白食而負氣出走的小翠這一角色而觸動我心引發共鳴。無它,因為善良,因為樸素,因為源於心底裡的那份真實。在那個年代裡,與自己相知的愛人,在新婚之夜,為了奔赴使命而不幸命喪黃泉,只剩下小翠隻身一人獨守新婚空房。時代的塵埃,落在老百姓身上就是一座山,這也是小翠肩負的一座山,但她不能就此垂頭喪氣,更不能就此就打住造林的步伐。於是,她選擇將對愛人的思念化作滔滔不絕的行動力,再一次重振旗鼓,過好生活,在平凡的崗位上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每一個老百姓,都是時代的大英雄,小翠也是!面對冰封嚴酷的自然環境與現實境況,小翠代表著的,是我們許許多多普通平民老百姓。
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在環保呼聲成為全球普遍共識的今天,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進步的必然選擇,生態理念匯成涓涓細流滲入人心。《青山不墨》讓當代中國推進「建設美麗中國」、「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戰略深入人心,讓我們心中的綠色永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