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句話的道理(領袖用典交得其道)
2023-05-20 05:30:10
中國古人說:「交得其道,千裡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金磚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發展,關鍵在於找準了合作之道。這就是互尊互助,攜手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持之以恆推進經濟、政治、人文合作;倡導國際公平正義,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和衷共濟,共同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大範圍會議上的講話,2017年9月4日
2017年9月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主持會晤並發表題為《深化金磚夥伴關係 開闢更加光明未來》的重要講話。這是敲下木槌,宣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開幕。
原文
夫交之道,譬之於物,猶素之白也,染之以藍則青;遊居交友,亦人之所染也。韓起與田蘇處,而成好仁之名;甘茂事史舉,用顯齊、秦之功;曹參師蓋公,致清淨之治;竇長君兄弟出於賤隸,謹恭師友,皆為退讓君子。語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此言雖小,可以喻大。必得其人。千裡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窮達不阻其分,毀譽不疑其實。
——三國·譙周《譙子·齊交》
「千裡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出自三國蜀漢學者、經學大家譙周的《譙子·齊交》。這句話的意思是:朋友間若是交往有道,即使相隔千裡也能同心交好,其友誼比膠漆還牢固,其情誼比金石還堅定。譙周認為這種能夠相互信任、坦誠相待的朋友不會因貧窮顯貴而分開,不會因讒言美譽而互相猜疑。
古人講:「勢利之交,難以經遠。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險夷而益固。」因權勢和名利而產生的友誼並非真正的友誼,難以維持長久。只有心性相知,心靈相通,才能生出真正的友誼,這種持久堅定的情誼能夠歷經四季寒暑而不衰敗,能夠經歷艱難險途而愈加牢固。古人也說「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心理的距離是決定朋友間親密程度的關鍵。如果志同道合、志趣相合,即使相隔千裡,也如同近在眼前,這也正是古人所說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反,若是志不同、道不合,即便咫尺之間也不會覺得親近。朋友之間是「天涯咫尺」,還是「咫尺天涯」,關鍵在於能否交心,能否做到「惠而好我,攜手同行」,能否做到「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能否做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能否做到「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唯有互知、互愛、互敬、互助、互尊、互誠、互信,才是「交得其道」,才能「千裡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
從2006年首次金磚國家外長會議到2016年,10年來,金磚五國雖相距遙遠,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志之所趨,窮山距海不能限。金磚五國之所以能夠如此,關鍵在於找準了合作之道。正如所言:「事實證明,金磚合作契合我們五國發展共同需要,順應歷史大勢。儘管我們五國國情不同,但我們對夥伴關係、繁榮發展的追求是共同的,這使我們能夠超越差異和分歧,努力實現互利共贏。」而金磚五國的合作之道就是:始終堅持開放精神,在發揮各自比較優勢的同時加強相互經濟合作;始終堅持包容精神,致力於推動不同社會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鑑、不同發展模式互惠;始終堅持合作精神,照顧彼此關切;始終堅持共贏精神,在追求本國利益的同時兼顧別國利益,做到惠本國、利天下。因「交得其道」,金磚合作走過了10年光輝歷程,為開啟第二個「金色十年」,建議金磚五國再接再厲,繼續秉持「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務實創新、合作共贏」「胸懷天下、立己達人」的金磚精神,推進經濟務實合作,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推動國際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促進人文民間交流。
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大範圍會議上引用「交得其道,千裡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旨在強調金磚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發展,關鍵在於找準了合作之道。他呼籲金磚五國繼續攜手合作,全面深化夥伴關係,推動金磚合作從廈門再次揚帆遠航,開啟第二個「金色十年」的大門,使金磚合作造福五國人民,惠及各國人民!
,